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到农村去网

母羊怎么养殖技术

234 2024-10-02 22:50

一、母羊怎么养殖技术

母羊怎么养殖技术

母羊怎么养殖技术——打造高产羊群的关键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羊肉已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而想要获得高品质的羊肉,母羊的养殖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为您介绍母羊的养殖技术,帮助您打造高产羊群。

确保合适的饲养环境

母羊的养殖环境对于产羔率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需要提供合适的栏舍,确保羊群有充足的空间。羊群的舒适性将直接影响到其产羔量和健康状况。

科学的饲料配制与合理的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料配制与管理是确保羊群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母羊的饲料应包含适量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草料和浓缩饲料的搭配要科学合理,以满足母羊的营养需求。

对于母羊的饲养管理,定期体检和疫苗注射是必不可少的。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能够避免疾病传播和影响羊群的健康状况。

科学的配种与繁殖管理

配种的选择和繁殖管理对母羊的生产力和羊群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公羊进行配种,提高羊群的遗传质量。同时,配种时要掌握合适的时间和方法,确保顺利受孕和健康产羔。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环境卫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能够促进母羊的健康生长和高效繁殖。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定期清理栏舍,减少羊群接触污染物的机会,可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此外,定期为羊群进行驱虫和防疫,保持羊群的整洁和健康。

定期的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

定期对母羊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掌握羊群的生长状况和生产力。通过比较不同因素对羊群的影响,及时调整养殖策略,提高羊群的产羔率和羊育性。

养殖技术的持续学习和创新

母羊的养殖技术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更新,要不断关注养殖行业的最新动态,学习新的养殖技术,提高自身的养殖水平。

同时,也需要根据自身养殖情况,进行创新探索。母羊的养殖技术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养殖方法。

结语

母羊的养殖技术是打造高产羊群的关键。合适的饲养环境、科学的饲料配制与管理、科学的配种与繁殖管理、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环境卫生、定期的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及养殖技术的持续学习和创新,都是提高母羊生产力和羊群质量的重要因素。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母羊的养殖技术有所帮助,祝愿您的养殖事业蒸蒸日上!

二、小母羊的养殖方法?

繁殖母羊一定要注意饲料的喂养,而且在不同的时期要用不同的饲料配方。在空怀期,要用52%的玉米,18%的豆粕,25%的麸皮,1%的小苏打和4%的羊多羔混合配制,妊娠期要提高玉米含量,减少麸皮,哺乳期也是如此。

三、母羊养羊的养殖技术?

母羊养羊的技术母羊带羊后多喂些精饲料,有助于小羊羔的吸收和壮大舞阳下,然后一定要把小羊羔拿到有阳光的地方晒一晒以防母羊把小羊糕压坏

四、母羊养殖技术全过程?

1、怀孕母羊的饲养要点

母羊在怀孕初期,胎儿较小且增重较慢,并不需要太多的营养,按照正常饲喂使母羊保持7~8成膘情即可,不过需要增加各类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补充,以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如果母羊产后配种较早,同时还需要哺乳羔羊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饲料营养,直至母羊恢复至7~8成膘情为止,然后再按饲养标准逐渐降低日粮中的精料比例,特别是的能量饲料的比例,同时可适当增加青绿饲料。

母羊进入怀孕中后期,胎儿开始快速发育,需要的营养大幅增加,怀孕3个月起必须加强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补充,可在日粮中适当增加豆粕、预混料、贝壳粉、胡萝卜及各类青绿饲料的比例,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母羊临产前3~5天则需要减少玉米、豆粕等精料喂量,可增加等量的麦麸,这样有助于降低母羊难产率的发生和产后消化功能的恢复。

2、怀孕母羊的管理要点

母羊配种后卵子与精子在输卵管结合,然后沿着输卵管向下移动,定植在子宫角上,并在周围形成胎盘,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5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很容易受外界影响造成受精卵或胎盘死亡,因此母羊配种后15天内应减少运动,加强休息,避免惊吓,禁止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毒素的饲料,同时一些疫苗、驱虫药及其他药品也要谨慎使用。

