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凤乌鸡和白凤乌鸡哪个好?
黑风的鸡羽毛是黑色的,而白凤乌鸡羽毛是白色的。
二、黑凤乌鸡生长周期?
乌鸡养殖周期大概在4-5个月的样子,但是会受到不同养殖方式、鸡苗苗龄等因素影响。
在其第七周的时候可以进行适时育肥,增加蛋白质、粗饲料每天三四次,可以促进其长肉
三、新型乌鸡养殖技术?
1、鸡舍建设
鸡舍一般选择在交通方便、道路平坦、水源充足,鸡舍周围没有噪声源和污染源的地方。鸡舍的形式有多种,家庭养殖一般选择开放式鸡舍或大棚式鸡舍。
开放式鸡舍长20~30米、宽6~9米、高4~5米,用砖砌成。每问鸡舍留2个对流的窗户,每2~3间留一个门。为了便于防疫和打扫卫生,地面用水泥砌成。
大棚式鸡舍建造与蔬菜塑料大棚相似,用水泥棒和竹竿等建造。高度2.5~3.5米,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有些在双层塑料薄膜之间放入作物的秸秆,增强防寒和防暑能力。冬天鸡舍四周用塑料薄膜封闭,夏天为便于通风,用尼龙网封闭。
2、选择品种
目前我国乌骨鸡的品种较多,各地主要的优良品种有:十全丝羽乌骨鸡、八全丝羽乌骨鸡、江西白羽乌骨鸡、郧阳乌骨鸡、盐津乌骨鸡、雪峰乌骨鸡、苏禽黑羽乌骨鸡、川南黑羽乌骨鸡等。全国饲养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色丝羽乌骨鸡。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选择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进行饲养。
3、卫生防疫
鸡舍内外要用20%的火碱水消毒,墙壁用10%的石灰水刷白。垫草要勤晒勤换。食槽、饮水器等每天要洗刷干净,每半个月要用1%~2%苛性钠溶液消毒1次。清扫出的粪便和垫草要远离鸡舍深埋。
4、药物控制
雏鸡孵出后的前两周,每天在饲料中加万分之四的痢特灵或4000单位的氯霉素控制副伤寒和白痢。15日龄后,每天喂万分之一的痢特灵或按饲料量的千分之二喂5天磺胺二甲基嘧啶。然后停1天~2天再喂。45日龄后,要防治蛔虫。另外,8日龄、25日龄、66日龄要接种鸡新城疫苗。
5、精心喂养
乌鸡成活率的高低、育肥的快慢与管理好坏的关系很大。应及时将病鸡隔离饲养。发现快慢不一,体质强弱不均的鸡,要分群饲养。鸡舍的温度在幼雏阶段要保持在摄氏30℃~32℃,以后可随幼雏的生长,每周降温1℃~2℃,最后保持在20℃左右,夜间室温应比白天高2℃为宜。
6、饲料配方
根据鸡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供给全价饲料,比例是:玉米50%、高粱10%、鱼粉12%、豆饼8%、肉粉8%、麦麸5%、叶粉2%、矿物质磷和钙1.5%、生长素适量。为了加快育肥,一般每昼夜喂3次,长期光照。这样,一般90日龄的乌鸡就可达到出售标准。
四、乌鸡养殖技术与方法?
