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到农村去网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

123 2024-08-27 17:59

一、对虾生态养殖技术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与优势

对虾是一种高产、高效、高经济价值的养殖水产品,是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品种之一。近年来,对虾生态养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将介绍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与优势。

一、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的定义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是指在对虾养殖过程中,通过模拟和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养殖环境要素,以提高对虾养殖效益为目的,实施科学养殖管理,减少对虾的应激反应,降低对虾疾病的发生率,保证对虾生长健康、品质优良。

二、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池养殖系统:通过构建复合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微生物和对虾等多个生物体参与其中,有效提高水质,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氧气供应,形成便于对虾生长的环境。
  2. 水质净化技术: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如人工湿地、生物滤池等,将对虾养殖池塘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降低水质污染对对虾生长的不利影响。
  3. 饲料管理技术:通过研究对虾的饮食习性和饲料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避免因过度投喂或不当饲料配方导致对虾生长受阻。
  4. 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对对虾养殖环境进行精细化管理,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异常,控制对虾疾病的发生。

三、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势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相较传统的养殖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 提高养殖效益: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能够通过优化养殖环境,改善对虾生长环境,提高对虾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进而提高养殖效益。
  • 减少疾病发生:对虾生态养殖技术实施科学管理,打造健康的养殖环境,有效减少对虾的应激反应,降低对虾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对虾的存活率。
  • 环境友好:对虾生态养殖技术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防止养殖废水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减少对水生生物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 可持续发展: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养殖密度,实现高效产出,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的前景

随着对虾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虾生态养殖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对虾生态养殖技术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对虾质量,推动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与优势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科学管理和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疾病发生,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的前景十分看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虾生态养殖技术将为水产养殖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和改变。

二、对虾养殖技术?

1、水源:养虾的时候,需要先养水。自来水是不能直接用来养虾的,否则水中的氯会影响虾的生长。自来水可以在阳光下晾晒,这样就可以消除水中的氯。养殖小虾的时候,还需要把水的PH值控制在5-7左右,如果PH值大于7的话,小虾可能会中毒。  

2、容器:养虾的时候还需要准备一个供虾生长的容器,最好选择容积较大的鱼缸,然后对鱼缸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鱼缸较大的话,水的动荡比较小,就不会受到惊吓,对虾的生长是比较好的。  

3、喂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都是可以吃的,也可以投喂一些专用的虾粮了。  

4、换水:在养殖的时候,最好不要随意地换水。如果水特别脏的话,就可以按照正确的换水方法来换水,在换水的时候不要把水都倒掉换成新水,需要一点一点地换点,这样才不会影响生长。

三、北美对虾养殖技术?

1.场地选择

地势平坦,底质以泥质或泥砂质为好,同时,要求海、淡取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同时,应有充足的电力供应。要求池底平坦,淤泥不能过厚。

2.虾池建造

(1)形状:圆形或接近圆形的虾池为佳,在增养机作用下,池水可形成环流,有利于池水中悬浮废物向池中央汇集排除。但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数虾池仍建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2)面积:条件好的可建大池。一般面积为10-20亩,条件差的可建成小池,一般面积3—5亩,便于管理。

(3)池底:池底平整,夯实,有条件时可用地膜铺盖。底应略呈锅底状向中央倾斜,并于池底中央设置排水管道,便于排污和排干池水。

(4)深度:池深多为2—2.5米,进水后水深1.5—2米。水深放养密度大。

(5)蓄水池:在水源有污染的地方建池,应设置相应面积的蓄水处理池。

3.清塘与除害

虾塘于每季收获后,池底积累大量的淤泥、粪便、残饵、动物尸体及植物碎屑等有机物,是造成虾塘老化、水质败坏并诱发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放养前必须彻底加以清除。一般用人工或机械方式铲除表面淤泥。清淤后,每亩生石灰75—100公斤全池遍洒。

