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江县,下司镇,赶集是什么时候?
下司赶集时间是每个星期五。 宣威赶集时间是逢十二生肖中的羊和老鼠,本地人讲是赶羊和赶老鼠。 麻江应该是逢龙和猪吧。
二、宣威火腿的来历?
宣威火腿,又名“云腿”,以其皮薄肉厚,肉色红艳,香气浓郁,味鲜美回甜而名扬海内外。
由于这种火腿出产于云南省的宣威而得此名。宣威火腿与金华火腿、安福火腿并列为我国三大火腿之一。
宣威火腿起源于汉族民间生活。在明洪武十六年(1383)以后,明政府从中原地区向云南大量移民,这些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他们家家户户养猪,在年关前宰杀时鲜肉吃不完,就将猪的前后腿用盐腌渍,以备来年食用。这些移民来到云南后,也将这种生活习惯带到这里。
这种火腿得以传名,还是在清代雍正五年(1727)滇东地区的“改土归流”时期。
“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
明代永乐年间废土司,设贵州布政使司。
清代雍正五年根据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再度实行改土归流,设置宣威州。
这样宣威就成了当地的经济、政治中心,扩大了集市规模,南来北往的客商日渐增多,很快商贸业就繁荣起来。
当地百姓为了购买生活必须的盐巴或换取一些零用钱,就带着自家的火腿到宣威城里去交易。
外地商人发现这里的火腿质量上乘,就大量收购,运到外地销售,标名“宣威火腿”,由此,宣威火腿才名扬于世。 宣威火腿形成规模化生产还是在清末的宣统年间。
在宣威榕城镇有个名叫浦在廷的青年,他本来出身于书香门第,可是他却淡漠功名,从14岁就跟随马帮做生意。在宣统元年(1909),他和几个有志于发展火腿产业的朋友筹划组建了“宣威火腿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宣威历史上的第一家火腿公司,从此宣威火腿由一家一户的分散腌制,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加工。这对宣威火腿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921年蒲在廷从广州引进新技术,开设宣威火腿罐头公司,开始制作火腿罐头。1923年在孙中山倡导的广州农副产品博览会上,孙中山先生对宣威火腿大加赞赏,挥笔为蒲在廷的宣威火腿公司题词:“饮和食德”。
从此,宣威火腿声誉更起,畅销东南亚、日本、西欧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宣威火腿采用当地的乌蒙猪制作,这种猪膘厚肉细。
宰杀后取下猪后腿,切成琵琶状,称琵琶腿,用盐巴反复搓揉直至盐渗入肉中,再进行腌制,待自然发酵,半年以后才腌制成。当火腿皮青稍呈绿色时,用针在3个不同的部位试针,如有“三针清香”时,即为合格产品。
宣威火腿可以炒、煮、煎、炸、蒸、烩、煮等其味均鲜、香美,可使胃口大增。 云南的宣威火腿
三、曲靖宣威火腿美食哪家好?
我一直以为升达好,应该是做的很早的品牌了。我2000年上高中的时候就有了,后来有的振宣,再后来就很多了,从侧面知道的老浦家做的比较大。其实如果宣威有亲戚朋友,让他们代劳乡下集市买最好。买山上人家背下来卖的那种,绝对绿色地道。如果送人什么的,知名度越大的,估计越能满足你的要求。
四、大理三月街的主要内容?
《大理三月街》主要内容: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乌绫帕子凤头鞋,结队相携赶月街。观音石畔烧香去,元祖碑前买货来。
云南洱海边上住着一位年轻的白族渔夫阿善,夜晚,他在月上打鱼,弹着三弦,唱起渔歌,歌声传到龙宫。龙王小女阿香听见了,来到船上,与阿善结为夫妻。
三月十五,是月亮里赶集的日子,各路神仙都到月宫去买东西。阿香变成小黄龙驮着阿善去赶集。他们来到月宫,与嫦娥、吴刚一起游了大青树下的月亮街,街上热闹极了,万物透明闪亮,看得见,摸不着。
他们回到村里,把月亮里赶集的情况告诉乡亲,大家决定模仿月亮街,在苍山脚下种起三株大青树,定三月十五日在大树周围摆摊设点,让四乡八寨的人前来赶集,大理的“三月街”就这样延续到今天。
远在唐代南诏时期,南诏羊苴(jū)咩(miē)城(即今大理古城),不仅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南诏与东南亚诸古国进行文化交流、贸易通商的重要门户,此时,佛教已传入南诏国。
南诏白族先民,对佛教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十分崇拜。相传,这位貌慈心善、救苦救难的观音娘娘,还制服了盘踞大理的恶魔罗刹。于是,为报答观音菩萨的功德,“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焦,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
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白国因由》)明代嘉靖进士、白族史学家李元阳编撰的《云南通志》中,也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观音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也。”
扩展资料:
三月街 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三月街街场在大理市古城西城门外,街场占地90亩。
进行物质交流,包括来自各省区的鹿茸、麝香、党参、红花、白芍、川芎、虫草、熊掌、雪莲、猪沙、人参、天麻、牛黄、龟板、鳖甲、砂仁、贝母、秦归、附片等大宗药材的交易。
其交易的药材量大且种类繁多,为滇西之最;其次是大牲畜买卖,包括缅甸的黄牛、内蒙古的络驼、云南各地的骡马、耕牛等,每次会期交易量在上万头以上。
再次是云南各地的土特产品都在月街上销售,较著名的有凤庆、普洱的茶叶、景东的糖、宣威和鹤庆的火腿、保山、腾冲的宝石、琥珀、玉器、大理草帽、扎染、大理石、祥云辣子、漾濞核桃、洱源乳扇、梅子、弥渡的卷蹄、剑川木雕等;最后是其他生产生活用品交易。
举行规模宏大的民族体育交流活动和文艺表演活动,包括在月街街场举行各民族赛马、射箭、摔跤、射击、武术、棋类、球类比赛,大型民族文艺表演、民间文艺调演、耍龙舞狮、鹤蚌马象、霸王鞭等。
各少数民族美食品尝的盛会,月街上,别具地方民族特色风味的各种小吃让前来赴街的人留连忘返。小吃大体分为生、冷、熟食三大类。有大理名食生螺蟥、生皮、“一掌雪”、砂锅鱼等等。
月街期间,大理古城张灯结彩、装饰一新,各户置花木于门前,搭“花山”于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