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口鲶鱼高密度养殖方法?
鲶鱼苗种培育,可选用水泥池培育、上池培育或网箱培育。土池面积不宜太大,一般以100~500平方米为宜。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0尾。同一池放同批苗,以防个体差异互相吞食残杀。
鱼苗培育阶段的关键问题是开口饵料。因此,鱼苗下塘前,首先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然后施有机肥(牛、马粪等)培肥水质,使浮游动物大量繁生、保证鱼苗下塘后就有丰富适口的饵料(如轮虫、枝角类等)。
将注射药物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待产,产卵池面积为5~10平方米为好,水深0.5米左右。每平方米放亲鱼1组。产卵池中铺设用棕榈皮作成的鱼巢。鱼巢铺设的密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大些,以免产生过多的落地卵影响孵化率。亲鱼产卵后,迅速捕走亲鱼,让受精卵在原池孵化。水的管理由于喂养鲶鱼大都需要投喂动物性饲料,因此易引起水质变坏。虽然本地鲶鱼耐缺氧,在污水中仍能存活,但其生长速度显著减慢,严重时停止生长。所以,应尽量保持水质清新,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掉池水的1/4~1/2,如能保持长期微流水效果会更好。
二、革胡子鲶鱼高密度养殖前景?
革胡子鲶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广、抗病力强、耐低氧、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骨刺少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养殖前途的优良高产品种。
鲶鱼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等优良性状,是淡水鱼的优良品种。随着其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鲶鱼脏的印象已被人们所打破,而作为名贵的营养佳品,鲶鱼能和鱼翅、野生甲鱼相媲美,因此在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基本上一二线城市中的高档餐厅和海鲜馆都有得卖。
三、为什么鲶鱼可以高密度养殖?
是因为鲶鱼生存能力强不挑食也不容易生病。扩展内容如下:
1、放养的密度取决于预期产量,鱼苗的规格,养殖模式,管理水平等因素。
2、如果是池塘纯养模式,每亩池塘放养1-1.5万尾鲶鱼鱼苗(体长约为3cm左右)。
3、如果是池塘混养模式,每亩池塘放养150-200尾鲶鱼苗,鱼的规格为200尾/kg。
4、稻田养殖鲶鱼模式中,如果是放养当年的夏花鱼种,每亩地放养40-60尾鲶鱼;如果是放养50g以上的鲶鱼种,每亩放养200-400尾鲶鱼。
四、革胡子鲶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一、小水体精养
小水体养殖适合家庭饲养,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坝、坑凼及田边土角修筑鱼池,由于面积小,易干池捕捞,且管理方便,产量高。
小水体养殖可以采用水泥池或土池,面积一般在10-100平方米,水深0.6-1m。最好能靠近水源,有进、排水和排污设备。在水面上搭上阴棚或投放浮萍、水葫芦等遮阴,但遮盖水面不超过鱼池水面的1/5。
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密度为3-5cm长的鱼种投30-40尾/平方米,5-100cm长的鱼种投20-30尾/平方米。
二、池塘单养
此法产量高、管理方便,但池塘利用不够充分。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0.5-3亩。水不宜过深,一般为0.6-1.2m,以能干塘,且靠近水源。
