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到农村去网

蚯蚓养殖方法?

68 2024-03-06 11:59

一、蚯蚓养殖方法?

1.饲养方式:一般分为生态养殖、立体养殖和大棚养殖3种方式。

生态养殖包括耕地养殖、林地养殖和沟槽养殖;立体养殖包括多层水泥架养殖、重叠式养殖箱养殖、缸养、百叶箱养殖、尼龙网床架养殖;大棚养殖分为温室养殖和日光温室养殖。其中耕地养殖和大棚养殖可以同时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一举两得;立体养殖可以获得更多的蚯蚓;大棚养殖繁殖速度快;生态养殖和大棚养殖成本低,各有优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目的进行选择养殖方法。

2.养殖池设置。

一般保持养殖箱、沟的深度为30-50厘米,不宜太深。宽度不限,长度不限,以排灌方便的场地为宜,保持填充物潮湿,禁止积水。可以填埋腐熟的牛粪、猪粪等圈肥,也可以施用腐烂的树叶、林中土,表层也可以覆盖一层田园土。

3.选择适合的蚯蚓品种,放入适量的蚯蚓种源。

蚯蚓的品种很多,但是要根据饲养的目的进行选择,比如垂钓的人喜欢细小的蚯蚓,如果蚯蚓太粗就不行。一般的蚯蚓价格在3-15元之间,1平方米放养2-3斤,一亩地一般饲养蚯蚓的地方只要半亩地,可以放养700-900斤。放养的蚯蚓数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有机质消耗太快,蚯蚓快速繁殖以后就会逃跑。

4.投喂饲料的方法。

投喂的饲料必须是经过腐熟的树叶、青草、水果、菜叶、厨房下脚料、圈肥等,为了加快发酵速度,可以添加尿素、em菌等进行快速发酵以后,再添加鱼粉和骨粉等进行投喂。投喂的次数越多,蚯蚓生长繁殖得越快。

喂养的饵料以少量多次为宜,一般在15天左右进行清理一次残留的饵料,不能长期堆积,但也不能一次性间高残留的饵料全部清理干净,好让蚯蚓能够找到自己的洞穴,否则也会引起蚯蚓逃逸现象发生。

5.有效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

蚯蚓对于温度、湿度和光照敏感,要求十分严格。蚯蚓喜欢温暖、湿润、阴凉的环境,养殖场地需要进行必要的遮阴,每天最多只需要2-3小时的光照。蚯蚓在20-30℃ 环境下生长良好,在高温季节可以覆盖一层秸秆,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低温季节覆盖地膜、草帘、拱棚等增加温度;春、夏、秋季节需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以不积水为限度最好。如果表层出现变白现象,就需要喷水或者浇水,确保蚯蚓正常生长和取食。

6.收集方法。

室内养殖的一般采用强光驱赶法,蚯蚓就会聚集到饲养床下层,或者筛网下层的容器内。在野外一般采用食物诱集法,放入腐烂的水果,2-3天以后,蚯蚓就会聚集在水果里。

二、蚯蚓怎么养殖?

蚯蚓室内养殖法

①箱养法:箱养法,顾名思义当然是用箱子一类的东西来养殖蚯蚓,比如可以用大木箱子,泡沫箱子、各种盆子、大桶、大罐子等等。建议选择的品种为赤子爱蚯蚓、北星2号、红蚯蚓等品种,这类蚯蚓喜欢生活在腐烂的草堆里、堆肥里、各类粪便、枯枝烂叶堆里、腐烂的菜叶里、烂水果里、以及一些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里。

知道了它们的习性就比较好养殖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有机物、垃圾、动物粪便不能直接用来养殖蚯蚓。而必须先堆积发酵,温度下降后才能成为养蚯蚓的基材。还有养殖湿度保持在60-70%,温度在15-25度之间最好。

②坑养法:坑养法就是利用土坑、砖砌坑、破旧动物圈舍、屋檐下、墙角旮旯等地来,也可以用石头磊一个养殖池。这种方式养殖蚯蚓的土坑深度为50厘米左右为最好,面积大小无所谓,坑内加入发酵过的营养土,就可以引入蚯蚓了。后期可以在土上加入一层薄薄的饲料,土壤湿度要控制好。

三、蚯蚓养殖技术?

