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赶集到农村去网

苏稽 古镇 廊桥历史?

265 2024-03-11 12:28

一、苏稽 古镇 廊桥历史?

苏稽古镇,大约形成于隋朝,始称桂花场,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是一姓苏名稽的隐士居于此而得名,还有“苏东坡到此稽查过”之说。

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据信史记载:苏稽在唐时为苏稽戍,宋置苏稽镇,清有“苏稽铺”、“苏稽乡”之称。始建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牛头堰和明末建成的红猫堰是境内可供自流灌溉的渠堰。苏稽,山清水秀,物埠民丰,古代曾是佛教徒朝拜峨眉山的起点。历史文化传说掌故盛多,素有“龙灯之乡、“书画之乡”的美称。苏稽的峨眉河上连接两岸的漫水石桥是清文宗咸丰八年(1858)的古建筑。苏稽地方特产和风味小吃丰富,味道独特,驰名各地。

二、兰州市永登县四大名镇?

一、历史文化韵味丰厚的红城古镇

红城镇位于甘肃永登县城东南部,是甘肃四大名镇之一,历史上为丝绸之路重镇,茶马交易尤为繁盛。全镇总面积441平方公里,全镇辖宁朔、永安、徐家磨、华山、野泉、下河、进化、凤山、玉山9个村。

红城镇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它处于黄河的北岸、乌鞘岭的下方、庄浪河的中游,可以说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东部最重要的一个古镇。黄河襟带于前,乌鞘横亘于后,红城古镇是可攻可守的军事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丝绸之路穿境而过,有“古道第一镇”之称,也曾是陇上四大名镇之一,自古商贸集市、文化中心、军事要地。

五千年前,精美彩陶诉说着红城古镇的沧桑岁月,两千年前大汉王朝的铁骑在这里踏上开辟西域的征途,二百年来,这里是陇上名镇。丝绸红城,河西门户,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

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先民来到这里,刀耕火种,捕鱼狩猎,制作陶器,祭祀神灵,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文化。这里的把家坪、庙儿坪、凤凰山等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彩陶。

这里是开辟河西、扼守中原的战略要地。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西渡黄河,驱逐了世居于此的羌人,开通了丝绸之路。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这里设允街县,并在庄浪河西岸台地玉山筑城,因城墙取原址红土筑城,历代习称红城子。西夏设卓罗和南监军司,为西夏国十二个监军司之一,是隔黄河与北宋金城兰州相峙的桥头堡。明代,为了防御残元势力过黄河入侵兰州,明政府将红城迁至河东,红城的军事防务尤为重要,明政府不仅派重兵把守,还派连城鲁土司守备红城,并加固城池。

明代起这里是与周边少数民族、丝绸之路上来往商人进行商贸活动的重要集市,交流日趋繁盛,尤其是茶马交易。红城设茶马司,专理茶马交易事务。红城古镇上商铺林立,物品汇集,红市山城层楼叠起,华灯绚丽,物华云集,商贾熙攘。山西、陕西商人纷至沓来,建立了会馆、店铺,从事商贸活动,一派繁荣景象。

这里是永登著名的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发达,教育先进。明代万历四十四年红城设文、武社学一所。崇祯六年建成文昌殿。清乾隆五十八年设义学一所。新中国成立后,红城教育快速发展,龙其是1956年永登二中建立在红城以来,为红城和永登各地培养了大量优秀学生。

红城历代名人辈出,明万历年间的进士张美,清咸丰年间的进士王鉴塘,还有文武举人、贡生百余人。当代在各界更是人才济济。

二、藏传佛教的红感恩寺

在明清时期,有大量的中原移民迁到这里,特别是一些商人来这里经商,把中原文化带到了这里。再加上连城鲁土司守备红城,他又把藏传佛教和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带到了这里。所以红城古镇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聚汇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红城古镇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城感恩寺。

感恩寺,俗称大佛寺,位于永登县红城镇。寺院坐北朝南,长133米,宽19.30米。现存山门,碑亭、力士殿、天王殿、菩萨殿、护法殿及大殿。根据《敕赐感恩寺碑记》载:该寺由五世土司鲁麟主持修建的,创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竣工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

大门为牌坊状,三楹四柱,共长10米,每楹上有一悬山顶,下垂斗拱,中间额曰“慈被无疆”,为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十七世土司鲁如皋所书。牌坊后连一歇山顶正门。碑亭为歇山顶建筑,面积五十平方米,其中有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建立的《敕赐感恩寺碑记》。整个石碑高三米五,碑头高八十公分,前书“敕赐”,后书“感恩寺碑记”,字旁图案为盘龙,碑座呈梯形四棱雕体。碑文前面为直书汉字。旁背面为横书藏文,两旁配以云朵图案,碑身黑色,石质良好书刻工整,至今完好如新。

力士殿为悬山顶建筑,面积53平方米,额曰“大明”,殿内立哼哈二将、气宇轩昂,英武强悍,颇具特色,壁画其余两面,绘有“生死六道轮回图”和“菩萨三十二应图”。

天王殿内供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四大塑像,壁上端原塑八大金刚像,现只余两尊,壁画也只有两面,塑像神情威武坚毅,身躯硕壮雄伟,充分表现出孔武有力金刚怒目的艺术形象。

