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到农村去网

养殖石蛙?

148 2024-08-30 02:53

一、养殖石蛙?

选择养殖地

 石蛙跟螃蟹一样,比较的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生存,所以我们选择的地方要尽量的远离公路以及城区的地方,防止因为太过吵闹而影响到石蛙的繁殖以及生长。而石蛙又是生活在水域里面的,所以我们选择的地方要在水流丰富的江河、湖泊或者是水库里面。

 对于水源的要求是要求水质是无污染的,人工的养殖池一般都是建造在室内的,要求通风效果好,没有阳光的照射。

2、选择种蛙

 选择的种蛙体质好坏,是直接影响到产卵的数量还有质量的。我们选择的种蛙,要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而且发育良好的种蛙。要知道选择好种蛙,是人工繁殖的基础。

  一般石蛙的产卵孵化的季节是在4-9月份,而5-6月份又是产卵的高峰期,我们要把握住这段时间。

石蛙人工养殖的技术要点

  3、配种及种蛙产卵

  在这个阶段,对于温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在4月份,水温在15℃,而此刻室外的温度在20℃以上,种蛙就开始配种了,然后9月底结束。此时,产卵时的环境要在光线幽暗、水清晰而且稳定的场所之内。

二、湖南有多少养殖石蛙

湖南有多少养殖石蛙?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湖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养殖业基地之一,养殖业发达,养殖品种繁多。而石蛙作为一种有着独特营养价值的水生动物,近年来在湖南养殖业中逐渐兴起。那么,湖南到底有多少养殖石蛙呢?本文将为您揭晓。

对于湖南养殖石蛙的数量,准确的数据并不容易获取。然而,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湖南省对养殖业的关注,可以推测湖南的养殖石蛙规模应当是相当可观的。

湖南养殖石蛙的潜力

湖南地处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地理环境优越,适宜于水生物种的生长繁殖。这为湖南的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石蛙,又称田鸡,是一种淡水生物,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其肉质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被视为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的增强,石蛙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为满足市场需求,湖南养殖业逐渐开始关注石蛙的养殖。石蛙的养殖相对简单,对养殖者的要求相对较低,成本也较为可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湖南养殖户选择了石蛙养殖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湖南,养殖石蛙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金蛙和黑蛙。这两种蛙类均属于石蛙科,具有相似的生态习性和养殖技术。其中,金蛙最为常见,也是市场上的主要品种。

湖南养殖石蛙的养殖技术

要想成功养殖石蛙,养殖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以下是湖南养殖石蛙的主要养殖技术内容:

  • 水质管理:石蛙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测和调整水质,保持适宜的养殖环境。
  • 饲料投喂:石蛙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养殖者需要合理配置饲料,保障其营养需求。
  • 疾病防治:石蛙容易受到某些病毒和寄生虫的侵袭,养殖者需要加强病害监测和疫情防控。
  • 环境控制:合理的养殖环境有助于提高石蛙的生长率和养殖效益,养殖者需要注意控制水温、光照等环境因素。

养殖者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养殖技术,就有望获得稳定的养殖收益。在湖南,这些养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湖南养殖石蛙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石蛙作为健康食材备受关注。在湖南,石蛙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湖南的市场需求相当大。湖南是中国人口大省之一,其广阔的市场潜力为养殖石蛙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的食材和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其次,湖南养殖石蛙的成本较低。相对于其他养殖业来说,石蛙的饲养成本相对较低,养殖周期较短。这意味着养殖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再者,随着湖南省政府对养殖业的重视,相应的政策扶持也在逐步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养殖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有助于促进湖南养殖石蛙产业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湖南养殖石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养殖者可以通过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合理开展养殖规模,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依托优质的水生态环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湖南养殖石蛙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江西哪里养殖石蛙基地最多?

江西省养殖石蛙基地最多的地方是赣州市。赣州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地理环境适宜养殖石蛙,且当地养殖规模较大。

赣州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合石蛙生长的湿地,因此成为了江西省内石蛙养殖的主要区域之一。同时,当地政府也积极推动石蛙养殖的发展,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吸引了更多人投资养殖石蛙。

四、养殖石蛙有哪些虫子?