4.进水肥塘

一类是靠潮差成使用动力纳入的海水,此类海水由于海区污染日益严重,海水中多含有细菌、病毒和有害化学物质,应先经蓄水池处理后再进水;另一类是直接抽取地下水,可避免带入病原,但不同地区地下水的化学成份有所不同,如:氨氮、亚硝酸盐或硫化物含量较高,一定要经过处理后方可入池,否则会影响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其处理方法为充分曝气,加大增氧量,并结合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处理。在兑淡养殖区,同样应注意淡水水源的污染情况。

5.虾苗的选择

选择标准:健康虾苗体表洁净有光泽,肢足完整尾扇分开,虾体无变白、变红,晚上不发萤光。用水瓢舀起时,虾苗能迅速向瓢边游去并紧靠瓢边静止不动:用手指绕圈搅动瓢水,虾苗能逆水游动。观察虾苗两条触须能并拢,或偶尔分开一下又合并者佳,若两条触须经常分开,甚至无法并拢,则虾苗健康状况较差。

6.投喂时间与投喂量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期每天投喂2次,即8时、20时投喂;养殖中期每天投喂3次,即8时、19时、23时投喂;养殖后期每天投喂4次,即7时、12时、19时、0时投喂。前期日投喂量为虾总重的8.1%,中期为6.8%,后期为4%~5%。投喂时在塘边均匀泼洒,夜间投喂量占日投喂总量的50%。

7.水质调节

南美白对虾池塘的水色以黄褐色为好。养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后期40厘米左右。养殖期间每周追施发酵粪肥1次,每亩用量为25公斤。

8.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一旦发病,很难治愈,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方法:使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每10~15天使用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1克,溶水全池均匀泼洒。治疗方法,使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2克,若病情严重,隔2天换部分水后,再使用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1克。

注意事项

对虾养殖65~80天,规格达60~70克,便可上市出售。可采用虾笼网具起捕,也可干塘抓捕。

四、对虾养殖保温技术?

1、养殖对虾最关键的就是保证温度。当水温降到23℃~24℃时,华东地区冬棚养虾的用户基本都安装锅炉,加热,保证水温达到对虾生长所需的温度。

2、养殖户注意每两小时左右查看一次锅炉运转情况,将薄膜逐渐盖起来,不易过快,并在盖膜的过程中,拌料使用增强体质抗应激的产品(如帮邦的虾青素原液),而在晴朗的天气,要适当开启窗口或揭开薄膜,让空气流通,在增氧机的作用下增加池水溶氧的含量,稳定水温,减少温度变化大而造成的应激,影响长势。

五、桶装对虾养殖技术?

(1)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例,桶的深度必须在1.8m左右。

(2)池塘一定要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周边也要有充足的水资源,而且养殖水中的营养成分必须要满足南美白对虾对营养的需求。

(3)在桶中还要增设固定功率的增氧设备,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往桶中进行供氧,保证桶中有充足的溶氧量。

六、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淡水对虾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养殖效益:1.池塘规划:选择水质清洁、水深适宜、土壤肥沃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

2.选种:选择品种优良、成活率高、生长快速的优质虾种。

3.投喂管理:科学投喂,根据虾的生长状态和季节变化合理搭配饲料,投喂量要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

4.育苗:提高育苗技术,保证育苗质量,减少虾苗死亡率。

七、对虾养殖技术方法?

2

池塘在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於、消毒、暴晒。池塘清除底泥后,用生石灰70—80kg/亩化浆均匀泼洒,以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经3—4天晒池后冲洗池塘,将石灰水冲掉;再进水5—10cm,使池水PH值为8.0­—8.6,然后按200—250g/亩用量全池泼洒长效水体消毒剂、溴氯海因等,彻底杀灭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

3

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5,透明度30—40cm,池底H2S浓度不超过0.01ppm。

4

对精养池、半精养池的池塘一定要配备增养机。配备数量根据计划单产指标来定,如亩产指标400kg,每亩配置1.1千瓦电机频率50赫0.5台,如亩产指标600kg,配置0.8台.在具体生产中1.1千瓦的增养机可供4亩养虾水面的增氧。

5

虾苗入池前,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是养虾前期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加速虾苗生长的关键性措施,同时饵料生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虾病病害,稳定水质将起重要作用

八、超市对虾养殖技术?