菩萨殿和护法殿。菩萨殿中供大世智、观音、普贤三大佛,旁立狮菩萨、象菩萨、鹰嘴菩萨等小菩萨。护法殿供多臂护法,牛头人身,形状特异,还供有贡布、曲加、黑虎灵官、骡子天王等神像。

大雄宝殿,顶棚为方格彩画天花板,中有藻井,结构精巧,气势壮观。殿内中间三世佛端坐于莲台之上,弟子阿难、迦叶立于释迦牟之侧,左右有十臂观音及八臂观音,两旁有八大菩萨及两个护法夜叉,两个前柱上端分别塑善财童子及龙女转道内有五方佛、罗汉等78尊小佛像,小佛像上面的墙壁间有唐僧取经的塑像。1963年该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众信教群众集体从绚甸运来一尊吨许重玉佛置寺内,更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信教群众。

红城感恩寺是汉藏文化结合的代表,寺内建筑、壁画、塑像非常精美,是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据说当时的五世土司鲁麟请来了全国名匠修建他,因此这里的壁画水平非常高,尤其是六道轮回图和西游记悬塑,令前来鉴定的专家十分震惊。

三、贸易繁荣的古晋会馆

明朝皇帝特意安排鲁土司来红城古镇守备,同时加强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茶马交易,推动了这里商品交易的繁荣。大量的中原商人和文化名人使这里既成为一个军事堡垒,又是商贸重镇 、文化中心。

古晋会馆,当地民间又称作山陕会馆,这里是山西陕西商人来聚会、祭拜财神同时开展商贸活动的中心场所。迄今为止,这座山陕会馆保存基本完好,它代表了那个时代商贸文化的繁荣状态。

山陕会馆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咸丰七年增修,会馆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80平米,有戏楼、过厅、大殿等建筑。红城作为丝绸路上的重要驿站,无论你是东去兰州,银川还是西去张掖,酒泉,新疆,青海,凡车辆、游客、商人都会在途径红城的时候选择打尖或者住宿。由于此处陕西、山西的商人汇集较多,他们便在红城建立会馆,商议贸易,唱戏娱乐。

四、文昌殿

丝绸古道上凡是进入到河西走廊、青海、宁夏等地,在这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许多文化名人都会驻足红城,因此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

林则徐在这里写下了善民福地,他在《荷戈纪程》里面写道:“村落相接,水木清逸,居民丰实,为西来第一沃壤。”左宗棠征西的时候,平定新疆叛乱,也经过了红城,因此在这里沿途栽下了许多左公柳。

红城被称作永登的“文化之乡”。在崇祯年间这里就修建了文昌阁,明代开始建有文武学社,清代建有文武堂。文昌殿是红城明清时期教育发展的见证。

文昌殿位于红城镇中心小学院内,始建于明崇祯六年,坐北朝南,歇山顶建筑,内外施斗拱,面积约194平米。红城是文化之乡,从明初到光绪末年,红城学子考中文进士1人,武进士1人,文举人7人,武举人14人,各类生员109人。

漫步古镇,看着历史在这座古镇留下的痕迹,依稀能感觉到它往昔的繁华精彩。缓步走进山陕会馆,听着秦腔小调,吹着感恩寺流转出的风,千百年来的古镇依旧沉浸在一种祥和与繁荣的空气里 。

三、成珠楼的地址?