乌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光 照
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自然光照即太阳光,这种光照因季节不同,时间有长短,强度不易控制。人工光照是灯光,可人为控制其时间长短与光照强度,但易受停电等影响而 干扰鸡的正常生理机能。开放式与半开放式鸡舍应采用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理想的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
1.光照作用
光照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和增强母鸡的性腺活动,从而使母鸡的卵巢、输卵管等得以发育,使母鸡处于繁殖状态或增强产蛋强度。因此,光照主要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产生影响。光照对鸡的影响主要是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据报道,光的颜色也有影响。
2.光照时间
是指在一昼夜内连续或间断地给予鸡群自然或人工的或两者相结合的光照时间。 光照对育成鸡性成熟年龄的影响不在于光照强度,而主要决定于光照时间的长短。在育成期逐渐延长光照时间会提早性成熟,光照时间逐渐缩短则会推迟性成熟,因此育成期的光照时间只能逐渐缩短,切勿逐渐增加。 光照时间对产蛋鸡的影响主要是促进性激素的分泌,刺激排卵和增强产蛋强度。因此,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增加,切勿减少。 不同时期的鸡群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一般光照时间安排如下:1~7天24小时;8~3 0天12小时;31~100天8小时;101~140天9~10小时;141天开始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每 天16小时止。 就一昼夜连续的光照时间来说,每天照明10小时以上对母鸡的性腺活动有刺激作用,为使母鸡发挥最大的产蛋潜力,一般每天应给予连续14~16小时的光照时间,而超17小时对鸡产蛋又有不良影响。注意:产蛋期光照时间的增加是逐渐的,一次调整量最多不应超过1 小时,否则易发生脱肛,光照时间增加到最长时(16小时),应恰是产蛋高峰期。 在自然光照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应用人工光照补充其不足的光照时间。
3.光照强度
是指光照时光线的亮度,通常称为照度。常用勒克斯作为照度单位。不同时期,不同种类鸡的适宜的光照强度不尽相同。光照强度对鸡的生长发育、产蛋和行为状态均有明显影响。 幼雏视力较弱,为使其尽早和较多地开食饮水,光照强度大些为好,1~14日龄宜用20 勒克斯。此时如光线偏暗,易引起雏鸡生长不良,死亡率增高,14日龄以后光照强度逐渐减低为5~10勒克斯。育成期的光线暗些为好,这样,既省电,鸡群也较宁静,又可防止啄癖发生,一般以5~10勒克斯为宜。 母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产蛋量也有所增加,因此,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10~15勒克斯为宜。
4.光照管理
必须按光照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实行光照管理,所制订的光照制度既要保证必需的光照时间与强度,又要尽量减少电力消耗。光照制度应有利于控制母雏性成熟及促进母鸡产蛋量的提高。制订好光照制度后不要随意变动,否则会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光照制度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鸡舍类型以及季节变化而定。 开放式鸡舍的光照以自然光照为主,不足时根据光照制度补以人工光照。 灯泡应经常擦拭干净。灯泡的大致高度为灯泡间距的2/3。灯泡高度即灯泡至鸡身的垂直距离。灯泡间距即两灯泡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同瓦数灯泡获得10.76勒克斯照度应保持的高度和间距见表。
(二)温度
环境温度是影晌鸡体热调节的主要外界因素。尤其对开放式鸡舍来说,温度基本上是随季节与昼夜的变换而波动的,是与鸡的生产性能和鸡场生产费用密切相关的。温度对鸡的活动、饮食、生理状况与代谢强度均有影响,从而影响鸡的各种经济性状。温度对不同鸡群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乌鸡的整个生产周期可划分:
0~60日龄为育雏期;61~150日龄为育成期;151日龄以后为产蛋期。
乌鸡的饲养环境温度要求如下:
第一周33~35℃,第二周32~33℃,第三周30 ~32℃,第四周28~30℃,第五至八周26~28℃;
