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到农村去网

赤虫养殖技术?

140 2024-08-29 08:05

一、赤虫养殖技术?

看你养的孔雀鱼多大,如果是刚出生的,可以喂煮熟的蛋黄,然后用水化开小颗粒,每次不要太多,避免污染水质.

喂养洄水也行,就是买来鱼虫,然后用清水去过滤,里面会有些小鱼虫,要适合鱼嘴吞食的大小。(吃活食生长得快,健康,体色艳丽).饲料可以去卖鱼的地方询问(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或者是干鱼虫)剩饵需抽出,兑换沉淀后的老水。还要掌握好饲养温度,18-26度左右最适合孔雀鱼成长。光照不要长时间照射。

二、赤麂与黄麂的区别?

不一样,黄猄和麂子虽然都是鹿科,但是黄猄比麂子大。

黄猄,麂子,赤鹿是同属。外形也几乎相同。只是体形大小而已,所以它们的角也是一样的。

黄猄一般指赤麂

赤麂,为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体长约1米,尾长17~21厘米,体重25~30千克。

麂子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在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

三、赤麂角和小麂角区别?

在外表上,小麂与赤麂长得很像,所以常有人混淆了。其实,仔细看,还是能发现它们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赤麂的体型比小麂更大;其次,赤麂的体毛是红棕色的;赤麂的头部较小麂,要更狭长。

03有4个腺体,泪窝可自由开合,分泌出物质标记领地

小麂广泛分布于安徽、陕西、甘肃、四川、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湖北、贵州、云南。

主要栖息在小丘陵、小山的低谷或森林边缘的灌丛、杂草丛中。怯懦胆小,性格孤僻,喜欢独居或者雌雄同栖,很少结群活动。

它不仅与赤麂长得像,就连生活规律,也与赤麂相似。经常游荡在栖息地附近,早晨与黄昏时候活动最频繁,在林子里觅食,不过很少远离自己的“家乡”。

由于对自己“家乡”的依恋,小麂也会有标记领地的行为。它两眼之间有两个额腺,两眼前有两个泪窝,这4个腺体可自由开合。

4个腺体会分泌出带有气味的油脂物质,涂抹在自己的领地周围,作为标记。因此,它去觅食不会离开领地太远,而且不会迷路,随时可以找到自己的领地方向。

04常用舌头舔眼睛与四肢,偶尔会去舔食岩石上的盐分

小麂是谨慎胆小的食草动物,吃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枝叶、幼芽,也吃花和果实。

当它外出觅食时,行动总是很谨慎,慢慢地潜行,哪怕正在享用食物,也会随时留意周围的情况。

它的舌头十分灵活,常常会伸出舌头,向脸上卷曲,舔自己的眼睛。还会扭转头部,伸出舌头舔四肢与臀部。

据科学家观察,小麂除了舔自己的眼睛与四肢,偶尔还会去舔岩石。岩石上硬邦邦的,什么也没有,小麂为什么要去舔岩石呢?

原来是因为,小麂体内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才会四处舔食含盐的土壤和岩石,以维持体内正常生理机能。

05受惊逃跑时,边叫边翘起尾巴,警示同伴

小麂生性胆小,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被惊扰,哪怕是很微小的异常声音,都足以引起它的重视。一旦发现有异动,就会迅速逃离,使敌害难以接近。

虽然雄性小麂头顶上有犄角,嘴巴上长了獠牙,但却没有战斗力,不能抵御天敌,而只是用于和同类打架,争夺配偶。

不过它拥有灵活的躯干和敏捷的听觉器官,当它受惊时,会发出短促洪亮的吠叫声,并以最快的速度,猛撞进高草丛或繁茂的森林中,利用灌木隐蔽自己。

小麂虽然喜欢独居,却是挺讲义气的,当它意识到危险,并逃跑时,会边跑边叫,以此警示自己的同伴:快逃!

