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鸵鸟苗的饲养与管理?
鸵鸟苗的饲养与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鸵鸟苗在出生后的前30天需要特别的管理和照料,包括温度控制、饲料和水的配给、营养成分的平衡、疾病预防与治疗等。
若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很容易出现错误,导致鸵鸟苗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无法存活。
合适的鸵鸟苗饲养与管理对于鸵鸟养殖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如果您想要从事鸵鸟养殖业,并且不了解鸵鸟苗的饲养与管理,建议您先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确保鸵鸟苗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照顾,保障养殖业的顺利运营和发展。
二、优良蛋鸡品种和饲养管理要点?
及时淘汰病鸡与停产鸡
通过经常观察,及时淘汰病鸡与停产鸡,既可以减少浪费饲料,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利于及时发现与防治鸡病。比如:
①淘汰7月龄仍未开产鸡,这些母鸡一般表现是耻骨未开张,喙、胫黄色没褪,全身羽毛完整有光泽,腹部有硬快脂肪;
②淘汰开产后换羽早的母鸡。
2.经常观察鸡群
观察鸡群的目的在于掌握鸡群的健康与食欲状况,检出病、死、淘汰鸡,检查饲养条件是否合适。观察鸡群最好在清晨或夜间进行。夜间鸡群平静,有利于检出呼吸器官疾病,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鸡的粪便可以反映鸡的健康状况,要认真观察,然后对症处理,如巧克力色粪便,则是盲肠消化后的正常排泄物,绿色下痢可能是消化不良、中毒或鸡新城疫引起,红色或白色可能是蛔虫或绦虫病引起。
3、防止应激,保持环境稳定
良好而稳定的环境条件,对正在产蛋的母鸡十分重要。特别是现代优良品种,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能引起应激反应,如抓鸡、注射、断喙、换料、停水、光照改变、灯影晃动、新奇颜色、飞鸟窜人等,都可能引起鸡群惊乱而发生应激反应。
三、产量高?饲养蛋鸡哪种鸡苗最可靠?
哪种鸡苗产蛋高?
蛋鸡品种简介:
(一)白壳蛋鸡主要品种
1、北京白鸡 北京白鸡是北京市种禽公司在引进国外鸡种的基础上选育成的优良蛋用型鸡。它具有体型小、耗料少、产蛋多、适应性强、遗传稳定等特点。目前,配套系是北京白鸡938,是根据羽速鉴别雌雄。其主要生产性能指标是:0-20周龄成活率94-98%,21-72周龄成活率90-93%,72周饲养日产蛋数300枚,平均蛋重59.42克,料蛋比2.23-2.32:1。
2、海兰白鸡 海兰白鸡是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培育的。现有二个白壳蛋鸡配套系:海兰W-36和海兰W-77。其特点是体型小、性情温顺、耗料少、抗病力强、产蛋多、脱肛及啄羽的发病率低。海兰W-36白壳蛋鸡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是:育成期成活率97-98%,0-18周耗料量5.66千克;达50%产蛋率日龄155天,高峰产蛋率93-94%,入舍鸡80周龄产蛋数330-339枚,产蛋期成活率96%,料蛋比1.99:1。
