主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到农村去网

白乌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299 2024-11-12 14:01

一、白乌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一是鲜活动物饵料,如小杂鱼、小鲫鱼、麦穗鱼、餐条、鳑鲏鱼等,白乌鱼爱吃鳑鲏鱼,可在池中适当投放一些河蚌,让其自然繁殖鳑鲏鱼,以供其需要;

二是鲜鱼肉糜与粉状配合饵料,拌鳗鱼饲料投喂;

三是提前驯化投喂白乌鳢专用膨化饲料或者鳗鱼饲料,有利于控制水质污染,减少鱼病发生,个体生长整齐一致。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10%,随鱼体重增加逐渐下降到6%左右,喂到八成饱为宜。投喂时可见到集群抢食,有的会跳出水面撒欢的热闹场面。

二、乌鱼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

乌鱼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的价值和技巧

水产养殖是一项广泛发展的农业产业,为了提高产量和高效利用资源,乌鱼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养殖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将介绍乌鱼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的价值和一些关键技巧。

乌鱼高密度养殖技术的价值

提高产量: 乌鱼高密度养殖技术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鱼类的养殖密度。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式,这项技术可以大幅度增加鱼类的产量。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鱼类可以在相对较小的水域中进行高密度养殖。

节约资源: 高密度养殖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水源和饲料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养殖空间。养殖过程中合理利用饲料、充分循环利用水体,降低了资源的浪费。这对于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环保可持续: 高密度养殖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养殖废物及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合理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可以降低对水质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实现环境友好型养殖。这项技术可以帮助养殖者实现可持续经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乌鱼高密度养殖技术的关键技巧

要成功应用乌鱼高密度养殖技术,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技巧。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技巧:

水质管理: 水质是乌鱼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养殖者需要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度。合理控制水质中的氧气含量、氨氮含量、PH值等参数,确保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饲料管理: 合理的饲料管理对于乌鱼的养殖效果至关重要。养殖者应根据乌鱼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特点,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投喂量。同时,要遵循饲料的科学投喂方法,避免过度投喂和浪费。

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保障乌鱼养殖健康的重要环节。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水体和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定期做好疫苗接种、消毒杀菌等工作,保障养殖场的环境清洁和鱼类的健康。

养殖密度控制: 高密度养殖需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对鱼类生长和健康的不利影响。合理的养殖密度要综合考虑水体条件、水质管理、饲料供应等因素,确保鱼类能够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养分。

科学养殖管理: 乌鱼高密度养殖需要科学的管理技巧和养殖经验。养殖者要了解乌鱼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和管理措施。通过科学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不断优化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市场调研: 养殖者在应用乌鱼高密度养殖技术之前,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市场对乌鱼产品的需求量和价格趋势,为养殖规模和销售计划提供参考。市场调研可以减少养殖风险,确保养殖产出的销售和利润。

结语

乌鱼高密度养殖技术对于提高产量、节约资源和环保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养殖者在应用这项技术时,需要掌握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控、养殖密度控制、科学养殖管理和市场调研等关键技巧。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乌鱼养殖可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乌鱼养殖技术?

1、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四周需做好防逃措施,塘内要进行彻底消毒,然后注水,水深要达到2米左右。

2、注水经过10天后开始放苗,投放密度为1500-2000尾/亩,投放后要对鱼苗饲喂新鲜的动物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

3、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换水,水质要保持中性或弱碱性。

4、池塘面积需达到3-5亩,放养的鱼苗规格达到75-100克/尾。

四、白乌鱼养殖技术?

鱼苗的选择鱼苗必须要是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无虫(小瓜虫、车轮虫、嗜子宫线虫)健康的鱼苗,一个鱼塘最好是一次放足量的鱼苗下去,并大小规格一致(避免大小规格不一致,在人工喂养不当的时候,发生以大吃小的现象)。

鱼塘条件浅水河湾、沟渠,还是池塘,网箱,都能进行养殖,专养乌鱼的池塘面积大小均可,但一般以,1-4亩为宜,以方便管理,最大不超3000平方米为好。水深60-120cm,池底部最好为泥质。水源应充足,池内的通常设备如进水口,排水口之类应当俱全。清塘消毒应选在晴天进行,分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常用的药物是生石灰,如干法清塘消毒时,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0~75kg,带水清塘消毒时,一般水深1m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25~150kg。同时在池塘中还应需有1/5左右的水面或池塘四周水面种植80~100cm宽的水浮莲,有利于鱼的隐蔽、摄食生长、调节水质、防水温过高、避免阳光直射等。鱼种放养要使专养乌鱼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要放足鱼种。一般667平方米放6000尾左右,如果水质好,深度在1.5m以上,只要管理得好,饲料充足每667平方米可放8000尾。但是不管什么时间放养,投放的乌鱼苗种规格都要整齐一致。另外,鱼种应选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游动活泼正常的为好。混养的家鱼个体应大于乌鱼种的1倍以上的为宜,以避免被乌鱼残食,如投放6cm的乌鱼种,混养的家鱼种的长度要在13cm以上。

