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鳜鱼养殖技术?
养殖鳜鱼的池塘须清除过多淤泥,干池曝晒,把底质晒硬。
鳜鱼放养防止密度过大,造成缺氧和吃食不均,大小两极分化,小鳜鱼可能吃不到饵料而饿死。在套养池中,鳜鱼密度过可能会伤害到主养鱼,导致鱼病发生。
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以活鱼虾为饵是鳜鱼的摄食特性,如得不到鲜活的饵料鱼,即相互残食,或使其鱼体消瘦,体质变弱,容易发病,甚至饿死。所以要配套养殖足够的饵料鱼,避免缺乏食物而相互残食或咬伤。适时适量投喂。
二、鳜鱼养殖技术难点?
一、鱼塘的准备
鳜鱼是淡水鱼,主要生活在我国的一些江河湖泊里,在自然中属于比较底层的草鱼。所以我们建设鱼塘的时候首先就是要用淡水,然后鱼塘的面积要足够鳜鱼的生活,一般低于五亩地面积的鱼塘都不适合大量养殖,面积太小的话是养不了多少鱼的,看不到收益在哪,所以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既然决定的要养殖鳜鱼,就要将鱼塘的面积弄得尽可能的大一些,然后鱼塘建造好以后在池底撒上一层石灰粉,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然后将在将鱼池冲洗一遍,池底翻入一些适量的淤泥,然后在根据面积的大小适量的栽种一些水草以供鳜鱼啃食和栖息。然后还有一点要大家注意的就是,鱼塘里的水一定要是活水或者是经常性的换着,否则水质很容易出现问题的,一旦水质因为管理不善受到了污染,那么这一整池的鱼都会多多受到波及,严重的话会导致鱼群的大面积死亡,所以水质的问题一定要当做重中之重的问题来处理。
二、水源与饲料的准备
刚刚才说到水源的重要性,其实除了水质以外,还有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就是水温,水温的过高或者过低对鳜鱼的生长都是极为不利的,这点想必大家都明白就不多说了,然后就是水源的来源,最好是自来水,要么就是远离污染源的清澈天然的河水,当然了,不是哪个地方都能够随便就找出来一条小河的,所以还是用自来水现实一点。然后将鱼塘和水源的问题都解决了之后呢,我们就要着手准备一下饲料的事了,像一些小鱼卵小虾米,蛋黄粉等都可以作为蛋白质的补充饲料投喂的,然后在上市面上购买一些专门用于饲养鳜鱼的饲料,相互配合掺搭着喂,但是投食的时候要注意量度大小的控制啊,否则的话吃不完的鱼食就会漂浮在水面上,时间一久就会过期变质,如果在被肚子饿的鱼儿吃掉了可是会导致生病的,即便没有鱼来吃还是会造成水质的污染,所以我们发现这些水面上有剩余饵料的话就要及时的打捞上来。
三、日常管理
想要养殖好鳜鱼,我们就要有一套专门用来养殖鳜鱼的经验和技术,不明白的找老养殖户问问,如果不知道要怎么管理或者连养殖方法都没搞懂的,建议大家先将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搞明白了再来养鳜鱼,否则你还想赚钱啊?不赔钱都是很不错的了!这里就先说几个要点,第一点:水温,鳜鱼能适应的水温在15-32度这个范围,高了或者低于这个范畴都不可以,鱼群会发生各种病害的。
最佳的水温是在二三十度的这个小区间里,就二十多度的水温是最适宜鳜鱼生长的,最低温度不能与七度,否则鱼群会被大面积的进入休眠状态,不休眠的又可以面临着被冻死的危险。第二点:清洁,鱼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大面积的清理工作,将鱼粪啊,吃剩的饵料啊,等等一切杂事全部打捞出去,如果换水方便的话直接换水也可以,鱼塘也要定期的消毒,一般每隔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就会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清洁消毒工作。第三点:投食,一天有投食三次,每次的量要根据鳜鱼的食量来决定,可以不定期的在鱼饵里面掺拌一些杀菌类的药物给与吃下,这样能很大程度下预防鱼群发生病害。
三、鳜鱼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
桂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
3、桂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
桂鱼的放养技巧
1、鱼种的来源和捕捞
①鱼种的来源:现在正值高温季节,气温很高,鱼种体质较弱,一般不便于长途运输。补放鱼种的来源,多在当地调剂解决,也可就近在天然水域中捕捞。要求鱼种的捕捞地点离放养地点很近,捕捞与放养应紧密衔接,鱼种离水时间不能过长最好是边起捕边放养。若一时做不到,可先用网箱暂养或拦在拉网中进行操作,但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小。严禁鱼种离水操作。
②鱼种的捕捞:鱼种的捕捞及入养应始终坚持快捕轻放的原则。捕捞时,必须小心谨慎,缓慢操作,尽量不要伤及鱼体。捕捞时间可确定在早晨及晚上天气凉爽时进行。捕捞工具应选用大拉网、套网等不伤鱼体的工具。同一水体的捕捞,拉网次数不能过多,以起鱼类浮头,造成死亡。丝网会伤害鱼体,使鱼鳞脱落,不要采用。干塘捕捉会使污水呛死鱼类,也会因水浅灼伤鱼体,最好也不要采用。对于吃食性的鱼类,可在投喂时,用药饵引诱,将网具拦截在其活动路线上,进行集中捕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捕捞方法。
2、鱼种的放养和管理