在逃跑时,小麂与赤麂、毛冠鹿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一遇到危险就举起小白旗。它们会翘起尾巴,露出尾巴内侧的白毛。

四、赤眼鱼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附近无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少淤泥,面积2亩~5亩左右为宜,水深1.2米~2.0米。池水要求“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40厘米左右。

二、池塘消毒进水

池塘应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干池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化浆100公斤~150公斤消毒,消毒10天~15天后每亩可施放经发酵腐熟的粪肥200公斤~300公斤打基肥,然后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

三、鱼种放养

选健康活泼的优质苗种。鱼种放入前可用3%~5%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10分钟。主养成鱼的池塘,一般每亩放养冬片鱼800尾~1200尾,混养塘每亩的放100尾~200尾。

四、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赤眼鳟属杂食性鱼类,藻类、有机碎屑、水旱草均可摄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主养池塘,采用全价配合颗料饲料为好,赤眼鳟的饲料粗蛋白的含量大致30%左右,还可捞取细绿藻及柔嫩、新鲜、适口的水草、黑麦草、蔬菜叶等作为辅助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8%。一般上、下午各投一次。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的投饲原则,还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吃食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6月~7月及9月~10月摄食较旺盛,盛夏稍缓。

2.水质调控。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每天中午开增氧机1小时~2小时,晚上视天气情况适时开增氧机,以防鱼类浮头。pH值保持在7~8.5之间。在养殖中、后期(特别在高温季节),要及时更换新水,使池塘水质保持清新,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40厘米。10天~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15公斤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呈微碱性,以利鱼类的生长和鱼病的防治。有条件的养户可根据池塘水质、水温等情况,每隔12天~15天左右施用EM液、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有效改善水质状况。

3.日常管理。在养殖过程中,日常必须坚持勤观察,勤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类的活动,摄食情况,有无病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清除渔池周围的垃圾,食台(场)上的残饵,水面上的漂浮物等,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1.每月泼洒一次氯敌杀菌宁进行水体杀菌消毒。

2.20天左右使用一次生石灰,每亩用量10千克。

3.高温季节每半月使用一次微生态制剂。

4.对鱼病做到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病害防治效果。整个养殖期间仅在6月中旬7号池发现一次锚头蚤寄生性病害,立即使用阿维杀特杀虫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很好。 5号池鱼、虾总产量1703.6千克,亩均425.9千克。其中赤眼鳟亩均302.7千克,平均尾重416克;花、白鲢亩均103千克,平均尾重710克;青虾20.2千克。

7号池鱼、虾总产量2874.9千克,亩平均410.7千克。其中赤眼鳟291.5千克,平均尾重385克:花、白鲢102.2千克,平均尾重730克;青虾17千克。 1.以投喂配合颗粒饲料为主,配以浮萍和套养青虾提供天然动植物饵料的组合形式,有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饲料系数。

2.适当降低单产水平,配以滤食性鱼类、套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和以加注新水为主的水质调控技术,体现了生态养殖的综合效果。

五、赤甲红养殖技术?

养殖方式

1、产地环境:蓬莱沿海海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良,远离大江大河,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污水的影响很小。水温适宜,浮游生物丰富,海区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要求,为“蓬莱赤甲红”的繁衍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2、赤甲红广泛分布在蓬莱沿海,目前,沿海各地已对赤甲红进行育肥暂养。生产者在秋季将体瘦的赤甲红收购入池,进行人工饲养,在短时间内使其卵巢充分成熟,充满甲壳,育成膏蟹或将雄蟹育成肉蟹或肥蟹,其经济效益显著。秋季暂养的赤甲红,到冬季过年季节时,多已生膏或肥壮,即可适时起捕出售。赤甲红起捕,可用蟹笼、地笼网。成批起捕,或需彻底捕尽,则需干塘以后,用木齿耙、抄网或用手捕捉。捕捉到的赤甲红应立即用皮筋绑好,防止相互钳咬受伤,影响商品质量,然后放入萝筐或网袋,一起浸入清新的海水中,让其将鳃腔内的泥浆吐出,以防窒息死亡。赤甲红较耐低温,寒冬季节水温低时,基本处于休眠状态,新陈代谢低下,营养消耗少,有利于暂养和适时高价出售,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

六、赤麂的捕捉方法?