第九周开始为育成期,适宜温度为20~25 ℃;
产蛋期种鸡的最佳温度一般在20℃左右。
温度过高对蛋重及蛋壳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鸡舍设施状况来调控温度。一般情况下,种鸡的饲养环境不应低于10℃或高于32℃,否则产蛋率将明显下降。
(三)湿 度
鸡舍内湿度大小,决定于空气中所含水分和气温的高低。表示空气中湿度的指标常用相对湿度。在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对鸡群的影响不大,但在极端的情况下或与其他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时,也可对鸡群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不应忽视。
鸡舍内水气的来源有:
①大气中原有的水分,雨季水气增加;②鸡群呼出的水分;③饮水器水面蒸发的水分;④鸡粪便蒸发的水分。
高温高湿或低温低湿对鸡群的影响最大。鸡舍内湿度过大,地面潮湿,各种微生物、寄生虫繁衍,尤其是鸡球虫病的发病率将会提高。
乌鸡适宜的相对湿度,雏鸡约为60%,育成鸡为55~60%,种鸡为50~55%。
在生产实践中,防止鸡舍内湿度过高的方法有:
①鸡舍的建址应选择在高燥的地方,坐北朝南;②鸡舍的设计应保温防湿;③通风换气,使水蒸气排出舍外;
④利用刨花、锯末、垫草等吸收粪便中的水分;⑤尽量减少舍内漏水,及时清除粪便,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舍内干燥。
(四)通 风
通风换气是调节鸡舍内空气环境的重要措施,通风直接影响鸡舍内温度、湿度以及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等。通风的方法有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种。如通风控制合理,可使温度和湿度适宜,这样,鸡群健康,耗料少,生长发育快,同时产蛋也多,也节约了用电。通风在不同的季节要求不同。在冬季鸡舍内应保持一定的温度,通风量不宜过大。在夏季气候炎热,为达到减少湿度使鸡体散热快,又能使舍内温度降低的目的,就必须加大通风量。
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这些有害气体在空气中含量极微,一般以百万分之一(lppm)为单位计算。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是由于鸡群的呼吸、排泄,以及有机物的分解而产生的,对人、鸡均有害。
1.氨 气
氨气无色,水溶性强,有刺激性臭味,主要是由饲料、粪便及垫料等在温热、高湿的环境下发生腐烂产生的。在饲养密度过大,温热高湿,管理不善,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浓度会逐渐增加。 氨对鸡的粘膜有刺激作用,降低食欲,降低抵抗力,引起生产下降,严重时中毒死亡。鸡舍内氨气浓度不得超过20ppm,一般闻不到大的气味,人的眼、鼻感不到刺激,则氨的浓度就不会超过20ppm。
2.硫化氢
硫化氢无色,易挥发,有强烈腐败的臭蛋气味,易溶于水。主要是由于粪便、垫料、饲料的腐败分解及肠内排出的气体形成的。硫化氢毒性较大,在较低度长期作用下,会使鸡的体质变弱,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浓度较大时则会刺激神经系统,使鸡的瞳孔缩小,心脏衰弱,导致组织缺氧。鸡舍内硫化氢的浓度不得超过10ppm。
3.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无色,无臭,略带酸味,主要由鸡群呼出。二氧化碳本身并无毒性,但当空中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缺氧,造成呼吸困难、昏迷,甚至窒息死亡。鸡舍内二氧化碳的允许浓度为0.5%。
4.尘 埃
空气中夹杂尘埃,微生物常附着在上面,这些微生物随空气流动被吸入鸡呼吸道,引起许多疾病。空气中尘埃的浓度取决粪便、垫料、通风强度、气流方向、湿度和鸡的活动程度等等。 为了排除有害气体,除应定期进行鸡舍清扫、冲洗和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水,不使其在舍内有分解机会外,主要靠通风换气来解决。
五、黑凤乌鸡怎么分公母?
1、通过鸡冠区分:公鸡的鸡冠大;母鸡的鸡冠小。
2、通过尾羽区分:母鸡的尾羽短;公鸡的尾羽长。
3、通过用手触摸区分:母鸡的羽毛比较滑、比较柔软;公鸡的羽毛比较粗糙、比较硬。
4、如果是生过蛋的,可以通过看鸡屁屁区别:母鸡的屁屁会相对大些,而公鸡则相对较小。
六、黑凤乌鸡的优点和缺点?
黑凤乌鸡的养殖可根据自然生态环境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库坝河滩等地,既可降低饲养成本,又有利于鸡群的生长发育,使肌肉结实、产蛋多,肉、蛋风味浓香,无公害。
缺点 抵抗力差
七、黑凤乌鸡的饲养有哪些?