母羊怀孕后期在加强营养的同时,必须要适量增加运动,不然羊吃饱后不运动会出现体质差、胎儿过大等问题,这样在生产时便容易出现难产。母羊怀孕3个月后每天必须运动2~3小时以上,可以外出进行放牧,无放牧条件的情况下可围绕羊场修建跑道,每天对怀孕后期的母羊进行驱赶运动。此外还应多晒太阳,这样有助于血液循环和钙磷吸收,对母羊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3、怀孕母羊的防疫要点

母羊防疫、驱虫工作应尽量调整到空怀期,实在需要在孕期进行防疫、驱虫的情况下应避开怀孕初期和临产前两个阶段。母羊必须做的防疫有传染性胸膜肺炎、小反刍兽疫、三联四防、口蹄疫、羊痘、羊传染性脓包病等,其中小反刍兽疫对怀孕母羊影响较大应调整到空怀期进行。另外母羊临产前30天和20天两次注射羔羊痢疾疫苗,可有效预防初生羔羊发生痢疾。母羊驱虫可选择低毒广谱高效的驱虫药物,例如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左旋咪唑等,对于明确标明孕畜禁用的驱虫药物一定不要用。

五、黑尾养殖技术?

黑尾胡蜂养殖时要用铁砂网或者是木头做好蜂笼,并修剪好养蜂的箱子和棚。蜂种可以到专业的养殖基地购买。饲料期间可用奖励饲养,花粉饲养的方式来喂。此外,平时管理期间,还要注意通风,要多养殖场地进行消毒处理。越冬时加强管理,病虫害方面也要注意防治,避免感染。

六、小尾寒牛特征?

蒙举体型小繁殖率低但抗病力高,小尾寒牛体型大繁殖率高,但抗病力不如蒙羊。

七、二寒羊养殖技术?

  一、及时去势。 用于育肥的羔羊一般应在1周-3周内去势,此时去势利于提高肉的品质使肉质细嫩,减少膻味,并使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应易育肥。常用去势法有两种:一种是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阴囊上部用力紧挟,将精索挟断,以后睾丸逐渐萎缩。此法因不切伤口,无失血无感染的危险。另一种是结扎法,公羔1周龄时,将睾丸挤在阴囊里。用橡皮筋或细绳在阴囊上部即精索部位紧紧缠结,使其血液循环受阻,20天~30天后阴束和睾丸萎缩自然脱落。

二、早期断奶。 小尾寒羊传统的断奶时间多在3月龄~4月龄。据试验,60日龄和90日龄断奶的羔羊,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育肥至6月龄,二者的平均体重和日增重基本接近,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早期2月龄断奶切实可行。2月龄断奶育肥,有利于母羊提前配种,使种羊由2年3胎提高到一年2胎,从而提高小尾寒羊的繁殖率、出栏率和产肉量。

  三、定时驱虫。 供育肥的羔羊于断奶后和入秋时分别驱虫一次。常用的驱虫药有:硝氯酚,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等,每公斤体重分别用4毫克,35毫克~75毫克,2.5毫克~3毫克口服。

  四、舍饲精细饲喂。 受传统粗放的饲养方式为舍饲精细突击育肥方式,对粗精饲料合理搭配,使羔羊半年左右出栏,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可采用青干草35%、王米秸粉37%、豆饼5%、棉饼4%、玉米14%的配合饲料,对断奶羔羊育肥5月龄~6月龄,活重可达40公斤以上,日增重平均在200克以上。此法产肉效果好,育肥期短,周转快,适于集约化,工厂化肥羔生产。

  五、饲喂添加剂。  (1)饲喂羊育肥复合饲料,添加剂(按说明添加)此添加剂由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硒、瘤胃代谢调节剂,生长促进剂及对有害微生物抑制物质组成。适用于当年羯羊羔与淘汰老羊育肥。喂用此添加剂,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23.1%和18.7%。