(二)褐壳蛋鸡主要品种
1、依莎褐蛋鸡 依莎褐蛋鸡是法国依莎褐公司培育出的四系配套杂交鸡,是目前国际上优秀的高产蛋鸡之一。其遗传潜力为年产蛋300枚,该公司保证其年产蛋水平260-270枚。生产性能指标是:0-20周龄成活率为98%,21-74周龄成活率为93%,7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数292枚,达50%产蛋率平均日龄168天,产蛋高峰周龄27周龄,高峰期产蛋率92%,74周龄产蛋率为66.5%。
2、海兰褐蛋鸡 海兰褐蛋鸡是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培育的高产蛋鸡。其特点是产蛋多、死亡率低、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为:育成期成活率96-98%,产蛋期成活率95%,达50%产蛋率的日龄151天,高峰产蛋率93-96%,72周龄入舍鸡产蛋数298枚,产蛋量19.4千克,80周龄入舍鸡产蛋数355枚,产蛋量21.9千克,料蛋比2.2-2.5:1。
3、黄金褐壳蛋鸡 黄金褐壳蛋鸡是美国迪卡布公司近年来为适应市场需要而研究推出的优良蛋鸡新品种。其特点有体形小、产蛋早、成活率高、产蛋高峰及产蛋后期有持久的产蛋率,耐热。主要生产性能指标有:育成期成活率99%,产蛋期成活率95%。达50%产蛋日龄145天,高峰期产蛋率93%,72周龄入舍鸡产蛋数约305枚,产蛋量19.96千克。
仔细阅读,认真比较一下,仅供参考。
四、2020海兰褐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1、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高温育雏
海兰褐壳蛋鸡要适宜密度、合理通风、优质鸡饲料。海兰褐壳蛋鸡防好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支和维生素氨基酸缺乏会引起生长不良。海兰褐壳蛋鸡饲料和药物不要存放于高温的育雏室以免霉变和质。海兰褐壳蛋鸡供水供料定时,避免不均匀。海兰褐壳蛋鸡7-9日龄断喙应激最小效果也好。争取一次成功。注意海兰褐壳蛋鸡断喙期5天内用抗菌药和维生素。同时维持较厚的鸡饲料层防止鸡啄食料末碰到料槽而流血。用1%-3%的火碱溶液每天或每3天消毒地面可有效杀灭细菌与球虫。减少疾病和不良气味。根据海兰褐壳蛋鸡体重调整密度和鸡饲料配方。海兰褐壳蛋鸡确保体重和整齐度达标。海兰褐壳蛋鸡育雏结束如果体重差应继续使用雏鸡料直至体重达标。
2、海兰褐壳蛋鸡育成期重点:控制好体重
海兰褐壳蛋鸡12周龄前务必使体重达标。整齐度在80%以上、切忌使用劣质鸡饲料、加强通风和消毒。海兰褐壳蛋鸡重点防新城疫和鼻炎、慢呼、大肠杆菌病。海兰褐壳蛋鸡采用恒定或递减光照程序,防止早熟。海兰褐壳蛋鸡进入80日龄后鸡的生殖系统发育加速,且记营养要均衡充足。海兰褐壳蛋鸡接近100日龄发生呼吸道病和和大肠杆菌病可能引起产蛋性能的严重损害,导致产蛋无高峰。
3、海兰褐壳蛋鸡产蛋期要求: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营养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从青年期进入产蛋初期要根据发育情况调节营养,石粉和蛋白饲料的增加应有2-3周的过渡。海兰褐壳蛋鸡90日龄后注意胸骨的发育是否正常防止缺钙,适当补充维生素。海兰褐壳蛋鸡高峰期产蛋率应达到96%左右,料蛋比2.0-2.3:1.90%以上产蛋率应维持5个月以上。海兰褐壳蛋鸡日常饲喂坚持匀料和净槽,确保鸡吃得均匀新鲜。海兰褐壳蛋鸡夏季采用遮荫,机械通风降温
五、犊牛的饲养与管理?
