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到农村去网

狮头鹅养殖技术?

300 2024-03-09 16:32

一、狮头鹅养殖技术?

狮头鹅养殖技术及快速治疗鹅痛风方法

狮头鹅由于它的头像狮子而出名,它的体型和食量都很大,好养,抗病力强,所以深受养殖户喜爱。由于狮头鹅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势,所以很好养殖,适合小规模和规模化养殖。

养鹅最怕的就是发作鹅痛风,由于一旦发作痛风损失沉重。所以养鹅时要提早准备好中亚达龙的绿风宁第四代:痛风四宝(绿风宁+玉风宁+回春汤+肝肾宁),可有效防止鹅痛风病的发作,解决鹅痛风问题。详情咨询:17606156795(微信同步)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狮头鹅养殖技能及其注意事项:

狮头鹅养殖技能

一、雏鹅的选择

出壳强健雏鹅的卵黄和脐带吸收好,毛干后能站稳,生动,眼大有神,反响敏感,叫声有力,毛色光泽,用手抓住颈部向上提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部较大、血脐、瞎眼等弱雏要及时淘汰。

二、雏鹅的养殖办理

1.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开食前饮水称为“潮口”。 “潮口”水要清洁卫生,并加入0.1%高锰酸钾,防备肠道疾病。潮口后即可喂料,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一般用小米蒸八分熟,再搭配切成适量细丝的青菜叶或嫩草叶,撒在塑料布上诱惑雏鹅啄食,过2~3天再用相同的方法调教,经几回训练后鹅就会主动吃食。食物前3天主要是米饭,以后逐渐掺入合作饲料,1周后喂全价饲料,其配方为:玉米粉48%,豆粕20%,粮麸12%,碎米10%,干草粉3%,鱼粉 5%,骨贝粉0.2%,食盐 0.3%,微量元素 0.25%,多维素0.5%,砂粒0.75%。育雏前10天精料与青料份额为 1∶2,10天后份额为1∶4。出壳后1~4天每天喂4~5次 ,夜间喂两次;5~10天的雏鹅消化才能逐渐增强,可增喂次数,每日喂6次,夜间喂两次,每次喂八分饱。以后随日龄增加和放牧的条件,可适当调整精料与青料份额和喂养次数。

2.育雏温度。雏鹅最适合生长温度,1~5日龄为26~28℃,6~10日龄为23~25℃,11~15日龄为21~23℃,16~20日龄为19~21℃,22日龄以后为18℃。

3.养殖密度。1~5日龄每平方米25只,6~10日龄每平方米20只,11~15日龄每平方米15只,16~20日龄每平方米12只,21日龄每平方米8~10只,22日龄以上每平方米8只。

三、成年鹅的养殖办理

1.放牧补料。成年鹅生长发育快,胃口旺盛,适应性强,耐粗饲,以喂青饲料或放牧为主,依放牧地或青饲料条件,适当补喂混合饲料,饲料配方可参考雏鹅配方灵活调整运用。每只成鹅每日纵情采食青饲料,补喂混合精料300~400克,30~50日龄的鹅昼夜喂4~6次,51~80日龄每昼夜喂3~4次。

2.放牧分群。大鹅群应分40~60只为一群,将鹅群赶到牧地渐渐行走,不可集合成堆、烈日暴晒或雨淋。

3.放水与运动。对舍饲鹅群,每日要适当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才能。如有水条件,每日可下水1~2次。

4.清洁卫生。平常要做好舍饲用具的清洗消毒,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卫生。

四、狮头鹅的配种繁殖

1、配种:种公鹅配种都在200日龄以上。公母配种份额为1∶5~6,放牧鹅群在水中自然交配。1岁母鹅产的蛋,受精率为69%,受精蛋孵化率为87%。两岁以上母鹅产的蛋,受精率为79.2%,受精蛋孵化率为90%。

2、繁殖:母鹅就巢性强,每产完一期蛋后,就巢一次。全年就巢3~4次。单个母鹅无就巢性,或就巢性很弱。此类鹅只占总数的5%左右。雏鹅在正常养殖条件下,30日龄雏鹅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母鹅可接连运用5~6年。

二、养20只狮头鹅成本利润?

头鹅一般养至10斤出栏,售价每斤10元,除去70元成本,一只鹅的利润约为30元,套批饲养每批出栏1000只,一年12批,年收入有30多万元。

三、狮头鹅特点

狮头鹅是我国鹅种中体形最大的,也是世界上大型鹅种之一。狮头鹅成熟之后,它的前额及两颧便长出三个发达的肉瘤,嘴巴下啄,还有个肉坠子,形似狮头而得名。狮头鹅体形大,行动迟钝,觅食能力较差。但耐粗饲料,食量大,生长快。70日龄仔鹅体重可达5~7公斤,生长旺盛期间,每天可长150~200克。成年公鹅体重10~12公斤,高的可达15公斤;母鹅体重9~10公斤,高的可达13公斤。成鹅屠宰率平均为72、3%。母鹅一般饲养7~8月龄就可开产,年产蛋25~35枚,蛋重200克左右。

三、狮头鹅养殖用药流程?