①放养前的准备:鱼种放养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查进出水口是否完好,防止渗漏。如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其次要对放养的水体情况进行观察,尤其要对池塘逃鱼状况进行了解,以摸清底细,便于确定放养品种和放养量。最后还要对水体进行一次改良。由于现时气温高,水体普遍浑浊,水中污物较多,水质很差,病菌容易繁殖,应用生石灰或明矾等化水泼洒,澄清水体,净化水质。若水体偏瘦,还要略施肥料,培养水中天然饵料。
②放养操作:为了减少放养死亡,确保放养效果,应进行补放鱼种的选择。选择的鱼种要求鳞鳍完整,跳跃有力,游动活泼,体质肥大,无病无伤。对鱼体瘦弱、反应迟钝、体表充血及有机械损伤的鱼种都应剔除。放养的品种可根据鱼种的来源及放养需要而定,但放养规模应以大为好,放养密度可坚持稀放为原则,以便使年底的成鱼都达到商品规格,减少因生长期短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养殖效益。放养时,鱼种必须经药物消毒后,再放入水体,以防鱼体带病入池,引起鱼病传播。一般可用2%~3%的食盐水或1ppm~2ppm的晶体敌百虫等药液浸泡3分钟~5分钟。
③放养后的管理:鱼种放养后,要根据放养的品种、数量等情况,认真做好投饵、施肥、水质调节、鱼病预防等项工作。饲料一般以精料为主,以加快鱼体的生长。日投喂量以池鱼总重量的5%~8%较为适合,具体以投喂后略有剩余为度。若池中放养链鳙等肥水鱼较多,可增施肥料,施肥应少量多次为原则,有机肥要经充分发酵后施入水体,亩施放量为50公斤~100公斤。化肥可用碳铵(每亩5至8公斤)或尿素(每亩3至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在放养后7天~10天内,再用强氯精(0.3ppm)、漂白粉(1ppm)等泼洒,以杀灭细菌。同时可间隔使用晶体敌百虫(0.4ppm)、硫酸铜(0.5ppm)和硫酸亚铁(0.2ppm)合剂泼洒,以杀灭寄生虫,有效地防止鱼病的发生。
四、中国水产网鳜鱼养殖技术
中国水产网鳜鱼养殖技术
中国水产网是一个专注于水产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的综合平台。在这个日益发展的水产业中,了解鳜鱼养殖技术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鳜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在中国市场上备受欢迎。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鳜鱼养殖的技术和方法,帮助养殖户提高生产效益。
鳜鱼养殖环境
鳜鱼的养殖环境对于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果至关重要。鳜鱼适宜在温暖的水温下生长,水温保持在18-25°C之间最为适宜。养殖池的水质也是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鳜鱼喜欢清澈、富含氧气的水体,确保养殖池的水质符合标准以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
鳜鱼养殖设施
鳜鱼的养殖设施包括养殖池、水源供应系统、饲料投放系统等。养殖池的选址需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水源供应系统需要保持稳定的供水,以保证水质的稳定性。饲料投放系统需要根据鱼类的饲养规模设置合理的投饵设备,确保鳜鱼获得充足的营养。
鳜鱼养殖管理
鳜鱼的养殖管理主要包括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果。饲料的选择需根据鳜鱼的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搭配,营养均衡。鳜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保持养殖池的水质清洁,避免饲料残渣和粪便过多,定期清理养殖池。针对常见的鱼类疾病,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避免疫情传播,确保养殖效益。
市场前景和发展
鳜鱼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和推崇。随着人们健康生活意识的提高,对于鲜活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鳜鱼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中国水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鳜鱼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将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水产网作为水产行业的领导者,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与研究,为养殖户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对于想要了解鳜鱼养殖技术的养殖户来说,关注中国水产网将受益匪浅。
总结而言,鳜鱼养殖技术是一门复杂而又有挑战的养殖技术。合理的养殖环境、设施和管理是确保鱼类健康生长和养殖效果的关键要素。同时,市场前景的广阔也为鳜鱼养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鳜鱼养殖技术将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发展和收益。
五、养殖鳜鱼技术有指导吗?
