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到农村去网

红鯮鱼的养殖技术?

232 2024-11-06 04:12

一、红鯮鱼的养殖技术?

       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池塘选择选择流水条件的水泥池,面积在50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池深50cm~100cm,池形为长方形或圆形,无死角,并设置进水口、排水口、防逃栅、排污口、排污渠等设施,保证养殖池水流通畅,也便于水流交换与排污方便,易管理,易捕捞,水体利用率高。

        2、池塘消毒采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全池泼洒的办法,可将池水排干,漂白粉用量为60g/平方米~100g/平方米或生石灰用量75g/平方米~100g/平方米,用水溶化后,池底、池帮全部泼洒或粉刷均匀,以消灭敌害生物和致病生物。养殖池放置4天~6天后放水备用。

        3、养殖用水选择养殖用水应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质无污染,可为不浑浊的山泉、水库底层水或河流冷凉水,水温常年变化在5℃~20℃之间,水量供给恒定。红鯮鱼养殖用水的各项指标控制在:溶解氧>7mg/L、氨态氮<0.0075mg/L、亚硝酸盐<0.5mg/L、硝酸盐<1mg/L、磷酸盐<0.2mg/L、悬浮物<15rog/L、pH为6.5~7.5。

        二、鱼种养殖

        1、放养条件水温达到10℃~15℃时,选择面积40平方米~60平方米水泥池,水深控制在50cm~60cm,水流流速控制在2cm/s~4cm/s,交换频率达到2次/小时~4次/小时,溶解氧保持在5.5mg/L以上,天气无风、无雨,苗种池与鱼种培育池温差控制在2℃以内,再放养苗种。

        2、充分认识苗种质量的重要性,放养经有关部门检疫合格的或者自己培养的鱼苗,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不携带任何病原菌、规格在10g/尾左右。

       3、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流量的大小来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一般情况下,规格为10g/尾左右的鱼苗放养密度为1500尾/平方米~1800尾/平方米。放养密度过低,产量低,池塘利用率低;放养密度过高,容易造成溶解氧不足,病害增加。

        三、成鱼养殖

        1、鱼池选择一般选择长方形或圆形的水泥池,面积100平方米左右,水深控制在60cm~80cm,水流流速不要超过30cm/s,池水交换频率应大于或等于2。鱼池并联排列,进水口稍高于池水面,排水采用底部排水,有利于沉淀物的排出。

        2、放养选择个体强健、光泽度好、没有伤病、规格大且整齐、游动迅速、一般个体重量在70g~100g。

        3、放养密度在有限的水体中获得大的生产量,重要的前提是放养足够数量和一定规格的鱼种,放养密度受水量、水温、溶解氧状况等多种因素制约,要求合理安排养殖密度。一般地,规格为70g/尾~100g/尾的鱼种放养密度在150尾/平方米~180尾/平方米之间,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四、饲料投喂

        红鯮鱼养殖要投喂高质量的人工配合全价颗粒饲料,饲料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必须选用质量高、信誉好的厂家生产的配合颗粒饲料,饲料中动物性成分要高于40%,蛋白质含量45%左右,脂肪含量为6%~12%,碳水化合物含量为9%~12%,还要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饲料投喂适时、适量,同时注意每天鱼群的活动情况,原则上投饵率占鱼体总重的2%~6%,苗种期每天投喂3次~4次,成鱼期每天投喂2次~3次,第二天的投喂量可根据鱼体摄食强弱灵活掌握,同时,投喂量还取决于操作环境、鱼体自身状况和投喂水平,避免盲目大量投喂,保证鱼体的健康和饲料的合理利用。

二、红尾巴鱼养殖繁殖技术?

关于红尾巴鱼养殖繁殖技术如下

1.了解习性。 红尾喜欢在水深氧气充足的大水面活动,喜弱光、一天中一般早上以及上午傍晚比较活跃容易钓获,以藻类、腐质、植物碎片为食。由于口下位吃食用双唇刮食,发现目标后会用头将食拱起来后在反复的涮食,反映到浮漂上语言杂乱很难发现正真的吃口,难钓获。

2.找准钓位。 红尾为中下层鱼类,特别喜欢在24米深水下较平整的环境,红尾怕光好静所以一般选择哗尖或陡岸水质较浑的深水区。

3.选择钓组。 由于红尾吃食比较杂乱,只能是采用台钓悬坠钓法才能有所收获,钓竿一般选用3.64.5的钓竿,由于红尾口较小只能使用较小的钓钩以及灵敏的钓组。

4.配好钓饵。 钓位确定后采用颗粒饲料泡开后加红虫打窝。

三、水产养殖红尾鱼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红尾鱼养殖技术探析

水产养殖红尾鱼养殖技术探析

水产养殖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而红尾鱼作为养殖业中的一种重要品种,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关注。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红尾鱼的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开展红尾鱼养殖工作。