饲料的投饲(1)鲜饵料:乌鱼饲料以死小杂鱼、动物下脚料、蚌肉、黄粉虫、蚯蚓为主,淡水和海水小杂鱼都可以。养殖初期,由于乌鱼苗种规格较小,因此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应经切碎后投喂以提高适口性。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右,一般料重比为1:4左右。(2)人工配合饲料:根据乌鱼的营养需求,粗蛋白含量应在42%以上。乌鱼的人工饲料,一般采用鲜鱼肉、鱼粉、蚕蛹等,另加少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抗生素可以混合成团块或制成颗粒饲料后再行投喂。

日常管理(1)巡池:每天早晚要巡池一次,注意细心观察鱼种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2)防逃:乌鱼苗种放养初期,鱼种尚小,跳跃能力较差,当体长超过10cm时,跳跃能力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雷阵雨天气,换水时或清晨,跳跃非常活跃,最容易发生逃鱼等情况,因此,池埂离水面高度一般应大于50cm,以防乌鱼逃逸。(3)分养:做到使同池塘养殖的鱼苗大小规格尽可能相同。(4)防病:乌鱼虽然抗病力较强,很少发病,但是在高密度养殖后,如果不注意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容易发生疾病,主要是出血病,其症状是:鱼的吃食量明显减少,病鱼体表呈现块状或点状出血,如不及时治疗,病鱼在3~5天内陆续死亡。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内服按每50kg服用鱼血康Ⅱ号或鱼复宁50g。用鱼虾敌菌灵250g/667平方米或强氯精200元/667平方米,全塘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1疗程,效果较好,平时在池塘中应定期用生石灰等进行全池泼洒清毒,做到以防为主。(5)捕捞:乌鱼属底层鱼类,一般养殖到每尾在0.5kg以上,达到商品规格时,可采用干塘起捕的方法,将商品鱼起捕上市。饲养管理(1)饲料质量及饵料系数乌鱼是肉食性鱼类,对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目前主要以鲜活低价值的野杂鱼为饵进行饲养,饲料系数在3.5~5.0的范围。投喂饵料要求新鲜,腐败变质的饵料不用,尽量投喂活饵料,因为乌鱼对活饵的利用率比死饵高10%~30%。花、白鲢以水生生物为饵,视水质肥瘦,适时适量追肥,但注意慎用肥料。(2)投喂方法池塘中搭好食台,实行“四定”的投喂方法,每天投喂2次,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各投喂1次。饲料投喂做到匀、足、好。(3)饵料分配一般投饵量为乌鱼体重3%~3.5%,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以及鱼类吃食活动情况,以1h内吃完为标准适时增减。在全年饵料分配上,通常5-6月份,投饵量占全年投喂总量的15%,7~9月份投饵量占全年投喂总量的70%,10月份之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年投喂总量的15%。

五、水产乌鱼养殖技术

水产乌鱼养殖技术

水产乌鱼养殖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养殖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乌鱼,又名黑鳗鱼,是一种珍贵的食用鱼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水中牛肉"。乌鱼的市场需求量大,目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乌鱼养殖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乌鱼的养殖技术对于水质要求较高,因此在选址时需要选择水质优良的湖泊、池塘或清澈的河流。养殖场的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基础设施,如养殖池塘、过滤系统、饲料储存设施等。水质是乌鱼生长的关键,因此必须保持水质的稳定和清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氨氮含量、溶解氧等。

乌鱼的饲养管理也是乌鱼养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合理制定饲养方案,并根据乌鱼的生长周期进行科学投喂。乌鱼是肉食性动物,喜食小鱼虾和活饵。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饲料的种类和营养成分的搭配,保证乌鱼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

乌鱼的繁殖是乌鱼养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乌鱼是雌雄异体生殖动物,雄鱼和雌鱼需分开养殖,以免发生争斗等意外情况。雌鱼产卵后需要特殊的繁殖环境,如水温、光照等条件的控制,以增加受精率和孵化率。繁殖期间应加强监控,及时清除残余的卵壳和死鱼,保持水质的稳定。

乌鱼的疾病防控是乌鱼养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常见的乌鱼疾病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乌鱼的生长和产量。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加强养殖环境卫生、合理投喂饲料、定期进行消毒等措施。一旦发现乌鱼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分隔患病鱼群、使用药物治疗等。

水产乌鱼养殖技术的发展除了对养殖技术的要求,还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目前,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已经在乌鱼养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乌鱼的人工繁育技术、饲料配方技术、免疫接种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乌鱼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乌鱼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水产乌鱼养殖技术是一项有着广阔前景和市场需求的养殖业。通过合理选址、科学养殖管理、繁殖技术和疾病防控措施的应用,我们可以实现乌鱼养殖效益的最大化,推动水产乌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高密度养殖技术?

