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到农村去网

中华圆田螺养殖亩产量?

271 2024-09-03 07:23

一、中华圆田螺养殖亩产量?

田螺一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但是养殖技术好而且水质优良的情况下,产量还可以更高一点,即便是养殖水平一般,产量也可达到2000斤左右,一般田螺饲养5个月就可以达到上市条件。

二、中华圆田螺分布?

分布较广,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

中腹足目田螺科田螺属的一种。常栖息在淡水湖沼区、池塘区或水田软泥土中,亦喜水流较平缓的河川河底。

圆田螺属为淡水中习见的大型螺类,分布较广,以宽大的肉质足在水底爬行,以水生植物叶片、藻类等为食。中国圆田螺及中华圆田螺等在我国分布甚广,前者为世界性种。栖息在淡水的河池或田中,可食用。

三、中华田螺养殖前景?

中华田螺养殖有较好的前景。

1. 中华田螺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需求量大,销售前景广阔。

由于中华田螺的繁殖能力强、适应环境范围广,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效益。

2.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以及对高蛋白食品的需求增加,中华田螺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被广泛认可为高品质、营养丰富的食品,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3. 政府对水产养殖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提供了丰富的扶持政策和技术指导,为中华田螺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4. 中华田螺养殖技术不断创新,采用现代化养殖管理方式,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促进了中华田螺养殖业的发展。

总之,基于市场需求、营养价值和政策支持等因素,中华田螺养殖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四、中华圆田螺怎么吃?

1、田螺洗净,入清水中养2天,吐尽泥沙后把田螺放入锅内大火焯2分钟,捞出控水挑出肉。田螺肉切碎与肉末一起放入盐3克、鸡粉10克、老抽10克搅匀成馅心,田螺壳内撒生粉, 把田螺馅酿入螺壳中备用。

2、土鸡洗净,改重约10克的块;锅内加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葱末、姜末小火炒香,下入鸡块小火煸炒1分钟后放入酿好的田螺、高汤小火烧焖10分钟,用八角、剩余的盐、白糖、鸡粉、剩余的老抽、胡椒粉调味后小火焖15分钟至鸡肉软烂时,淋入明油装盘,用香菜叶、红椒条点缀即可。

五、田螺养殖技术?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溪滩、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

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

六、中华圆田螺怎么繁殖?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生殖方式独特,成熟的卵在输卵管顶端与精子相遇受精,受精卵在母螺的子宫内进行胚胎发育。胚胎和仔螺都在母体完成,次过程大概需要一年时间。

七、中国圆田螺养殖利润?

引种费用:养田螺首先需要投入的成本便是引种费用。一般一亩田可放养大约6万只左右的幼田螺,重大约100kg,幼螺的价格大约在4元/kg左右,因此幼螺费用需400元。然后投放1000只左右的成年螺,大约重20kg,价格在6元左右。因此种螺的总费用大约在520元左右。

养一亩田螺 成本 利润

饲料投入:田螺的主要饲料以水生植物为主,因此我们需要培育适量的水生植物。一般以农家肥培育为主,在养殖时,将基肥与追肥的基肥肥料加起来大约需要1400kg左右。100kg左右的农家肥价格在10元左右,因此总投入只需要140元左右,然后加上蚯蚓等活体饲料100元,总共需要240元左右。

养一亩田螺 成本 利润

杂费:在养殖田螺时,我们还需要投入消毒药、水电等杂费及一些意料之外的费用,加起来大约需要150元。

因为田螺养殖一般都是在稻田养殖,所以水稻种植大约还需要投入1000元左右。因此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养殖一亩田螺的成本大约需要2000元左右。

八、新型田螺养殖技术?

1.选点养殖: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

  2.池塘建设:田螺养殖池一般池宽1.5米,长10-15米,深30-50厘米,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提高螺池利用率,螺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3.池塘消毒:田螺养殖中,全面禁止使用五氯酚钠清塘,一般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为最佳,用量是有水(水深30-50厘米)100-150千克/亩,无水50-75千克/亩,生石灰清塘有增加PH值、增加钙含量、调节水质、杀毒杀菌等好处。

九、田螺人工养殖技术?

种螺放养  一般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

养殖水体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

水质调节  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首先要保证水质优良,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含铁量过高的水,放养种苗后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壳上也附着红锈,甚至螺肉也呈现红棕色。硫磺水质同样使用螺具有硫磺臭味,不堪食用。养殖用水以稍混浊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体最佳,不要过于清澄透明,水体应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和充足的氧气。由于田螺对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时,就不太摄食,降至1.5毫克/升时,就会死亡,所以养殖用水必须清新,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保持30厘米左右。

饲养管理  最初的三至四个月成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以至二年后则不再成长。因此,田螺在人工养殖期间要抓住时机,充分投饵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这样螺肉大且柔软味美,为天然者所不及,产量也较高。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它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二、三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不必定位,并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时不需投饲。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摄氏度),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当水温在15-20摄氏度、28-30摄氏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则少投或不投。田螺在天然状态下,当年能长至6-8克的个体,而人工养殖的个体重可达12-15克。

日常管理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摄氏度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田螺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十、土田螺养殖技术?

1.食物的来源:田螺的食物来源比较广泛,在自然界中的田螺通常以幼嫩水草或者浮游生物为食。那么养殖的田螺可以用牛粪或者鸡粪加入投喂,同时还可以促进水里浮游生物或者水草的生长繁殖,最终间接地为田螺生长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此外平时的一些蔬菜或者腐烂的瓜果都可以捣碎饲喂。当然,大部分养殖户还是自己使用麦麸、豆粕、玉米粉按照6:3:1的比例调配当作田螺饲料,好处是豆粉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加快生长速度。像其它的家禽饲料都可以饲喂田螺,只是价格相对较高,里面也含有大量的豆粕。

别忘了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也是很好的饲料,还可以使用部分酒糟混合麦麸或者豆粕一起饲喂。

注意:家禽或者家畜的粪便一定要经过发酵腐熟把里面的寄生虫杀灭再均匀投放饲喂。

2.食物投放量:投喂的饲料有三种可以搭配,分别是发酵腐熟的农家肥,再搭配一些草料和精料,所谓精料就是饲料或者豆粕搭配的高蛋白饲料。

第一次田螺种苗养殖的饲料投放量要稍多一些,主要是为了提高水体的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比例为每亩发酵腐熟的农家肥250斤,精料200斤,草料600斤可有可无。

后期每天的精料投放量按照种苗的整体重量的1%投喂,农家肥也同样按照第一次种苗重量的1%投喂,等到田螺产仔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饲料投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