犊牛一般指从初生到断奶阶段(一般6-8月龄断奶)的小牛。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要认真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
饲养技术初乳期的护理犊牛生下来后,首先要用干净的布擦去全身各个部位的黏液。另外,犊牛出生后,脐带未断,应协助扯断脐带。方法是:在距离犊牛肚脐10厘米左右处,用5%的碘酒消毒并用手把脐带中的血液向下滑挤出来后,在该处上下两端用经过消毒的绳扎两个结,然后从两个结中间扯断脐带,最后再在断面涂上碘酒消毒。
母牛生下小牛后头7天内所产的乳称为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是初生犊牛不可缺少的食物,对其生长发育有特殊的功能。因此,为使犊牛获得较多的营养,不但要让犊牛吃到初乳,还要尽早地吃上初乳。一般在犊牛出生1个半-2小时即可喂乳。如果母牛没有初乳或者乳量较少时,可用人工乳代替。
配方是:牛奶250克,食盐10克,鸡蛋3只与新鲜鱼肝油15-20克充分混合,加温到38℃-40℃时饲喂。
常乳期的护理犊牛在初乳期过后,便可转入饲喂常乳。母牛的哺乳期一般为3-4个月,总的喂奶量大约是300-350公斤。日喂3-4次,一天的喂量可按犊牛体重的8%计算。在这个时期应做到:一方面要给母牛适当增加精饲料,以提高产奶量;另一方面要提早训练犊牛吃植物性饲料(包括青草、干草、精料),以增强胃的消化机能。
供给充足饮水母牛所产的乳中虽然含有较多的水分,但是犊牛每天的乳量有限,从乳中吸取的水分,不能满足正常代谢的需要。所以,在饲养中除喂乳和适当的饲料外,还要让犊牛饮用一些清水。 管理技术管理犊牛,主要是搞好牛舍和牛体的清洁卫生。要定期进行牛舍的清洁和消毒,保持舍内清洁干燥。
其次是要让犊牛适当运动。犊牛出生后8-10天,便可让它到运动场上自由活动,但应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活动,以免犊牛中暑。第三是做好防病工作。犊牛出生后的前几个星期较易发病,特别是下痢和肺炎。故在犊牛饲养期间,应加强对犊牛的护理,搞好清洁卫生,以减少发病率。
六、马的饲养与管理?
1、喂养时间。马每天的喂养次数以3-4次为宜,其中包括夜晚饲喂一次草料。每次喂养的间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8小时,建议一半的干草料在晚上饲喂,而精饲料应当在白天分2-3次进行饲喂。
2、喂养量。马每天所采食的干草料不得低于体重的1%。一匹成年马每天的干物质(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采食量为体重的2.5%左右。如果马的身形比较消瘦,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饲喂量,如果马偏肥胖,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饲喂量。
3、喂养比例。不运动:如果是不运动的马,每天提供优质干草料即可。轻度运动:如果每天的运动时长为1个小时左右,并且以慢步和快步为主,精饲料在日粮中的占比为15%。中度运动:如果每天的运动时长为1.5-2个小时左右,包括越障跑步或袭步,精饲料在日粮中的占比为30%。重度运动:如果每天的运动时长为8个小时以上,包括袭步或参加比赛,精饲料在日粮中的占比为45%。极重度运动:如果是参加越野赛、三日赛、长途赛的马,精饲料在日粮中的占比为55%。
4、注意事项。一般舍饲的情况下,一匹马的日需水量为10-50kg左右,如果运动量较大,需水量可以达到正常需水量的2-3倍左右。因此在马厩中应当时刻备有干净的水喂养。
七、鱼的饲养与管理?
1、养鱼前先要准备好一个体积不能太小的鱼缸,这主要根据你所养鱼的大小和数量多少来决定。要注意鱼的投放密度。最少要保证达到3升水养1厘米长的鱼;冬天气温低、喂食少,可以适当密一些。在较大的空间内鱼比较活跃,体色较鲜艳。密度过大易导致水中缺氧、水质恶化,导致鱼生病死亡。
2、准备给鱼用的新水,要先存放一两天,称为晒水,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去水中的除部分氯气,另一个作用是使新水和旧水的温度接近。
3、不能急剧改变水的温度。鱼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冬天在冰层以下仍可维持生命,大热天只要不在烈日下爆晒也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急剧改变温度,就会导致生病或死亡,偏差不宜过大,一般4度以内是允许的。
八、牛的饲养与管理?
喂牛要能干,每天添草加料,出牛舍,能干才会有收入。
九、蜜蜂饲养与管理?