鳜鱼养殖现在分为传统饵料鱼养殖和饲料养殖。除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胆固醇低,营养价值高之外,成活率低、市场需求大也是这条鱼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跟其他淡水鱼一样,近期的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问题尤为突出。
今天就鳜鱼养殖中车轮虫、指环虫的寄生特点与防控做一个分享。
车轮虫也是一种纤毛虫,在水温24-28℃的夏秋季高发,主要以有机质为营养来源,池塘偏肥的水质容易爆发车轮虫。
被车轮虫寄生的鳜鱼吃料情况变差或停食,体色暗黑无光泽,单独游动,行动慢,有时乱窜,检查鳃部可见大量粘液,镜检可确诊。
指环虫,适宜水温20℃,在春秋比较流行,主要攻击鳜鱼的鳃部,吸盘四周锋利的小钩扎进鳃部的上皮细胞,鳃部受损往往容易被细菌和真菌入侵。
被指环虫寄生的鳜鱼表现食欲减退或闭口,收肚、鳃丝肿胀、鱼体发黑,镜检可确诊。
检测到车轮虫、指环虫怎么办
首先明白一点,环境优良的鱼体上寄生虫即使有也会比较少,一般不会影响鱼摄食和生长,但在环境恶化、鱼体质变差时,寄生虫容易大量繁殖,成为病害,甚至引起细菌、病毒等继发感染。
所以水质稳定、鱼体质正常的情况下,有少量寄生虫不用大惊小怪。定期拌料配合泼洒乐畅,以驱代杀车轮虫、指环虫等常见寄生虫,不让寄生虫大规模爆发就可以了。
但寄生虫如果数量过多,已经影响鳜鱼的摄食和生长,甚至引起了伤亡,我们可以用刺激性小的杀虫剂处理后再用乐畅去防控。杀虫时一定按照说明使用,并且随时关注鱼的反应,比如大多数杀虫剂建议在晴天的上午使用,及时采取增氧、解毒等措施。
除此之外,水质调控和鳜鱼体质也是防控寄生虫的重要环节。
水质不宜过肥或过瘦,根据池塘情况维持菌、藻、肥的稳定,比如水质过肥时,可以用腐殖酸钠等措施来抑制菌藻的繁殖。水质过瘦时及时补充藻种、有益菌、碳源,必要时还要补充白云石粉等提高总碱度、总硬度。
鳜鱼体质方面,传统饵料鱼养殖模式,饵料鱼往往会携带各种病原菌,可以用食盐、乐畅浸泡后再行投喂,而饲料鳜鱼则方便在饲料中添加各种饲料添加剂,比如胆汁酸、幸福100,保肝护肠,抵御病毒,抗应激。
(文章来源于龙昌动保官网,由龙昌水产焦点整理发布,更多养殖交流欢迎私信)
六、鳜鱼养殖新技术?