一、鸡舍建造
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鸡舍可建成中间带走廊双列式,东西走向,南北两面各设大小窗口,以便通风换气。外设运动场。每个鸡舍面积以30-40/m2为好,饲养6只/m2“。
二、育雏期饲养管理
进雏前育雏舍要彻底进行清扫,然后用2%一3%的火碱彻底消毒。接雏前2天育雏舍进行预温,鸡到后舍温保持32℃左右。
0-7日龄,温度应控制在33-31℃;8-14日龄,温度应控制在30—28℃,以后每周下降2℃(2月龄后温度保持在18℃).雏鸡进舍后,休息1-2小时就应先饮水。
雏鸡出壳至3日龄,一般采用24小时光照,3日龄后采用18小时光照,以后每周减半小时,逐步接近自然光照。雏鸡饮水后,及时开食,开食后最初3-5天,可将全价干粉料拌水撒在料盘或无毒的塑料布上,待采食行为熟练后就可过渡到喂干粉料。2-4周龄后改为饲槽喂料,喂料采取少喂勤添,喂八成饱为原则,第一周每天喂6—7次,一周后5-6次/天,随光照时间缩短,逐渐减少喂料次数。10日龄后可适当喂给青草嫩叶,每天3次。
三、育成期管理
此期应降低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适当增加糠麸类和量,减少精料量。要求饲槽数量充足,保证每只鸡吃好,同时定期进行称重。
商品鸡可在100日龄上市,100-180日龄的后备鸡作为留种鸡。选鸡分群工作,分群应按鸡的大小、强弱、公母等分开饲养。商品鸡宜采用离地棚养或集约化笼养,后备种鸡采用舍内离地棚养,舍外围成运动场地。每群按250-300只为宜,舍内每平方米可饲养6-8只。
四、种鸡饲养管理
种鸡要限饲,喂全价颗粒饲料,每天每只成鸡喂料50-60克,并供足青绿嫩草。开产前半个月开始喂给种鸡料,并增加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为16-18小时。要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加强鸡的运动。注意搞好舍内外清洁卫生和定期消毒。
五、疫病防治
疫病较少,要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常见病有、白痢、等,防治与家鸡相同。
八、黑凤鸡和乌鸡哪个好吃?
这两种几都好吃,黑凤鸡红烧好吃一些,乌鸡则炖汤是首选营养丰富,适合气血不足的人多吃比较好
九、黑凤丝羽乌鸡哪里有?
黑凤丝羽乌鸡山东家禽研究所有。
十、乌鸡怎么养殖技术
乌鸡怎么养殖技术:打造高效养殖模式
乌鸡养殖是一项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然而,要想成功养殖乌鸡,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合理利用资源,打造高效养殖模式。
选择合适的场所
乌鸡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因此在选择场所时,只需要保证充足的空间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即可。可以选择宽敞的农房或鸡舍进行养殖,确保乌鸡能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养殖设备和饲料
乌鸡养殖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鸡笼、饮水器、喂食器等。饲料方面,可选择市场上常见的鸡粮,也可以采用自制饲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饲料的品质对乌鸡的生长和产蛋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选择优质的饲料供给乌鸡。
合理饲养管理
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合理的饲养管理。乌鸡属于活动性较强的鸡种,因此饲养密度要适中,避免过度拥挤。另外,定期给乌鸡进行清洁消毒,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饲养环境的控制
乌鸡的养殖环境对其健康和生长也有着重要影响。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光照和温度。适宜的光照可以促进乌鸡的生长和产蛋,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乌鸡的正常生理活动。
疾病防控
养殖过程中,乌鸡面临着一定的疾病风险。为了保证养殖效益和乌鸡的健康,必须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饲料的营养和补充,定期检查乌鸡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乌鸡患病的情况。
科学的养殖管理
乌鸡的养殖管理需要科学化,并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养殖措施。营养方面,要合理配制饲料,根据乌鸡的需求提供充足的营养。安排好饲料的供应时间和方式,使乌鸡能够有规律地摄取饲料。
注意养殖时间
乌鸡的生长和产蛋与季节有关,因此选择合适的养殖时间也是成功养殖的关键。通常情况下,春季和秋季是乌鸡的适宜养殖季节。春季天气逐渐变暖,乌鸡的生长速度较快;秋季温度适宜,不会过热或过冷,有利于乌鸡健康成长。
市场营销
养殖乌鸡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因此合理进行市场营销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与当地的禽类批发商合作,寻找销售渠道;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拓展乌鸡销售的范围,增加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户。
通过以上的乌鸡养殖技术,可以打造一个高效的乌鸡养殖模式,实现乌鸡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当然,养殖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掌握了养殖技术,加强管理,相信能够获得丰收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