一、尽快培育成生产群
对新购蜂群,及时防治蜂螨和其他蜂病,保持蜂多于脾(很关键,初学者爱加脾),群壮无疾患。外界缺乏蜜粉源时,要补足饲料,然后每天或隔日进行奖励饲喂,刺激蜂王多产卵。工蜂体健工作情绪高,能哺育更多的健壮幼蜂。经常进行巢内喂水,既节约“劳力”,又避免低温冻死采水蜂或采来污水使蜂群致病,可尽快将蜂群发展成加继箱的生产群。同时,在不拆破强群的前提下进行育王,组织继箱交尾群,实行生产、育王和交尾三结合。
二、强群继箱移虫育王
当蜂群发展为继箱群后,常会出现自然王台,此时就顺其自然,将王台口稍微扩大,取出台内幼虫,不搅动王浆,选1日龄的幼虫移入台内,初学者移虫需要多练习几次,保证移虫不伤及幼虫,如果移不了,可以先临时用自然台,以后择优留王。
一张脾上可用多个自然王台(最好是人工移入虫的王台),其他脾上的王台全部毁掉。将育王脾放入继箱,两侧放幼虫脾、蜜粉脾。在巢、继箱之间最好加双层隔王板,两板之间加个纱盖框(无纱网),使两隔王板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以减少老王对继箱的影响。
三、叠加第三箱体做交尾箱
在新蜂王出台前天,再加一个继箱,开侧门或后门,两继箱之间加隔王板,把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新的继箱(即第三箱体),再提入2脾蜂置王台所在脾的两边。当幼王出台3天后,把交尾箱与原箱之间的隔王板撤去,换上纱盖并加覆布,把2张无王的脾抖落工蜂,还入原群,交尾箱留1张脾,独立为交尾群。10天后观察新王产卵情况,若正常,则新王交尾成功。
四、分蜂增加群
分离增殖群有两种方法:
1、把新王群提离原箱,换新址,随即补入一个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3天后再补入第二张封盖子脾,尽快补成生产群。
2、将老王带2张封盖子脾提出为新分群,并抖入2脾工蜂,同样补充发展,尽快成为生产群。分出同时,撤除交尾箱与原箱之间的覆布,留纱网,8~12h后全群用白酒糖浆(500g糖浆加入两小杯白酒)喷雾,将带新王的脾放继箱内,再喷洒些白酒糖浆液,撒除交尾箱体,盖好蜂箱。第二天观察蜂王,若正常,巢继箱调换位置(或蜂王进巢箱),增殖蜂群即告成功。
十、苗鸡的饲养方法与时间?
1、刚买来的小鸡~如果小鸡有长小尾巴~那说明已经至少超过7天;如果没有~那小鸡不可以站在水泥地或其他地面~因为会冰到爪子,就及容易死亡。正确的方法是放在硬纸相里~里面用纸垫住就OK~注意勤换纸~ 。
2、雏鸡选择 雏鸡的质量好坏不但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还关系到养鸡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选择绒毛光亮、活动灵活、体态均匀、无畸形眼睛有神的雏鸡。
幼鸡养殖方法
3、把大米放在开水里泡软了,然后再喂,基本上小鸡会本能的吃;如果不会,找个小木棍,调点米,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开小鸡的嘴,往里填,同时要注意小鸡的眼睛。
4、温度管理 早期温度对雏鸡的生长及均匀度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控制好前三天的温度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刚出壳的小鸡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必须由外界施以适应的温度。
5、早6点到晚5点左右,这是小鸡的活动时间,要勤喂食,多喂活的食物,找蚯蚓最好,切成小段,不要喂太多,青蛙和蟾蜍千万不能喂!会中毒死的。
幼鸡养殖方法
6、光照管理 雏鸡前三天给光24小时,从第4天起每日减1小时光照,直至每日8小时,采用人工光照时,注意光的强度:雏鸡1周龄时可采用较强的光40瓦灯泡,其它时间采用15-25瓦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