1. 红尾鱼养殖环境选择

红尾鱼适应能力强,可在不同水质和温度条件下生存,但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应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养殖池塘应有较好的渔业资源,并且水质清洁,水温适宜。另外,水产养殖需要足够的阳光照射,所以要选择养殖池塘的位置要充分接受阳光。

此外,红尾鱼是一种热带鱼类,适宜的生活温度为25℃-28℃。应选择水温相对稳定的环境进行养殖,以保证红尾鱼的生长和繁殖。

2. 红尾鱼饲料管理

红尾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食用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和人工饲料。养殖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饲料。常见的红尾鱼饲料有鱼粉、鱼饲料颗粒和活饵等。

在饲料的管理方面,养殖户需要注意控制饲料的投喂量,以免造成池塘中营养物质过度聚集,影响水质和红尾鱼健康。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池塘内饲料的残留情况,避免剩余饲料的腐败,引起水质的恶化。

3. 红尾鱼疾病防治

水产养殖过程中,红尾鱼可能会遭受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疾病的防治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常见的红尾鱼疾病有维生素缺乏症、鱼霉病、鱼旋风病等。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养殖户应定期清理养殖池塘,保持水质清洁;同时,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造成过度营养;此外,定期检查养殖池塘的水质,如发现水质下降,应及时调整。当红尾鱼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4. 红尾鱼养殖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在红尾鱼养殖方面,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例如,光照调控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照明时间和强度来促进红尾鱼的生长和繁殖。此外,水质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新型饲料,可以提供更好的营养,增加红尾鱼的免疫力。

结语

水产养殖红尾鱼养殖技术的探析旨在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开展红尾鱼养殖工作。通过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合理管理饲料、做好疾病防治以及应用新技术,可以提高红尾鱼养殖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水产养殖从业者,我们应积极学习和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不断提升养殖水平,为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红尾鱼养殖技术和环境?

养殖时要将池塘建造在水质干净,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水温在22-26℃的环境中。

保证光照充足,每天强光照射不得少于8小时;要投放绿藻类饵料,适当增加虾类和胡罗卜素,每天早晚各喂一次。

五、鱼养殖养殖技术

鱼养殖养殖技术 - 提高产量、质量和利润的关键

鱼养殖养殖技术 - 提高产量、质量和利润的关键

鱼养殖养殖技术 是水产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随着人们对鱼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产量、质量和利润成为养殖户的共同追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种关键的鱼养殖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实现目标。

1. 优质种苗选择

养殖过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种苗选择。选择健康、高质量的种苗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第一步。在市场上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购买种苗,并仔细筛选外观、活力和生长潜力。合理的种苗选择可以为后续养殖阶段提供良好的基础。

2. 优化水质管理

水质是鱼类健康和生长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水质有助于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饵料,同时排除有害的废物和污染物。养殖户应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浓度、温度、pH 值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重要参数的稳定。这可能包括增氧设备的使用、定期水质处理和合适的投喂管理。

3. 合理的饲料管理

饲料管理对于鱼类健康和快速生长至关重要。养殖户应根据鱼类的品种、生长阶段和水质条件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选择适当的饲料,并根据鱼类的需求和养殖环境进行适量投喂。合理的饲养计划可以提高鱼类的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废物的产生。

4. 疾病管理和预防

疾病是鱼类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可导致产量下降和经济损失。养殖户应采取措施预防和管理常见的鱼类疾病。这包括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并与兽医保持密切联系。定期监测和及时处理疾病有助于保持鱼类群体的健康和生产力。

5. 定期检查和记录

养殖户应定期检查养殖设施和鱼类群体的状态,并记录关键指标和观察结果。这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定期记录养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水质、饲养量、生长速度等,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做出未来的决策。

6. 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

随着鱼类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养殖户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参加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课程可以帮助养殖户了解最新的养殖技术、管理方法和市场趋势。这有助于提高鱼类养殖业的竞争力,并使养殖户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

结论

鱼养殖养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产量、质量和利润至关重要。通过选择优质的种苗、优化水质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疾病预防和管理、定期检查和记录以及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养殖户可以改善养殖业务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希望本文的信息对鱼类养殖户有所启发,并为他们在这个行业中取得成功提供帮助。

六、红沙鱼养殖技术?

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其食欲最为旺盛。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

七、红罗非鱼养殖技术?