 (2)添喂瘤胃素(又名莫能菌素钠)。其作用是控制和提高瘤胃发酵效率,以提高增重速度及饲料转化率。试验证明,舍饲小尾寒羊饲喂瘤胃素,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35%左右,饲料转化率提高27%。 用法用量:小尾寒羊每公斤日粮添加瘤胃素25毫克~30毫克。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日粮组成确定适宜量,要均匀混和在饲料中,最初量可低些,以后逐渐增加。 

 (3)添喂磷酸脲(也可用尿素代替)。其作用是反刍动物补充氮磷,是一种新型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每日每只羊添加10克左右磷酸脲,平均口增重提高26.7%。  

(4)添喂杆菌肽锌抑菌促生长剂。 其作用对畜并有利于养分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改善饲料的利用率,提高体重。 羔羊用量每公斤混和料中添加10毫克~20毫克,在饲料中混和均匀饲喂。

 六、适时屠宰。 小尾寒羊前期生长强度大,后期生长变慢,若将肉用羔羊养到1岁以上再屠宰,饲养成本高,脂肪沉积多。故羔羊快速育肥出栏期应在5月龄~6月龄为最佳。

八、黑尾胡蜂养殖技术?

黑尾胡蜂养殖时要用铁砂网或者是木头做好蜂笼,并修剪好养蜂的箱子和棚。蜂种可以到专业的养殖基地购买。饲料期间可用奖励饲养,花粉饲养的方式来喂。此外,平时管理期间,还要注意通风,要多养殖场地进行消毒处理。越冬时加强管理,病虫害方面也要注意防治,避免感染。

九、叉尾鮰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可用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养殖,但地表水往往优于地下水。最适宜其生长的温度为26-28℃,水溶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斑点叉尾鮰越冬时,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适量投喂饲料。产前培育也是很重要的,要在开春后加强投喂并精心管理,饲料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等情况来决定。

十、黄尾鱼养殖技术?

天然水体中,黄尾密鲴二龄性成熟,池养中当年也可繁殖产卵。每年4~6月份,雨后初晴水温升到20℃以上,雌雄鱼游至有水流的水草边,相互追逐产卵,卵粘性,附在石砾水草中,卵经过1周左右即可孵出幼苗。

①亲鱼种收集和培育:亲鱼种收集应该集中在冬季捕捞季节,选择个体较大,性成熟明显,健壮无病,色泽鲜艳者为宜,培育池为0.5~1亩左右,水深1.5米,底质肥亩数量80~100千克,培育主要是培肥水质,可略投一些人工饲料,以满足鱼体营养的需要,产前注意适量充水。

②人工催产:催产亲鱼选择腹部柔软、膨大,肛门红肿,生殖孔较大者为好,采用鲤垂体作催产剂,每千克用垂体2~3个,雄鱼减半,雌雄比例1:1,也可采用人工授精,脱粘后进行人工流水孵化。注射时间头天傍晚,第二天清晨即可产卵授精。

③孵化管理:黄尾密鲴卵孵化适宜水温18~25℃,20℃左右鱼卵约经过7天孵化出仔苗,将其卵黄囊消失,身体有少量色素时转入鱼苗培育。

二、黄尾密鲴的养殖

①苗种培育技术:一般采取单养、浅水下苗、滞后加肥,逐步加深水位,及时筛分,分池稀养的方法进行培育,下池密度控制在20万尾/亩左右,5天后施肥,经7天左右培育,当鱼苗达到1.5厘米时,可通过筛选提大留小,大的转入深池养殖,密度5~6万尾/亩,再经过10多天即可完成鱼苗培育阶段。②鱼种培育:目前大多采用混养方法,因其不受其他鱼类限制,如亩放5000~6000尾,经5个月养殖,年底可达5克,此法目前采用少。③成鱼养殖:主要表现在大面积放养和池塘混养。(1)大水面放养:湖泊、水库平均亩放100~200尾,年末可达40~60克,在不影响其他鱼类生长的情况下,亩净产量5~10公斤,亩净受益可达30~50元。(2)池塘混养:亩放1000~1200尾,具体依据鱼池肥瘦,饵料丰歉确定。一般亩产25~50千克,黄尾密鲴与其他鱼类存在一定共生关系,能充分利用水体残余有机物和有机生物降低其他鱼病的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