、养殖场所

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2、蚓床准备

蚓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露天,一种是室内。每条蚓条最短3m,最长7m,宽度0.5m-1.0m。露天方式有两种,一是用稻草盖蚓床,二是在蚓床上方架设遮阳网;室内方式也有两种,一是各种房屋内,二是盖石棉瓦的简易棚。

3、放养措施

在蚯蚓规模化养殖期间,需要做好放养工作。可将基料放置在养殖场地内,堆放的高度控制在20 cm左右,以便于建设培养基,且要留有人行道,保证可以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4、饵料管理

蚯蚓食性广,几乎所有的植物残体、腐殖质、腐烂动物和生活垃圾都是蚯蚓的食物。投饵前需须经处理。先去杂质,然后将秸秆、杂草、甘蔗渣等切碎,加上猪牛鸡粪,堆成1m高的圆锥形,用草帘或塑料薄膜覆盖发酵,为了成功起见,先用少量蚯蚓试喂,如无不良反应,可全部饲喂。

5、环境调控

温度:适温度10℃-30℃。在冬季稍加遮盖即可,不让蚯蚓冬眠,但不可暴晒及雨淋。

湿度: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为60%-70%,一般按新鲜牛粪直接投入即可,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

6、蚯蚓孵化

在气温15-28℃的季节里,每隔10-15天将卵茧从蚯蚓养殖床内清理出来,放到预先准备的蚯蚓床上进行孵化。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性成熟的蚯蚓每隔七、八天产卵一次,一只卵可孵出三、四条小蚯蚓,二至三个月成熟,四至六个月可繁殖十倍。

四、蚯蚓养殖技术?

1、温度

蚯蚓的生长、活动、生殖与呼吸都受温度影响,尤其温度不同对生殖影响很大。蚯蚓比较适宜的温度在15-20度左右。当气温低于15度,蚯蚓的活性会降低,生长速度、繁殖速度都会降低。而气温高于30度,蚯蚓就会出现死亡,当气温低至5度左右,蚯蚓就会进入休眠期。

2、光线

蚯蚓没有眼,只是在皮层、表皮和口前叶这些区域有类似晶体结构的感光细胞。蚯蚓接触部分光就衰弱,是夜行动物,所以不能日光直射(直射日光干晒五分钟即死亡),饲养棚需要遮光。一般蚯蚓要求在100勒克斯暗光下养殖。蚯蚓对不同波长光有不同反应,红光无反应,紫外光有害,蓝光则对它有刺激。

3、酸碱度

蚯蚓在强碱、强酸条件下不能生存,但对弱碱、弱酸条件都有一定的适应性。有的能在pH4的条件下生存,但多数适宜于中性土壤。嗜好腐殖环境的条纹蚯蚓生息的pH值范围为pH5~8。调节pH值的中和物质有:碳酸钙、碱性中和剂;有机酸(醋酸、柠檬酸)、酸性中和剂。

4、湿度

蚯蚓体内的水大约占体重的75%~90%,蚯蚓利用皮肤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它的躯体应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但太潮湿的环境易使蚯蚓气孔堵塞而死,对其生存也不利。蚯蚓必须栖息在潮湿的环境中,水是蚯蚓生存的关键。

5、食物

饲养的蚯蚓可以选择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而野外的蚯蚓食物主要是以有机物为主,饲养的蚯蚓有机肥以腐熟的牛粪最佳,然后以打成浆的瓜果为辅进行喂养。牛粪能为蚯蚓提供食物来源,粗纤维较多,还能增加蚯蚓的生活范围,而打烂的瓜果类,可以为蚯蚓的生长提供一定的糖分,促进蚯蚓的生殖繁衍。

五、蚯蚓养殖技术?

以下是蚯蚓养殖技术的一些关键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

蚯蚓养殖场地应选择排水良好、温度适中、避光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另外,养殖场地应远离化学污染源和其他干扰因素。

2. 准备养殖床

养殖床是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场所。可以选择稻草、落叶、木屑等作为养殖基质。将养殖基质铺在养殖场地上,厚度约为15-20厘米。

3. 种蚓选择与投放

选择健康、活力旺盛的蚯蚓作为种蚓。投放种蚓时,注意控制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3-5千克。投放后,保持养殖床湿度在60-70%,温度在15-30℃。

4. 饲料与管理

蚯蚓主要以有机废弃物为食,如厨余、秸秆、禽畜粪便等。应定期投喂饲料,并保持养殖床的湿度和透气性。同时,注意观察蚯蚓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 收获与利用

蚯蚓养殖周期一般为3-4个月。收获时,可以用水浇灌养殖床,使蚯蚓钻出地面。收获后的蚯蚓可作为饲料、肥料或药用原料。

6. 疾病防治

蚯蚓养殖过程中,应注意防治病虫害。保持养殖场地的清洁,定期清理残留饲料和蚯蚓残体。在病虫害发生时,可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六、怎么养殖蚯蚓?