一、养殖条件

  红罗非鱼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强,不论新、旧、深、浅的池塘均可养殖,高产池塘要求水源好,pH6.8~8.5,盐度0~20%,排灌方便,面积4~10亩,水深1.3~2.5米,并配备1~2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二、苗种放养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便开始放养冬苗,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消毒,每亩可用75~100公斤的生石灰干法毒塘,约过5~7天毒性消失后开始放养红罗非鱼种。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红罗非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流水养殖可亩放5000~10000尾;与其它鱼混养时可亩放200~500尾;网箱养殖一般放养150~350尾/米3,为减少雌鱼产仔对饵料的损耗,提高生长率,最好放养全雄性的红罗非鱼苗种,也可混养适量的个体比红罗非鱼种小的斑鳢、加州鲈等肉食性鱼的鱼种进行控制。由于红罗非鱼苗种起捕运输易受刺伤,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种处理,使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三、饲喂管理

  红罗非鱼可摄食各种商品料和池塘里的生物饵料,主养应投喂全价的罗非鱼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8%~32%较合适;按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方法投喂,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3%~5%计算,每日分两次投喂,并根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适当增减。

  四、水质管理

  高密度养鱼过程中鱼类粪便和剩料易导致水质变坏,因此,要对鱼池采取适当的换水或加注新水等方法进行调节,使水质保持淡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20~25厘米。可每亩用15~20公斤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月1~2次,调节池水pH至微碱性。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控制池塘有害物质,改善水质,防病效果较好。

  五、鱼病防治

  红罗非鱼抗病力强,正常养殖管理情况下很少得病,但在养殖条件不好时也会发病死亡,影响成活率。冬春季节受冻伤或运输、扦捕受伤容易引发水霉病,应尽可能避免。高温季节主要病害为嗜水性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该病主要是养殖水质变坏、低氧、饲喂不善等应激因素导致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引起,该病可以用口服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等进行治疗,用量为每100公斤鱼每天用药3~6克拌料投喂,连喂5天。防治鱼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做好日常投喂管理是防病的关键。

  以上就是有关红罗非鱼的知识介绍。红罗非鱼的食性非常广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或者吃一些杂食性的鱼类,且非常谈事,食量也很大,养殖者们可以选择一些小麦或者是玉米等作为它的饲料来进行喂养。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者们要注意预防鱼病的产生,做好防治工作,这也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八、红蛆养殖技术?

       红蛆养殖技术是指通过人工饲养红蛆(也称为红蚯蚓),以便利用其进行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和有机肥料的生产。红蛆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红蛆饲料:红蛆的主要饲料是有机废弃物,如蔬菜果皮、剩饭剩菜、厨余垃圾等。这些废弃物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切碎、发酵等,以提高红蛆的饲料利用率。

2. 红蛆养殖场建设:养殖场的选择要考虑通风、排水和温湿度等因素,以创造适宜红蛆生长的环境。养殖场内需要建立红蛆的饲养箱或堆肥堆,以容纳红蛆和饲料。

3. 红蛆饲养管理:红蛆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需要定期添加饲料,并保持饲料的湿润度。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4. 红蛆收获和利用:红蛆一般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收获利用。收获后可以将红蛆用作饲料、鱼饵,也可以进行蛋白质提取等。

需要注意的是,红蛆养殖技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养殖需求。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环境和食品安全。

九、红鲷鱼养殖技术?

①定时投喂饲料。刚进网箱的鱼苗,若鱼体健壮活泼,第二天便可投喂饲料。若鱼苗因机械损伤或严重感染上疾病,则需采取治疗措施,经2-3天后才投喂饲料,饲料块状,大小因鱼体而定。投喂次数:3-10月份每天投喂2次,11月至次年2月,每2-3天投喂1次,宜在早晚进行,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10%。

②故障检查。要经常检查网箱有无损坏、破裂,注意防止网破鱼逃。在台风季节里,要加固缆绳,复盖网箱,必要时将鱼排拖到避风的海区。

③定期更换网箱。一般从幼鱼养至成鱼,需更换3次网箱:在鱼种阶段,网目为0.5厘米,体重30-50 克时,网目为1厘米,体重达51-150 克时,网目为2.5厘米。150克以上时,网目为3.75厘米。

④清理附着物。网箱和浮子在海水中浸泡时间长了,会不断附着贝类,藻类等生物,堵塞网目,影响水流,应定期更换清洗。一般2个月清理一次,宜在风平浪静的天气进行。冬季水温低,应避免惊动鱼,不宜更换。另外,还可混养少量蓝子鱼,以使摄食部分藻类生物。

十、红双鱼养殖技术?

红双鱼又叫红肚凤凰!