  成珠楼是广州市老字号茶楼中,开业最早、时间最长的一家,位于海珠区南华中路,漱珠桥畔。成珠楼在解放前参加了茶楼业同业公会,曾有一块刻着“成珠楼”的樟木牌匾存放于该会在桨栏路的会址处。牌匾落款署清乾隆年代。至1985年该楼毁于火灾时,成珠楼的历史足有240多年了。成珠楼始创于清代时明叫“成珠馆”,是一间不起眼的简易平房。咸丰年间才改成为两层的木搭建茶楼。创业之初,成珠馆属当时广州五大家族(潘、卢、伍、叶、周)之一的伍紫垣所有,为伍氏宅内待客的地方。伍氏衰落,该馆转让吴氏,易名为“成珠饼家”,后又兼营茶楼业。之后又数易其主。至光绪,馆归梁福和堂所有,属族产,主持人为梁殿华。成珠楼的发展便从此时期开始。   成珠楼所处的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清代广州河南(广州珠江南岸地带)有三大集市,即福仁市、漱珠市和歧兴市。成珠楼即在地漱珠市内,且傍近豪门望族的邸宅,旁边是著名古刹海幢寺,故食客不绝。   成珠楼的“龙凤礼饼”和其他各种饼,就是这个时期开始出名的;并有各款粉面饭品供应,生意自然十分兴旺。当时所制饼食,除柜面零售和在茶座上供应之外,还承接成批订购,送货上门。连省、市、国外的过路客也以一试成珠楼精制饼食为快。由于梁殿华经营有方,营业不断发展,获利甚丰,为该楼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梁氏第二代续先辈雄风,将成珠楼经营得更加有声有色。他们聘请名师,广告宣传,把楼面修饰一新。为防假冒,成珠楼“小凤饼”还在民国三年获准进行商标注册,保障了经营专利。此后,成珠楼雇用的职工便由原来20人增至后来的50多人。   成珠楼以小凤饼成名。流传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小凤是伍紫垣的婢女,是顺德人。某日伍紫垣接待一位外地客人,碰巧点心师不在。小凤情急智生,把平时私下储藏以备充饥的干饼拿出来招待客人,不料客人吃后大加赞赏,以后还来信称道,念念不忘。其实,小凤只不过是把平日宴客剩下的菜肴收集起来,加些梅菜压成饼块,再请点心师傅代为烘干而已。想不到这种饼居然甘香酥脆、油润干洁,十分可口。意外的发现启发了伍紫垣,于是他命师傅如法炮制,并将饼取名为“小凤饼”。另一种说法,认为“小凤饼”是梁氏祖传,因外形酷似小鸡,故取名“小凤”。后来成珠楼确定以“小鸡”作为“小凤饼”商标时,正合把“鸡”雅称为“凤”的民间习俗。不管小凤饼的起源如何,总归是“成珠楼”的一大发明。   20世纪20年代初,小凤饼曾获“展品赛会最优等奖”。1931年参加“广州市国货展览会”获一等奖。据说当年广播电台曾编了一段顺口溜作宣传:“老乡老乡,几时出省城?省城最有名,成珠鸡仔饼,你去省城最紧要买鸡仔饼。”长期以来,省内外的过客都喜欢手提一盒“小凤饼”回家,作为到过广州的标记和最珍贵的“手信”(礼物)。国外华侨乃至外国朋友都把“小凤饼”视为代表中国饼食的珍品,推祟备至。“小凤饼”的销售点逐渐遍及省港澳。   1946年成珠楼举行开业200周年庆典,一时哄动全广州城。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书赠成珠楼,诗云:“小凤饼,成珠楼,二百年来誉广州。酥脆甘香何所从,品茶细嚼似珍馐。成珠高阁会天孙,绿皑新醅酒令传。醉傲天台左右顾,漱珠桥畔海幢园。”   今后只剩下成珠饼家

四、儒公桥的历史?

在四川省乐山市的苏稽古镇,有一座古桥叫“儒公桥”,这是建于清代1858年,距今150多年的石桥,石桥全长近百米,共十七孔。

据说这座桥的得名还是有原因的。在被峨眉河隔开的苏稽三场,尽管人烟密集,商业发达,却没有一座桥梁勾通两岸。过往行人,全靠木船摆渡。逢年过节,或是赶场,渡口特别繁忙,因超载而造成船翻人亡的悲剧,时有发生。

  咸丰六年(1856年),嘉定府乐山县“七品皇堂”下乡考察民情,在苏稽亲历了过渡的艰辛。于是,决定在峨眉河上建造一座漫水石桥,方便行人车马,促进苏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漫水石桥由两名工匠领建,从东西两岸同时施工,向河中推进。不知是技术上的原因,或是地质构造的缘故,桥建成后,东岸比西岸高约一尺。每至汛期,西段必先淹没。石桥全长近百米,共十七孔。石料全部采自雅安,经青衣江筏运至苏稽附近的徐浩码头,再由人力抬到建桥工地。每条巨石,需十六个壮汉,才能搬动。仅以此观之,足见建桥工程之艰巨。

  历时一年多,石桥建成了。踩桥(剪彩)那天,人山人海。地方官吏和有名望的绅商头面人物,下跪桥头,恭迎县太爷下轿踩桥。顿时,万炮齐鸣,鼓乐喧天,场景很是壮观。踩桥仪式完毕,地方父老为感谢县太爷的“德政”,取其名为“儒”,号曰“儒公桥”。儒公桥建成后的一百多年间,曾四次冲毁,四次重修。其中,以民国六年(1917)年毁捐最大。

  如今,古桥两岸,都设了石礅,以阻止车辆通行。尽管,历尽沧桑的儒公桥仅能供行人通过,但依然联通着东西两岸的繁华,人流络绎不绝。

五、河南鹿邑枣集的由来?

枣集在鹿邑县城东北24公里,宋河两岸。清末筑寨,形如枣子,曾设集市,故名,

老庄在鹿邑县城东北6公里处。明代建村,原名李老庄寨,后张姓兴旺,改名为张老庄寨。简称老庄。(现已改为涡北)

太清宫在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春秋道家创始人李耳故里。汉代建老子庙。唐代扩建太清宫。村以宫名。

郑集 在鹿邑县城东南11公里处。郑姓居此,后又成集市,取名郑集。

王皮溜在鹿邑县城东南9公里,白沟河南岸。传说,唐末村民王溜以贩卖皮货为业,人称王皮溜。村以人名。。观堂在鹿邑县城西南9公里处。翟姓始居于此,原名翟家店。清咸丰年间筑寨,为祈祷观音保平安,在南寨门楼上立观音塑像,遂改名观音堂。简称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