1、掌握疾病易发时期,适时预防

要在禽病易发期之前用药物进行预防,但也不能长期用药。对于两周龄以内的鹅雏禽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白痢,因此以预防白痢为主;1-5日龄的,则用痢特灵拌入饲料喂养一个疗程停止三五天,之后再喂一个疗程。3-7周龄的鹅雏禽容易患上球虫病,特别是在饲料方面最容易发生了,因此这个时期可以间歇性交替用药预防,做好预防球虫病的措施。在初冬时节,中雏和开产前后的鹅禽最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对饲料的管理和消毒防疫,多关注鹅群发病征兆,提前做好药物预防措施。

2、发现疾病及时确诊,正确用药

一旦发现鹅群患有疾病,立刻进行诊断,等诊断病因后根据药敏试验正确用药。一般的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或四环素类药物敏感,对链霉素、氯霉素等药敏感,而链球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均不太敏感,青霉素的防治球虫病效果很差。

3、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疗程

在用药的时候,可以通过将药物掺在水里或者饲料里进行服用,但对于痢特灵这类不溶于水的药物,则不能结合饮水给药。在饮水服药之前要进行断水,并且要在两三个小时之后喝完。对于用药量可以多一些,预防疾病的用药量为治疗量的二分之一,但是千万不要超量用药或者长期用药。对用药的疗程要根据鹅群疾病情况而定,急性病疗程为三五天,等症状消失后停止用药,慢性病或疾病预防疗程为一星期。

4、注意药物的质量、副作用及配伍禁忌

如果药物质量不好,那么治疗效果自然也就不咋地;虽然有的药物治疗效果非常好,但却存在一些副作用;药物之间也具有协同与拮抗作用,因此对于这类药物在使用的时候要谨慎,多了解用药相关知识。比如说,使用磺胺类药会降低鹅群的摄食量和饮水量,生产性能自然也会随之下降;长期服用红霉素及四环素类药物,则会影响鹅对钙的吸收;如果青霉素或链霉素与氯霉素、磺胺类药合用四环素与青霉素合用,则会降低药效。

5、降低用药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使用防治禽病药品的使用,要考虑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虽然说药品是能防止疾病,但却不是控制疾病的最根本措施,因此要坚持防重于治为原则,防主要指饲料管理、消毒防疫,治则治药物。只有将防治先结合,才能更有效的控制禽病发生。

四、120天狮头鹅养殖技术?

狮头鹅的雏鹅饲喂

1.雏鹅选择:出壳健壮雏鹅的卵黄和脐带吸收好,毛干后能站稳,活泼,眼大有神,反应敏感,叫声有力,毛色光亮,用手握住颈部向上提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部较大、血脐、瞎眼等弱雏都要淘汰。

 2.雏鹅潮口: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为宜,开食前饮水称为“潮口”。用潮口的水要清洁卫生,并加入0.1%高锰酸钾,可预防肠道疾病。

3.雏鹅开食:潮口后即可喂料,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一般用小米蒸八分熟,并搭配适量切成细丝的青菜叶或嫩草叶,撒在塑料布上引诱雏鹅啄食,2-3天用同样的方法调教,经几次后鹅就会自动吃食,前3天主要是米饭,以后逐渐掺进配合饲料,1周后全喂配合饲料,1-3天内,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每次喂到七八成饱。5-10日龄的雏鹅,消化能力增强,可逐渐增喂次数,白天喂6次,夜间喂2次。

4.日粮配方:米饭与混合饲料20-30%,青料70-80%。另外,日粮中应给予骨粉2-3%、贝壳粉0.5%、食盐0.3%等矿物质。11-20日龄的雏鹅,以喂青料为主,精料与青料的搭配比例为1:4-8。此时雏鹅已能放牧吃草,饲喂次数可减少至白天4-5次,夜间1次。21-30日龄的雏鹅,体质增强,消化能力提高,精料与青料的搭配比例为1:9-12,白天喂2-3次,夜间喂1次,并可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二、狮头鹅的雏鹅管理

1.保温:一般出壳后要保温2--3周。农村多用自体供温与人工供温相结合的方法。不同日龄的雏鹅所需的温度不同,1-5日龄时要求维持在27-28℃,6-10日龄时为23-24℃,11-17日龄时为19-20℃,18-24日龄时为15-16℃。

2.防湿:育雏室的窗门不宜密闭,要注意通风透光,室内相对湿度以维持在60-65%为宜。室内不宜放置湿物,水槽中的水切勿外溢,以保持地面干燥。

 3.分群:雏鹅可采用地面分格垫草圈养,将育雏室分为若干小间,每小间饲养30-50只。1-5日龄25只/平米,6-10日龄20只/平米,11-15日龄15只/平米,16-20日龄12只/平米,21日龄8-10只/平米,22日龄以上8只/平米。

4.卫生:经常打扫地面和更换垫草。育雏室晚上要点灯,以便观察雏鹅的动静和防止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