关于这个问题,赤麂是一种具有高度警觉性和敏锐反应能力的野生动物,因此捕捉它们需要谨慎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捕捉方法:

1. 陷阱:设置陷阱是最常见的捕捉方法之一。可以使用钢制或木制陷阱,将其放置在赤麂经常出没的区域,如它们的食物来源处或常用的行动路径上。陷阱必须合法,并且需要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批准。

2. 弓箭:使用弓箭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和高风险的捕捉方法。只有熟练的猎手才能使用这种方法,并且需要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

3. 圈套:使用圈套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捕捉方法。将一个圆形的带有诱饵的网放置在赤麂经常出没的地方,当赤麂进入圈套时,网会自动关闭。

4. 追踪:追踪赤麂需要具有高度的技能和经验,因为赤麂非常敏感和警觉。猎手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追踪,并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技巧将其捕捉。

无论哪种捕捉方法,都必须遵循当地的法律和规定,确保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福利。

七、赤麂是什么动物?

鹿科动物

赤麂,又名印度麂、吠鹿、红麂等。是麂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米,尾长就有17到21厘米,重25到30千克。雄性有着长而向后内部弯曲的两叉角。脸部较狭长,前额至吻部毛色微黑。雌性赤麂无角,但头部有两个小尖角,长着特殊的黑毛,如同角茸。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换毛色,夏季为红棕色,冬季为暗褐色,但大部分为赤红或褚褐,只有腹部毛色呈灰白。躯体灵巧,四肢细长而矫健,在草丛、密林中穿行自如

八、赤眠鱼的养殖技术?

放养规格12~14厘米、尾重30克左右的赤眼鳟鱼种,5号池 3000尾、亩放750尾,7号池5500尾、亩放786尾,同时配放规格100克左右的花、白鲢150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消毒鱼体。

2.套放青虾。试验池定产每亩仅400千克左右,其中赤眼鳟为300千克,花白鲢100千克,所以水质条件相对较好。青虾与赤眼鳟也有相似的水质要求,为套养青虾创造了基础条件,而且繁殖的虾苗也为赤眼鳟提供了天然的动物性饵料。每亩放养2000~3000尾/千克的幼虾4千克左右。 使用的饲料为通用型精养鱼配合浮性颗粒料,粗蛋白含量30%。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为池鱼体重的3%~5%,具体投喂量以投料后25分钟基本吃完为准,实行定点投喂,将饲料投喂在用毛竹围成的方框形食台中。赤眼鳟具有明显的追食习性,所以定点投喂特别易于驯化,一般3天即可由撒喂收缩到食台。

除了每天投喂浮性颗粒饲料外,结合赤眼鳟喜食青绿饲料的食性,在池塘中保持一定浮萍或每天适量投放,以满足赤眼鳟对青绿饲料的需求。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附近无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少淤泥,面积2亩~5亩左右为宜,水深1.2米~2.0米。池水要求“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40厘米左右。

二、池塘消毒进水

池塘应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干池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化浆100公斤~150公斤消毒,消毒10天~15天后每亩可施放经发酵腐熟的粪肥200公斤~300公斤打基肥,然后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

三、鱼种放养

选健康活泼的优质苗种。鱼种放入前可用3%~5%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10分钟。主养成鱼的池塘,一般每亩放养冬片鱼800尾~1200尾,混养塘每亩的放100尾~200尾。

四、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赤眼鳟属杂食性鱼类,藻类、有机碎屑、水旱草均可摄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主养池塘,采用全价配合颗料饲料为好,赤眼鳟的饲料粗蛋白的含量大致30%左右,还可捞取细绿藻及柔嫩、新鲜、适口的水草、黑麦草、蔬菜叶等作为辅助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8%。一般上、下午各投一次。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的投饲原则,还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吃食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6月~7月及9月~10月摄食较旺盛,盛夏稍缓。