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技术在未来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湖泊、水库、河沟发展高密度淡水养鱼潜力很大。适宜的淡水养鱼方式有网箱养鱼、围栏养鱼和流水养鱼等。

七、乌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乌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建设

(1)池塘面积一定要根据养殖规模决定,适宜水深一般是2米左右,塘埂一定要高出水面50cm左右,池塘周围也要做好防逃措施,避免进入雨季后乌鱼出现外逃。

(2)养殖场地一定要具有充足的水源,而且水质也要清新,池水的溶氧含量一定要达到5毫克以上/升,透明度需超过30cm。

乌鱼养殖成本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是场地(包括租赁和改建),一亩约需5500元,其二是种苗,一亩约需2000元,其三是饲料,一亩约需6000元,其四是鱼药、消毒剂、网具、水电费等,一亩约需2000元,合计约15500元,从第二年起成本可降到10000元以内,原因是从第二年起不需要场地改建、网具等成本。

八、乌鱼水产养殖技术

乌鱼水产养殖技术:提升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水产养殖业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一直是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乌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乌鱼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牛排”之称。然而,要想获得高产量和优质的乌鱼,科学的养殖技术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乌鱼水产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提升产量和质量。

1. 养殖水域的选择及准备工作

要想养殖出健康的乌鱼,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乌鱼适合生活在水质清洁、水温适宜、氧气充足的水域。鱼塘或池塘是较为理想的养殖场所,但养殖户在选择合适的水域时应考虑其水源、水质检测等因素。

在准备工作方面,清除积水中的杂草、枯落的树叶和其他杂物非常重要。养殖水域的清洁和卫生是确保乌鱼健康成长的基础,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优质种苗的选育和管理

选育和管理优质种苗是提高乌鱼养殖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之一。优质种苗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产苗率高等特点。

在选育过程中,需要选择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种鱼,例如生长快、体型匀称等。同时,合理控制种鱼的数量,保持充足的游泳空间,可以促进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种苗的管理方面,要注意饲养环境的维护和疾病的防治。保持水质清洁,定期进行换水和消毒,控制饵料的投喂量和种苗的密度,可以提高乌鱼的养殖效果。

3. 合理的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保证乌鱼健康生长的关键。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乌鱼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合理选择饵料种类和配方,确保乌鱼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而投喂则需要注意定时、定量投喂,养殖户可以根据乌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水温变化进行调整。同时,也要注意饵料的浮沉性,避免造成水质污染。

4. 病害防治和鱼类健康监测

病害是乌鱼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首先,加强日常养殖管理,保持养殖水域的清洁和卫生。其次,定期进行鱼类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针对常见的鱼类疾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环境改善等方式进行防治。同时,养殖户需要定期清理池塘、检查设施,确保良好的养殖环境。

5. 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的开拓

乌鱼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收益。因此,了解市场需求并开拓销售渠道非常重要。

养殖户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乌鱼的价格走势、消费人群的喜好等信息。同时,可以积极寻找销售渠道,包括与水产品批发商、超市、餐饮企业等建立联系。

在销售环节,也要注重产品的包装和质量。高品质的乌鱼产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提高销售额。

结语

乌鱼水产养殖技术是实现高产量和优质乌鱼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水域选择、种苗选育和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销售渠道开拓等措施,养殖户可以提高乌鱼的养殖效果,并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九、红娘高密度养殖技术?

养殖方法:喜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期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它稍耐阴,畏强光暴晒,所以生长期可养在半阴散光处,避开直射的强光。湿润环境中利于生长,应该及时浇水,坚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干燥时喷水保湿。:::

十、青虾高密度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养殖青虾要建造面积为5-10亩、深度在2米左右、池底平坦的池塘,然后向池塘中注入20厘米深的水,并泼洒生石灰,清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再对池塘进行清理,最后铺上20厘米的淤泥,栽种黄丝草、轮叶黑藻等水草,注入清水。

2、水质管理

青虾适合生长在水质良好的环境中,养殖的过程中,要在每年的8月份到11月份每隔半月使用一次生物菌,改善水质环境,而且要在池塘中安装微孔增氧泵,提高水中的溶氧量,让青虾健康生长。

3、投喂饵料

养殖青虾的过程中,每天要投喂2次饵料,主要以米糠、麦麸、豆渣、蛋黄等饵料为主,后期要投喂全价配方饲料,让青虾摄入均衡的营养,而且每天的投喂量为青虾体重的5%,确保三小时内可以食用完。

4、病害防控

青虾的常见病害有黑鳃病、红体病,患病后其活动量降低、身体呈现发黑、卷曲的现象,防治黑鳃病和红体病时,要在病害频发的季节每隔半月泼洒一次土霉素,发病后每天使用一次土霉素,连续使用三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