1、养殖池:鳜鱼一般是用养殖池来养殖的。鳜鱼属于一种底栖鱼,因此养殖池最好深一些,至少要在3米左右;养殖池中可以种植一些水草,这样鳜鱼可以在其中休息。密度也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太密集。若是将鳜鱼跟其它鱼一起混养,则更需注意放入的数量。
2、水质:鳜鱼本身对水质的要求就比较高,且鳜鱼的排泄量非常大,也就是说水质很容易脏。因此需要时刻监控水质,在水质脏了之后及时更换和补充。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有时候3-4天就得更换一次。
3、水温:虽然鳜鱼对水温的适应性是比较好的,在15-32度的水温之中都能生活,低至7度也不会危及它们的生命。不过水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食欲,因此最好还是保持在22-30度之间。
4、喂食:喂食也是个重要的步骤。鳜鱼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可以给它们主要喂肉类。种类是比较多的,小鱼、小虾、泥鳅等都是可以的,含有的蛋白质都比较多。鳜鱼的食量很大,要提供充足的食物。
5、疾病防治:平时还需要注意做好消毒的工作,防止鳜鱼生病。在某些鱼出现疾病的症状之后,也需要及时隔离、治疗。
七、鳜鱼环道养殖技术?
1.生活习性
鳜鱼属底层鱼类,广泛分布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域。通常生活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等较洁净的水体中,尤以水草繁茂的河段、湖泊数量较多。冬季水温低7益时,栖息在深水处。春季水温回升后,鳜鱼逐渐游向浅水区觅食。池塘养殖中,夏、秋季鳜鱼常隐藏在池边水草下面。早春和晚秋鳜鱼在池塘边挖去浮泥形成较浅的洞穴,隐藏其中。
2.食性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当幼鱼刚孵出后不久,就能吞食其他鱼苗,因此目前南方一带常用人工繁殖的家鱼苗喂鳜鱼苗,效果很好。鳜鱼长到4~5cm时,即转为以小虾类为主要饵料,体长10cm以上时,则以食小型鱼类为主,有时同种间也相互残食。鳜鱼有一球形的胃,壁很厚,能随食量增加而膨大。鳜鱼捕鱼,系借助感觉器官逐渐游向捕获物,然后短距离猛扑而吞食。鳜鱼人工饲养时,可投喂野杂小鱼或家养鱼种。也可投放一些鲫鱼、罗非鱼等让其繁殖小鱼,供鳜鱼吞食。总之,选养鳜鱼,首先要考虑是否有饵料鱼,并根据饵料量来确定放养量。
3.生长
鳜鱼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苗可长到50~100g;第二年即可达500g,第三年达1~1.5kg。从第四年起,增长速度显著减慢。因此,人工饲养鳜鱼以2~3龄为好。目前,常采用早繁苗,当年即养到500g左右上市。
4.繁殖习性
鳜鱼的繁殖季节为4—8月,长江流域为5月中旬至7月初,北方较迟,广东、广西和海南省进入4月就可催产。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0~32益,最适水温为25~28益。天然水域的鳜鱼亲鱼有集群现象,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水流的湖泊、河道入口处,是其理想的产卵场所。产卵通常在夜间进行,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活动可延续3~6小时,个别亲鱼间断产卵时间长达24小时。
在天然水域中,雄鳜1冬龄性成熟,最小个体体长为15.6cm,体重80g左右;雌鱼2冬龄性成熟,最小个体体长在31.0cm左右,体重160~250g,性腺重20g以上。怀卵量一般为3万~60万粒之间,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而相对怀卵量与体长无明显关系。卵呈浮性,具有较大的油球,在流水中呈半漂浮状态,而在静水环境中则往往沉水底。其卵径1.2~1.4mm,受精卵孵化温度为20~32益,最适温度为25~30益,较低水温范围内(21~25益)孵化时间要长,受精卵经43~62小时胚体才能孵出。鳜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后,即主动摄食,因此必须及时投喂饵料,否则将互相吞食。
八、水产养殖鳜鱼技术
水产养殖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产业,鳜鱼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重要品种之一,一直备受关注。鳜鱼的养殖技术日益成熟,为养殖户提供了丰厚的经济利益。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水产养殖鳜鱼技术的知识,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
选种与繁育
鳜鱼的选种是决定养殖成败的重要环节,选种时应选择外形匀称、体长适中、鳞片鲜明、活力强的鱼苗。同时,还应注意鳜鱼的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常见的鳜鱼品种有青鳜、大鳜等。