1.饲养方式:一般分为生态养殖、立体养殖和大棚养殖3种方式。

生态养殖包括耕地养殖、林地养殖和沟槽养殖;立体养殖包括多层水泥架养殖、重叠式养殖箱养殖、缸养、百叶箱养殖、尼龙网床架养殖;大棚养殖分为温室养殖和日光温室养殖。其中耕地养殖和大棚养殖可以同时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一举两得;立体养殖可以获得更多的蚯蚓;大棚养殖繁殖速度快;生态养殖和大棚养殖成本低,各有优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目的进行选择养殖方法。

2.养殖池设置。

一般保持养殖箱、沟的深度为30-50厘米,不宜太深。宽度不限,长度不限,以排灌方便的场地为宜,保持填充物潮湿,禁止积水。可以填埋腐熟的牛粪、猪粪等圈肥,也可以施用腐烂的树叶、林中土,表层也可以覆盖一层田园土。

3.选择适合的蚯蚓品种,放入适量的蚯蚓种源。

蚯蚓的品种很多,但是要根据饲养的目的进行选择,比如垂钓的人喜欢细小的蚯蚓,如果蚯蚓太粗就不行。一般的蚯蚓价格在3-15元之间,1平方米放养2-3斤,一亩地一般饲养蚯蚓的地方只要半亩地,可以放养700-900斤。放养的蚯蚓数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有机质消耗太快,蚯蚓快速繁殖以后就会逃跑。

4.投喂饲料的方法。

投喂的饲料必须是经过腐熟的树叶、青草、水果、菜叶、厨房下脚料、圈肥等,为了加快发酵速度,可以添加尿素、em菌等进行快速发酵以后,再添加鱼粉和骨粉等进行投喂。投喂的次数越多,蚯蚓生长繁殖得越快。

喂养的饵料以少量多次为宜,一般在15天左右进行清理一次残留的饵料,不能长期堆积,但也不能一次性间高残留的饵料全部清理干净,好让蚯蚓能够找到自己的洞穴,否则也会引起蚯蚓逃逸现象发生。

5.有效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

蚯蚓对于温度、湿度和光照敏感,要求十分严格。蚯蚓喜欢温暖、湿润、阴凉的环境,养殖场地需要进行必要的遮阴,每天最多只需要2-3小时的光照。蚯蚓在20-30℃ 环境下生长良好,在高温季节可以覆盖一层秸秆,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低温季节覆盖地膜、草帘、拱棚等增加温度;春、夏、秋季节需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以不积水为限度最好。如果表层出现变白现象,就需要喷水或者浇水,确保蚯蚓正常生长和取食。

6.收集方法。

室内养殖的一般采用强光驱赶法,蚯蚓就会聚集到饲养床下层,或者筛网下层的容器内。在野外一般采用食物诱集法,放入腐烂的水果,2-3天以后,蚯蚓就会聚集在水果里。

七、蚯蚓大量养殖方法?

一、选种

  据了解适合大面积养殖的蚯蚓品种有大平二号。这个品种的特点是体长可达五十毫米至七十毫米,寿命长,肉多,繁殖率高,体表呈紫红色,但是体表颜色也会随着水分、饲料等因素而发生颜色深浅的改变。

  二、饲料准备

  1.饲料选择

  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牛粪、猪粪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

  2.饲料发酵

  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菌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如金菌)。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三、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四、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50厘米宽的条形,长度不限,间隔30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死亡。

  五、日常管理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

  3.空气

  蚯蚓养殖的全过程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了保持饲养床始终处于疏松、透气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基料厚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必须时予以削减;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又有助于上、下层基料湿度趋向一致。

  4.养殖密度

  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以上就是今天有关大面积养殖蚯蚓的所有技术要点,想养殖蚯蚓的农户朋友一定要综合考虑,并不是每个人都养殖蚯蚓有销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