1、水源:养虾的时候,需要先养水。自来水是不能直接用来养虾的,否则水中的氯会影响虾的生长。自来水可以在阳光下晾晒,这样就可以消除水中的氯。养殖小虾的时候,还需要把水的PH值控制在5-7左右,如果PH值大于7的话,小虾可能会中毒。  

2、容器:养虾的时候还需要准备一个供虾生长的容器,最好选择容积较大的鱼缸,然后对鱼缸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鱼缸较大的话,水的动荡比较小,就不会受到惊吓,对虾的生长是比较好的。  

3、喂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都是可以吃的,也可以投喂一些专用的虾粮了。  

4、换水:在养殖的时候,最好不要随意地换水。如果水特别脏的话,就可以按照正确的换水方法来换水,在换水的时候不要把水都倒掉换成新水,需要一点一点地换点,这样才不会影响生长。

九、日本对虾养殖技术?

1.池塘要求及放苗前的准备

目前一般养虾池塘均可养殖日本对虾,考虑到日本对虾有潜沙的习性,养殖池应选择沙质或沙泥质土壤为好,泥质次之。虾池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生产后,池底会沉积一些淤泥和有机碎屑。如果不清理掉,就会逐渐恶化虾池底栖环境,使对虾生长缓慢,甚至得病死亡,降低养殖成活率。因此,每年进水前1个月左右,要对虾池进行清淤消毒、固堤整池,同时使池底得到充分的晾晒。池塘消毒可选用生石灰、漂白粉等。生石灰用量每亩50~100千克,既可进行消毒,又可提高土壤的pH值。漂白粉对原生动物和细菌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使用时选择进水前,虾池放少量水,用量3×10-5~5×10-5混水泼撒。使用茶籽饼清除害鱼,用量一般1.5×10-5~2×10-5。

进水施肥,培育基础饵料。一般在放苗前10~15天,虾池进水80厘米左右,选择晴天进行施肥,每亩施尿素2~3千克,以后每周视池水肥度情况进行追肥。天然基础饵料较好的虾池,对虾养殖前期体长在3厘米前,基本可以不投饵料。

2.虾苗放养

(1)虾苗的选择和运输。日本对虾的养殖苗种,应选择全长在0.8厘米以上、个体差异较小、体表清洁无寄生物、健壮活泼、弹跳力强的虾苗。同时应对培育池水质、使用的饵料、亲虾来源及状况,进行认真了解和观察。

虾苗的装运使用无毒的塑料薄膜袋较好,一个容积为30升的薄膜袋,在水温20℃情况下,运输时间在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5万尾;10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2万尾;1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0.8万尾,最好不超过20小时。

(2)放苗条件。

①池水深度:1米左右,不宜太浅,水色呈黄绿,肥而清爽。

②水温:放苗时虾池水温最好在18℃以上,温度低时生长缓慢,养殖池与育苗池水温温差不超过2℃。

③pH值:虾池pH值应在7.7~8.8,最低不应低于7.5。

④盐度:虾池盐度应在10‰~30‰,与育苗池盐度相差不能超过5‰。

(3)放苗密度。养虾放苗密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虾池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现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确定放苗数量。一般条件较好的池塘,每亩放苗在1.5万尾左右,也可进行双茬或多茬养殖。第一次放苗6000~8000尾/亩,7月中旬捕获后再进行第二次放苗,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提高经济效益。注意应在虾池顺风一端放苗,避免逆风将虾苗刮到堤坝边上;尽量避免放苗时将池水搅浑。

十、龙虾对虾养殖技术?

龙虾对虾养殖的技术如下

雌,雄对虾的成熟期是不同时的。雄虾当年就可达性成熟,而雌虾需到翌年4、5月才能成熟。雄虾成熟后,约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与雌虾交配。交配时是在雌虾退壳后新的甲壳未变硬前由雄虾将精类送入雌虾的纳精囊内。交配后的雌虾纳精囊由原先的平扁而透明变得饱满微凸而呈乳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