为防逃,进排水口要设置拦网,池坎和拦网的高度要高出水面40cm以上,在池塘四角水面,要投放水浮莲或浮萍,这既可遮阴、净化水质,又可作为鱼的辅助性饲料。
鱼池经干塘、清整、消毒并施入基肥后,可注入新水,当水中饵料生物繁殖达到高峰期时,即可投放鱼种。
鱼种下池后,饲料投喂方法与小水体养殖相似。
三、池塘混养
革胡子鲶可与草、鲢、鳙、鲤、罗非鱼等鱼混养,但不能与其他肉食性鱼类混养。混养的形式有两种:
一是以革胡子鲶为主(占90%),其他鱼类占10%。这种混养形式要求饲料充足,水源丰富,其他鱼类的个体大。混养密度为3-6cm长的革胡子鲶每亩投放2000-4000尾,鲢鳙鱼可混养100-200尾。
另外一种形式是以其他鱼种为主,搭配规格为15-20cm长的革胡子鲶,亩搭配量为100-150尾。
四、稻田养殖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的主要形式有稻鱼轮养和稻鱼间养两种。养鱼稻田应选择在向阳、水质肥沃、排灌方便、防洪条件好的地方。
五、南方大口鲶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一、大口鲶鱼高密度的养殖技术
1、环境要求
养殖大口鲶鱼一定要有干净的水源,必须在有充足活水源的地方修建池塘,池塘修建的保水性一定要好,不能透水。池塘里可以种植一些水草,这样可以为大口鲶鱼提供栖息的环境,但是水草不能大面积生长,以防遮挡水面,阻隔氧气,导致呼吸不好。进出水口可以覆盖网纱,防止其他动物进入,同时也防止鱼逃脱,池塘四周要加高加固。
2、放养准备
放养前2周在放掉水后可以用生石灰溶液清洗全池,浸泡1周以后,再将池塘洗刷干净。然后灌清水浸泡直到放养前2天,放掉水之后必须重新灌满水准备放养。放养前鱼苗要在淡盐水或是其他消毒溶液里浸泡20分钟,必须经过杀菌后再放养,同时也要准备好下水投喂的饲料。
3、投放
一般1亩池塘投放2万尾左右的鱼苗即可,也可以少一些。投放时一定要选择相同规格的鱼苗,不要过大过小,否则容易生长不均衡导致自相残杀,投放时间可以选择在中午温度适宜时进行。
4、饲喂
投放后过几个小时就可以开始投喂饲料,饲料可以用一些粮食做成粉,然后掺水捏成团,这样能避免入水时松散太快造成浪费,也可以给其喂食一些贝壳肉、螺狮肉,但一定要切碎。也可以喂食小鱼虾,将其和粮食粉末、营养粉末混合一起进行投喂,1天喂食2次。
5、养护
可以在水中施肥,培育天然饵料给鱼吃,平时一定要注意换水,水源必须要一直流动,下雨天也要防止鱼逃跑,高温时要注意进行增氧,保持水中氧气。大口鲶鱼常见的病害是打印病,发现该疾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采取隔离全池消毒,同时使用漂白粉消毒。大口鲶鱼的常见虫害有车轮虫,防治时可以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一起混合使用。
二、大口鲶鱼的养殖密度是多少合适
1、为了提高成活率和养殖效益,投放的大口鲶鱼种一定要在8cm以上,且要求规格整齐。放养密度一般为8cm-10cm规格每亩投放1000-1500尾;10cm-12cm每亩投放800-1200尾,池中还可以搭配150-250g大规格鲢鳙鱼种100-120尾,这样能调节水质。
2、养殖大口鲶鱼时要注意,新池要用二氧化氯、硫酸铜、高锰酸钾等进行全池消毒或在阳光下进行暴晒,1星期后就可以放入鱼种。大口鲶鱼适合在20°C-28°C的水温内生存,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溶解氧含量充足,同时也要经常对水质进行全面调控,不要老水积存,这样不利于鱼的健康成长。一般每隔3-7天就可以换1/3老水,条件允许时可以添加增氧设备。
3、一定要坚持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的方式养殖,因为配合饲料营养均衡对鱼的消化吸收快,诱食性强,适口性好,可以提高大口鲶鱼的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为了满足不同时期养殖的营养需求,投喂时不要选择机械投喂,喂太多容易剩饲料,导致剩余饲料沉底污染水质,喂得太少鱼吃不饱体质就会下降,也不利于鱼的健康成长,所以要适时适量合理的投喂饲料。
六、八须鲶鱼高密度养殖影响生长吗?