鳜鱼的繁殖主要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一般在春季进行。首先,将鱼放入授精箱中,然后根据水温控制授精时间,一般需要30分钟到1小时。授精后,将受精卵放入育苗箱进行孵化,孵化周期约为10-15天。孵化后的鱼苗需要逐步转移至养殖池中进行养殖。
水质管理
水质是鳜鱼养殖中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良好的水质能够促进鱼体生长和增加产量。养殖池的水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水源选择: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水源。
- 水质监测:定期对养殖池的水质进行监测,包括pH值、溶解氧、温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水质。
- 水体通风:保持养殖池的通风良好,增加溶解氧含量,促进鱼体呼吸和新陈代谢。
- 底泥处理:定期清理养殖池的底泥,避免污泥对水质的污染。
通过做好水质管理,可以为鳜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饲料与投喂
鳜鱼的饲料选择和合理投喂对于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鳜鱼的饲料主要包括粉料饲料和颗粒饲料两种。
粉料饲料适用于鱼苗和幼鱼阶段,颗粒饲料适用于生长期的鳜鱼。在投喂方面,应根据鳜鱼的生长情况和饲料利用率合理确定投喂量和投喂次数,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浪费和污染水质。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安全。
病害防治
鳜鱼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病害的侵害,对于疾病的防治要及时、有效。
常见的鳜鱼病害有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寄生虫等。在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群的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销售与营销
在鳜鱼养殖的最后阶段,如何进行销售和营销是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 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
- 销售渠道: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如农贸市场、超市、餐饮等。
- 品牌建设: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 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良好的销售和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结
水产养殖鳜鱼技术的掌握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非常重要。选种与繁育、水质管理、饲料与投喂、病害防治以及销售与营销等都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养殖户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九、广东鳜鱼养殖新技术?
套养式培育法:指在放养鳜鱼夏花之前先培养好适口饵料鱼,再放养鳜鱼苗,使鳜鱼和饵料鱼同塘生长。
这种培育法一般亩放养3厘米的鳜鱼0.8-1万尾,饵料鱼的放养量为每亩70万尾左右,并严格控制饵料鱼的体长不超过鳜鱼的55-60%。
这种培育方法应注意水质管理,放养初期60厘米水位,放养后每隔3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25厘米左右。最后使池水保持在1.5-1.8米。疾病防治同上。
十、斑鳜鱼人工养殖技术?
一、养殖池的准备
1.养殖池条件 养殖池面积以1-2亩为宜,稻田开挖的池子最佳,池深1米以上,池底平坦、不渗水,水质良好、无污染,灌排水方便。
2.驯化区域围拦 用40目左右的聚乙烯网片把池子一角围起来作为驯化区,面积约占整个池子的10%左右,高度为0.8-1.0米,底部埋入泥中20厘米,每隔2米用竹杆打桩支撑。
二、鱼种放养
5月中下旬鱼种达3厘米以上(最好5厘米以上)即可放养,一般每亩放1000-2000尾。放养时,先把鱼种放在网箱中,用喷雾器喷洒硫酸铜液进行消毒,主要杀灭鱼种身上的寄生虫。然后把鱼种放入小范围的驯化区,进行吃食驯化。
三、吃食驯化
斑鳜虽然与鳜鱼一样为肉食性鱼类,但其捕食、抢食的能力较差,只有当目标靠近它时才会去捕食,如捕食不成功,也不会像鳜鱼一样去追赶,所以驯化它吃“死鱼”这一点很关键。这一过程在驯化区内进行。开始时,把饲料鱼“浆”成半死(能动但不会逃跑)再投喂,等到斑鳜能聚拢来自动摄食后,再把饲料鱼全部杀死投喂,直到斑鳜能习惯吃死鱼,才把驯化区的围拦设施撤除,有意识地在池边设几个点引食,到斑鳜能主动到设定的点上来觅食,整个驯化过程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