2.水质调控。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每天中午开增氧机1小时~2小时,晚上视天气情况适时开增氧机,以防鱼类浮头。pH值保持在7~8.5之间。在养殖中、后期(特别在高温季节),要及时更换新水,使池塘水质保持清新,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40厘米。10天~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15公斤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呈微碱性,以利鱼类的生长和鱼病的防治。有条件的养户可根据池塘水质、水温等情况,每隔12天~15天左右施用EM液、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有效改善水质状况。

3.日常管理。在养殖过程中,日常必须坚持勤观察,勤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类的活动,摄食情况,有无病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清除渔池周围的垃圾,食台(场)上的残饵,水面上的漂浮物等,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1.每月泼洒一次氯敌杀菌宁进行水体杀菌消毒。

2.20天左右使用一次生石灰,每亩用量10千克。

3.高温季节每半月使用一次微生态制剂。

4.对鱼病做到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病害防治效果。整个养殖期间仅在6月中旬7号池发现一次锚头蚤寄生性病害,立即使用阿维杀特杀虫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很好。 5号池鱼、虾总产量1703.6千克,亩均425.9千克。其中赤眼鳟亩均302.7千克,平均尾重416克;花、白鲢亩均103千克,平均尾重710克;青虾20.2千克。

7号池鱼、虾总产量2874.9千克,亩平均410.7千克。其中赤眼鳟291.5千克,平均尾重385克:花、白鲢102.2千克,平均尾重730克;青虾17千克。 1.以投喂配合颗粒饲料为主,配以浮萍和套养青虾提供天然动植物饵料的组合形式,有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饲料系数。

2.适当降低单产水平,配以滤食性鱼类、套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和以加注新水为主的水质调控技术,体现了生态养殖的综合效果。

九、赤眼鳟的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附近无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少淤泥,面积1000-3000㎡为宜,水深1.2-2.0m。池水要求“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40cm左右。

        二、池塘消毒进水:池塘应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干池曝晒后,每㎡用生石灰化浆100-150公斤消毒,消毒10-15天后667㎡可施放经发酵腐熟的粪肥200-300kg打基肥,然后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

        三、鱼种放养选健康活泼的优质苗种。鱼种放入前可用3-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主养成鱼的池塘,一般每667㎡放养冬片鱼800-1200尾,混养塘每667㎡的放100-200尾。

        四、饲养管理1、饲料投喂赤眼鳟属杂食性鱼类,藻类、有机碎屑、水旱草均可摄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主养池塘,采用全价配合颗料饲料为好,赤眼鳟的饲料粗蛋白的含量大致30%左右,还可捞取细绿藻及柔嫩、新鲜、适口的水草、黑麦草、蔬菜叶等作为辅助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8%。一般上、下午各投一次。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的投饲原则,还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吃食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6-7月及9-10月摄食较旺盛 ,盛夏稍缓。2、水质调控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每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晚上视天气情况适时开增氧机,以防鱼类浮头。PH值保持在7-8.5之间,溶氧5mg/L以上,氨氮在1mg/L内,亚硝酸根在0.06mg/L内。在养殖中、后期(特别在高温季节),要及时更换新水,使池塘水质保持清新,透明度控制在25-40cm。10-15天,每667m2用生石灰10-15kg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呈微碱性,以利鱼类的生长和鱼病的防治。有条件的养户可根据池塘水质、水温等情况,每隔12-15天左右施用em液、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有效改善水质状况。3、日常管理在养殖过程中,日常必须坚持勤观察,勤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类的活动、摄食情况、有无病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清除鱼池周围的垃圾,食台(场)上的残饵,水面上的漂浮物等,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五、鱼病防治赤眼鳟生活适应性强,各种疾病感染率和染病后死亡率较低,但鱼病防治要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原则,除鱼种下塘时做好鱼体消毒外,还应对鲜草(饵料)、食场、工具等进行药物消毒,在夏秋鱼病流行季节定期用渔药进行鱼病预防。

        六、成鱼的收获当大部分个体达到上市规格时,应捕大留小,及时上市。

十、赤眼鳟生态养殖技术?