答:养殖石蛙有黄粉虫、苍蝇蛆、蚯蚓等。

据查看相关资料阅悉:成年蛙食物范围很广,解剖观察47只成蛙,在胃和肠中发现的食物有57种。如:昆虫、蜈蚣、蜂蛛、马陆、蜗牛、螺蚬、虾、蟹、杂鱼、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鸟类等。石蛙的食物以动物性为主,其中又以昆虫及其幼体占大多数(48、38%),解剖时发现有少量植物残渣,可能系捕食时带进而误食的。

五、石蛙怎么养殖

在中国,石蛙养殖是一种备受关注的养殖业。石蛙是一种珍贵的食用动物,其肉质鲜美且具有高营养价值,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本文将介绍石蛙的养殖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成功经营石蛙养殖业。

1. 理清养殖环境

石蛙的养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和发育。首先,选择一个适宜的养殖场地,要求有充足的水源和土地资源。其次,保证水质清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符合石蛙的生长需求。最后,控制养殖场的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2. 选择优质种苗

在石蛙养殖中,选择优质的种苗是关键。优质的种苗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病能力。可以从正规的养殖基地购买种苗,或者选择高质量的繁殖个体进行繁殖。

3. 创建适宜的饲养环境

石蛙的生长需要适宜的饲养环境。首先,选择适合石蛙生长的养殖池。养殖池的大小和水质都需要合理控制,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其次,根据石蛙的饲料需求,合理配置饲料,确保石蛙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同时,要定期清理养殖池,确保水质清洁。

4. 合理管理繁殖

石蛙繁殖是石蛙养殖中的关键环节。首先,要选取优质的繁殖个体,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其次,控制繁殖的时间和方式,确保石蛙的繁殖能力和繁殖效益。最后,合理安排繁殖后的苗种,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5. 防治疾病和害虫

石蛙养殖中,疾病和害虫是常见的问题。要做好防治工作,首先要定期检查石蛙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其次,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池水清洁。最后,合理使用药物和防治措施,控制疾病和害虫的发生和传播。

6. 营销和销售

石蛙的养殖成果需要进行营销和销售,确保养殖业的最终盈利。可以选择与餐饮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外,要关注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养殖规模和销售策略。

7. 注重科学研究和创新

石蛙养殖业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和创新。可以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工作,改进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密切关注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及时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

总的来说,石蛙养殖是一项有潜力的养殖业。通过合理的养殖环境、优质的种苗、适宜的饲养环境、科学的繁殖管理、疾病和害虫的防治、有效的营销和销售以及科学研究和创新,可以取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六、石冻蛙养殖?

答:石蛙的养殖方法

  1、种蛙选择:种蛙是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

  2、种蛙培育:石蛙选留作种用的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3、配种产卵:石蛙通常在4月份配种,雌雄比例为1:1,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5~20只,一般在夜间9时后抱对,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

  4、人工孵化:石蛙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阶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

  5、蝌蚪饲养: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

  6、幼蛙饲养: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水深10~15厘米,水质与蝌蚪期相同,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

  7、安全越冬:蝌蚪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深20厘米左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幼蛙冬眠水深为15厘米左右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应有保温防冻措施。

七、石鳞蛙养殖?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成蛙:食物以动物性为主,其中又以昆虫及其幼体占大多数,主要有昆虫、蜈蚣、蜂蛛、马陆、蜗牛、螺蚬、虾、蟹、杂鱼、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鸟类等。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八、怎样养殖石蛙?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1、石蛙饵料的准备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

2、石蛙池的建设

九、怎么养殖石蛙?

  1、种蛙池: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2、孵化池: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蝌蚪池:面积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4、幼蛙池: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5、其他要求:石蛙的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十、龙门石蛙养殖?

棘胸蛙,又名石蛙、石冻,其肉质细腻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闽西人餐桌上的美食。由于过度捕食,其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水源地种群资源缺失,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2008年戴红卫投资兴建了红树林棘胸蛙养殖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林下经济生态圈。石冻野性十足,对生长环境要求特别苛刻,许多人尝试过人工繁育养殖石冻都没有成功。刚开始,戴红卫也因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养殖技术,石冻成活率很低,没有经济效益,许多亲友都劝说他早日放弃。

  戴红卫不气馁,沉下心来摸索石冻的繁育、喂养规律。他从早到晚趴在养蛙棚的水沟里仔细观察、研究石冻的生活、觅食习性,模拟、改进原生态的石冻的生长环境,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终于探索出一整套高效低廉的石冻仿生态养殖技术。2013年,他的石冻养殖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同年,还获得全国农技(渔业)推广示范县“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称号。2014年,红树林棘胸蛙养殖场获得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颁发认可的“福建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

  目前,农场培育的“金线蛙”,在龙岩和闽南地区尤为畅销,年供种苗3万只,年产蝌蚪20万只以上,年产值达到160万元。同时带动了新罗、上杭、武平等地100多户农户养殖石冻,龙岩、江西、广西等省的石冻养殖户也时常会来这里学习技术、采购石冻种苗。

  为了帮助周边群众致富,戴红卫免费为周边贫困户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并向贫困户赠送蛙苗3000多只,蝌蚪1.5万只,让贫困户学成技术之后,发展养殖。这几年,他还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向新罗、上杭、漳平、连城、武平等山区、山涧投放蛙苗2万多只,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下一步他打算扩大石蛙养殖规模,筹建第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利用刚成立的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石蛙养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