大多数原产自西非或者说非洲的观赏鱼,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各种三湖慈鲷、红宝石之类的小型观赏鱼,它们都是相当皮实、耐养,而且繁殖力强悍的品种,红肚凤凰的个性大致上也是如此,它们也算是西非短鲷的入门级品种啦,很适合新手饲养。

在适应水质的问题上,其实红肚凤凰还是喜欢弱酸性水质的,或者说中性水质也可以,饲养温度和其他大部分普通热带观赏鱼都一样,保持在二十五六度,那就很好了,繁殖温度在这个范围也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它们的胆量可不是很大,这一点倒有些类似于迷你鹦鹉鱼,它们也是喜欢待在适当造景和种植水草的鱼缸里,但它们有一点好处就是,不会去过度折腾水草,而迷你鹦鹉鱼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能把水草咬碎。

当我们的水质稳定、环境稳定,红肚凤凰很快就会适应环境的,我的这些红肚凤凰暂时是大小鱼养在一起,有一对种鱼和十条亚成,大约就是三五天的时间,全部都达到很好的发色了。

它们之间偶尔也会有打斗的现象,不过目前看来并不激烈,但只要这两条种鱼开始繁殖了,其他的十条小压成就得让路了。

雌性比雄性要漂亮一些,这也是红肚凤凰区别于其他观赏鱼的地方

红肚凤凰鱼之所以名字如此,那是因为它们的雌鱼在发情时,腹部会出现非常红艳的色泽,即使是在平时,它们的腹部也会有一定的红晕,因此得名红肚凤凰。

但是,红肚凤凰与其他观赏鱼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雌鱼比起雄鱼来说,相对要漂亮一些,虽然说雄鱼的个体较大、尾鳍有拉丝、身上的黑色斑纹看起来也很漂亮,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没有雌鱼漂亮。

而雌鱼的个体较小,没有拉丝,颜色比起雄鱼亮丽、红艳。

记住上述的几个特征,我们就很容易分辨出它们的雌雄来了。

最早饲养红肚凤凰的时候,我也是很纳闷,为什么看起来像是雄鱼的反而色泽暗淡,但是个头又很大,腹部偏平,而雌鱼看起来很小,但是颜色艳丽、腹部略鼓,怎么看也不像是雄鱼啊,之后我才明白,原来这个东西和其他观赏鱼它不一样啊。

很好的继承了短鲷的护幼习性,繁殖方式上完全可以参考迷你鹦鹉鱼

红肚凤凰完美的继承了短鲷的护幼习性,事实上迷你鹦鹉鱼也是一种短鲷品种。因此二者在繁殖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比如说,红肚凤凰鱼也是需要在陶罐里繁殖的,大约是半年以后就可以达到性成熟,它们在个体上比迷你鹦鹉鱼还是要稍大一些,大约雄鱼在十厘米左右吧,雌鱼在六七厘米。

繁殖时它们也是自由成对的,护幼性很强,雌雄双鱼也会占据巢穴,不让其他观赏鱼靠近,我今天还发现了一个稀奇事,陶罐里多了一截水草,这个可能是之前自己断裂的,因为鱼缸里没有水流和过滤,我很怀疑是被红肚凤凰自己给拖了进去,可能算是给小鱼以庇护吧,当然也可能是偶然现象。

看看这对红肚凤凰的反应,估计它们再次繁殖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之前是在购买时就已经繁殖了,不过由于旅途折腾,鱼卵最终没有成活。

红肚凤凰的繁殖水质还是需要弱酸性软水的,但是这一次既然到了我这里,正好使用井水来做个实验,看看结果会怎样,不好再说。

杂食性小型鱼,产卵量没有迷你鹦鹉鱼多,其他的几乎都一样

红肚凤凰鱼也是属于杂食性的,不过它们还是比较偏爱诸如小鱼虫、红虫之类的活食,偶尔也可以投喂南瓜之类的食物,对于鱼饲料它们也能够接受,我这里都是一起投喂的鱼虾汉堡。

因为它们的胆子不是很大,到水面摄食有时候会出现一惊一乍的情况,因此我选择的是沉底的鱼虾汉堡,它们的饭量也不大,比起迷你鹦鹉来,好像能差那么一点。

红肚凤凰产卵后,雌雄双鱼会共同看护鱼卵,每次产卵的数量不是太多,大约60到80粒,大约五六天小鱼苗开始起水游动,一般情况下都是雄鱼守护自己的家园、雌鱼在家中蹲守,使用鱼鳍给鱼卵供氧,吃掉没有受精的白卵,这些工作和其他慈鲷科观赏鱼无异。

小鱼苗顺利起水后,我们可以投喂蛋黄水或者孵化的丰年虾还有极小的鱼虫,都是可以的,大鱼也是能和小鱼生活在一起的,直到下一窝的繁殖。

饲养难度和繁殖难度,不比迷你鹦鹉鱼高多少,还是很容易饲养的品种

总起来说,红肚凤凰鱼并不是多么难以饲养或者说繁殖的品种。

如果很多鱼友饲养迷你鹦鹉鱼,已经顺利繁殖或者爆缸了,就会产生视觉疲惫,那么,我们是可以尝试饲养红肚凤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