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到农村去网

花泥鳅怎样养殖?

74 2025-03-02 13:45

一、花泥鳅怎样养殖?

1、要养殖花泥鳅起初要包管水质洁净,豢养密度要坚持在一平方80尾。

2、其次选苗,能够用盐水判别,能在外面一般运动的就能遴选。养殖水温要坚持在25℃-28℃,喂食能够挑选浮游藻类或生物内脏来喂。

3、发现病害的时分,要实时防治,赤鳍病用氯霉素夹杂饲料喂食,肠炎病用磺胺咪、抗坏血酸盐夹杂饲料喂食。

二、东北花泥鳅养殖?

在东北养殖花泥鳅首先要确保水质干净,可以通过定期换水的方式来改善水质。其次要控制水温,保持在25-28℃之间。一般每立方米养80尾左右,如果太密集会影响其生长。日常喂食一般用以藻类为主,也可以喂动物内脏和谷物。另外,还要预防各种疾病,以及患病后的隔离和治疗

三、东北花泥鳅养殖技术?

1、要养殖花泥鳅起初要包管水质洁净,豢养密度要坚持在一平方80尾。

2、其次选苗,能够用盐水判别,能在外面一般运动的就能遴选。养殖水温要坚持在25℃-28℃,喂食能够挑选浮游藻类或生物内脏来喂。

3、发现病害的时分,要实时防治,赤鳍病用氯霉素夹杂饲料喂食,肠炎病用磺胺咪、抗坏血酸盐夹杂饲料喂食。

四、东北花泥鳅网箱养殖技术?

1、泥鳅苗种由就近的市场收购,并在投放网箱前经严格筛选,确保鱼种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肥状,规格一致,并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后再投放网 箱中。网箱内泥鳅苗种的投放最佳时期于5-6月10-20日进行,一亩共放养泥鳅1200斤左右,规格为5克,平均每口网箱10平方米的放养泥鳅30斤左 右。

2、网箱原材料是用聚乙烯制作而成,绞丝网类型;长×宽×高为6米×4米×l.8米,网箱框架为竹竿搭制,每,口箱需竹竿6根,每条长边3根,直接固定于 水中;网箱水下部分为1.5米,水上0.3米,箱底距塘底约0.5米。泥鳅苗种放养前15天安置网箱,使网箱壁附着藻类,并在网箱内移植水花生、水葫芦、 占网箱面积的1/3。平均每亩水面放置一口网箱。

3、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整个养殖过程中投喂植物饵料主要以米糠、菜饼、小麦粉、马铃薯渣、玉米粉,动物性饵为黄粉虫、螺、蚯蚓、蝇蛆、小杂鱼等。其增重率会有明显提高,效益更佳。

4、网箱养殖泥鳅,应加盖网。泥鳅特有的肠呼吸功能,使泥鳅在网箱中经常上下窜动,吞食空气,实际养殖生产中,易被水鸟啄食。后经加盖网,才避免这一现象。

5、每天早晚巡塘,检查网箱有否破损,泥鳅活动是否正常;7~8月高温季节,水葫芦覆盖水面的水面积占网箱的面积维持在1/2;平时清除网箱内过多水葫芦,使其覆盖网箱面积维持在1/3左右。

6、整个试验过程中,基本上未刷网箱,过分依赖泥鳅的肠呼吸功能,不易缺氧死亡。实际上应勤刷网箱,加快箱内外水体交换,使箱内水质更好,有利于泥鳅生长。

7、经5-8个月的饲养,泥鳅的体重可增长4-6倍左右,平均每个网箱产泥鳅120-150斤,池塘亩产量4500-5000斤。以13元计,产值55000-60000元,纯收入3万以上。

因此,开展池塘网箱养殖泥鳅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值得养殖爱好者采取。

五、台湾泥鳅品种养殖怎样?

台湾泥鳅是大陆泥鳅与台湾本土泥鳅的杂交品种,肉质细嫩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与普通泥鳅相比,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寸苗(3-5cm)养至成鱼(15尾/斤)只需3-4个月。台湾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然而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对泥鳅生存和生长不利。养殖台湾泥鳅,池塘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建议台湾泥鳅苗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选择大小均匀、饱满有活力的泥鳅苗,可套养鳙鱼10-20尾/亩、白鲢15-30尾/亩,用以调节水质,防止蓝藻爆发。

六、谁知道泥鳅养殖有市场吗?

那就要看你准备养到多大的了。有两种规格:

一,是半斤以上甚至一两斤以上的,这种只有东北(冬天吃,即中国典型的冬补);韩国、日本(这俩夏天吃,是他们所谓的夏补)。这种大规格东北人即使冬补也吃不多,毕竟现在中国富了,比韩国日本都有钱了,吃的好的东西太多太多了(那边有海参,比这个高档多了),所以真正的买家还是韩国日本。虽然说韩国日本没咱中国有钱,但他们惜命,怕死,花钱抠门儿,所以对吃的东西检测得严格得要死。关键是泥鳅这玩意儿密度小了没利润,密度稍一大就多病,又是皮肤呼吸,很多药都不能用。所以抗生素农药都用得蛮多的。所以老是被韩国日本那群怕死鬼检查出来,一检查出来就出口限制,一限制这玩意儿就不值钱了!前年我去连云港赣榆(国内面积最大的泥鳅养殖基地),据当地人说已经三年亏本卖了。

二,就是60~80条一斤的规格了。这个规格现在正在升温!因为这是内销,中国人自己吃的。中国吃东西讲究首先是味道,其次才是营养。泥鳅还真是这个十公分左右的规格才最为细嫩可口。现在两广、两湖、云贵川等地都喜欢拿这个规格吃火锅。吃法虽然单一,但短时间内我感觉没有品种能代替之。这就是品种优势,密度很高,产量不算低。关键是成本低,当然利润没有其他品种高,但好在两广海南冬天也能养。而且周期短,可以作为其他养殖品种养殖间隙的一个交替缓冲。

七、泥鳅可以在缸里面养殖吗你?

泥鳅可以放在鱼缸里养。 鱼缸池底需要铺15厘米至20厘米厚的肥泥,要根据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

八、泥鳅养殖技术?

养殖方法:

1、鳅池建设。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1~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6cm。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

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

2、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池;5~7天后,蓄水10~20cm,施用10~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3、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

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

4、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扩展资料:

九、如何养殖泥鳅?

方法多样,但总体需要注意的几个步骤是:养殖池的准备,水的处理,泥鳅的选种和饲养管理。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充足的养殖池,大小要根据泥鳅的数量和大小合理安排。其次,水质的处理也非常关键,泥鳅需要新鲜的水源和合适的水温。接下来就是泥鳅的选种和饲养管理,要选择健康的泥鳅,并按照科学的饲养方式进行管理。比如,要注意泥鳅的饵料、喂养量和时间等方面。总体而言,泥鳅的养殖需要细心耐心,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泥鳅的质量。

十、泥鳅如何养殖?

1、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2、养殖方法

泥鳅在夜间才会捕食活动,养殖时可以在上午八点以及下午三点为其提供食物,以鱼虾、昆虫、水蚯蚓、豆饼、豆渣等食物为主,且喂食三小时后,要为泥鳅清理池塘,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

3、注意事项

泥鳅不喜强光,在光照过于强烈时要为其搭建遮阳网,维持泥鳅的正常生长,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气泡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养殖时要定期使用木棍搅动池底,将水中的有害气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