八须鲶鱼科学高密度养殖是不影响生长。胡鲶鱼是我国经济淡水鱼类,是大可以大密度饲养优良品种之一,耐低氧,抗污染。八胡鲶鱼能在其它鱼类不能生存的水域环境中正常生长。据测定,当水中溶氧量低于0.1228ppm时,它仍可通过仰头吞咽空气摄取氧气正常生活。
2.耐高水温,喜浅水。八胡鲶鱼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5一30,低于15生长缓慢,7以下会昏迷死亡。水深以75-100厘米为宜,鲶鱼养殖密度每平方米可饲养200尾~300尾左右
七、鲶鱼养殖?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八、鲶鱼怎么养殖
鲶鱼怎么养殖
鲶鱼是一种耐寒性强、生长快、繁殖力强的淡水鱼类,非常适合养殖。鲶鱼肉质鲜美,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对于那些有一定养殖基础的养殖户或者希望尝试养殖鲶鱼的初学者来说,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鲶鱼的养殖技巧。
1.场地选择
养殖场的位置和环境是影响鲶鱼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场地时要考虑水源、排水、日照、土壤和气候等因素。一般来说,水质应清洁无污染,水深适中,水温在25℃左右最适合鲶鱼的生长。养殖池塘的周边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免有毒气体的滋生。
2.池塘建设
养殖鲶鱼主要选用淡水池塘,可以根据养殖规模选择池塘的大小。池塘的底部最好是黏土或者壤土,以保持水质的稳定。池塘的修建要保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方便养鱼期间的管理和水质调节。同时,根据养殖规模,合理划分出格子池或者养殖网箱,以便控制每个池塘的养殖数量。
3.种苗选择
鲶鱼的种苗选择直接关系到养殖效果。优质的种苗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等特点。在选择种苗时,要注意选用活体、体型匀称的稚鱼。稚鱼的体表应该干净光滑,没有病斑或者伤口。此外,根据养殖目的选择种类,常见的鲶鱼有鬼鲶、中华鲶等。
4.水质管理
鲶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监测和调节。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水温等指标。如果发现水质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进行调整。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更换新鲜水源,避免病害的发生。
5.饲料选择
鲶鱼的饲料以蛋白质含量较高、饲料颗粒细小的鱼类饲料为主。鲶鱼对饵料的摄食量比较大,喜好吞食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对于鲶鱼养殖户来说,一般可选择市场上成熟的鲶鱼饲料,也可以使用自制的饵料进行饲养,比如小鱼、虾皮、豆饼等,不仅能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也能增加鱼体的口感。
6.疾病防控
在鲶鱼的养殖过程中,病害是养殖户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常见的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要加强养殖池的卫生管理,确保疫病在养殖鱼群中不会蔓延。定期给鱼群进行体外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7.养殖环境调控
鲶鱼对养殖环境的温度、光照和气温等有一定的要求。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控养殖环境。对于小鱼苗期,适宜的水温为28℃至30℃;对于生长期鱼苗,水温保持在26℃至28℃;到了产卵期,水温应保持在25℃左右。
8.养殖技术改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鲶鱼养殖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例如,可以利用生物发酵技术降解养殖废水,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利用光合菌技术降低养殖池的氨氮含量,改善水质;利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控等。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能够提高鲶鱼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结论
鲶鱼养殖是一项有前景的投资,通过合理的养殖场地选择、池塘建设、种苗选择、水质管理、饲料选择、疾病防控、养殖环境调控和养殖技术改进,可以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鲶鱼肉质鲜美,市场潜力巨大,对于希望尝试养殖鲶鱼的人来说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当然,在养殖过程中也要加强学习和实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养殖技术。
九、高密度养大口鲶鱼技术?
高密度养殖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使养殖密度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养殖方式。下面是高密度养殖口鲶鱼的技术要点:
1. 场地选择:选择水质好、水源充足、水流平稳、水深适宜、土壤肥沃、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
2. 池塘建设:池塘建设要符合口鲶鱼的生长特点,池塘大小、深度、形状、水质等都要符合口鲶鱼的生长需求。
3. 种苗选育:选用优质种苗,保证口鲶鱼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4. 饲料管理:采用科学的饲料管理方法,根据口鲶鱼的生长阶段和饲料需求,合理配制饲料,保证口鲶鱼的营养需求。
5. 疾病防治:加强疾病防治,定期检查口鲶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6.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水质,保证口鲶鱼的生长环境。
7. 清池换水:定期清理池塘,及时换水,保证水质清洁。
8. 养殖密度:根据池塘大小和口鲶鱼的生长特点,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证口鲶鱼的生长和健康。
十、花鲶鱼养殖?
花鲶鱼就是鲈鱼
1、池塘条件:鲈鱼养殖的池塘面积是以5-10亩为宜,水深要2米以上,水质无污染、水源充足、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且交通方便,同时还需要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以及发电备用机组。
2、清塘消毒:在鲈鱼放养前需要清塘,每亩使用生石灰7-10千克,保持池水10-20公分,浸浆泼酒,7天之后加水至1米深,可一次施用二铵0.75千克/亩,两天后当池水变为油绿色时即可放养。
3、暂养方式: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4公分,经捕捞转运等操作,鱼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提高养殖成活率,可以先进行中间暂养,在养殖池中架设40目的网箱比较方便。
4、鱼苗放养:鲈鱼暂养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使用氯霉素拨酒消毒,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后投喂新鲜鱼食,鱼种在培养至10公分左右按1.5尾/平方米投入到养成池中进行养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