1.3月5日放养规格12~14厘米、尾重30克左右的赤眼鳟鱼种,5号池 3000尾、亩放750尾,7号池5500尾、亩放786尾,同时配放规格100克左右的花、白鲢150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消毒鱼体。

2.套放青虾。试验池定产每亩仅400千克左右,其中赤眼鳟为300千克,花白鲢100千克,所以水质条件相对较好。青虾与赤眼鳟也有相似的水质要求,为套养青虾创造了基础条件,而且繁殖的虾苗也为赤眼鳟提供了天然的动物性饵料。每亩放养2000~3000尾/千克的幼虾4千克左右。 使用的饲料为通用型精养鱼配合浮性颗粒料,粗蛋白含量30%。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为池鱼体重的3%~5%,具体投喂量以投料后25分钟基本吃完为准,实行定点投喂,将饲料投喂在用毛竹围成的方框形食台中。赤眼鳟具有明显的追食习性,所以定点投喂特别易于驯化,一般3天即可由撒喂收缩到食台。

除了每天投喂浮性颗粒饲料外,结合赤眼鳟喜食青绿饲料的食性,在池塘中保持一定浮萍或每天适量投放,以满足赤眼鳟对青绿饲料的需求。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附近无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少淤泥,面积2亩~5亩左右为宜,水深1.2米~2.0米。池水要求“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40厘米左右。

二、池塘消毒进水

池塘应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干池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化浆100公斤~150公斤消毒,消毒10天~15天后每亩可施放经发酵腐熟的粪肥200公斤~300公斤打基肥,然后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

三、鱼种放养

选健康活泼的优质苗种。鱼种放入前可用3%~5%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10分钟。主养成鱼的池塘,一般每亩放养冬片鱼800尾~1200尾,混养塘每亩的放100尾~200尾。

四、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赤眼鳟属杂食性鱼类,藻类、有机碎屑、水旱草均可摄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主养池塘,采用全价配合颗料饲料为好,赤眼鳟的饲料粗蛋白的含量大致30%左右,还可捞取细绿藻及柔嫩、新鲜、适口的水草、黑麦草、蔬菜叶等作为辅助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8%。一般上、下午各投一次。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的投饲原则,还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吃食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6月~7月及9月~10月摄食较旺盛,盛夏稍缓。

2.水质调控。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每天中午开增氧机1小时~2小时,晚上视天气情况适时开增氧机,以防鱼类浮头。pH值保持在7~8.5之间。在养殖中、后期(特别在高温季节),要及时更换新水,使池塘水质保持清新,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40厘米。10天~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15公斤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呈微碱性,以利鱼类的生长和鱼病的防治。有条件的养户可根据池塘水质、水温等情况,每隔12天~15天左右施用EM液、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有效改善水质状况。

3.日常管理。在养殖过程中,日常必须坚持勤观察,勤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类的活动,摄食情况,有无病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清除渔池周围的垃圾,食台(场)上的残饵,水面上的漂浮物等,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1.每月泼洒一次氯敌杀菌宁进行水体杀菌消毒。

2.20天左右使用一次生石灰,每亩用量10千克。

3.高温季节每半月使用一次微生态制剂。

4.对鱼病做到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病害防治效果。整个养殖期间仅在6月中旬7号池发现一次锚头蚤寄生性病害,立即使用阿维杀特杀虫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很好。 5号池鱼、虾总产量1703.6千克,亩均425.9千克。其中赤眼鳟亩均302.7千克,平均尾重416克;花、白鲢亩均103千克,平均尾重710克;青虾20.2千克。

7号池鱼、虾总产量2874.9千克,亩平均410.7千克。其中赤眼鳟291.5千克,平均尾重385克:花、白鲢102.2千克,平均尾重730克;青虾17千克。 1.以投喂配合颗粒饲料为主,配以浮萍和套养青虾提供天然动植物饵料的组合形式,有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饲料系数。

2.适当降低单产水平,配以滤食性鱼类、套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和以加注新水为主的水质调控技术,体现了生态养殖的综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