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膏蟹养殖盐度?
据中国内地农业专家研究表明当今中国内地农村地区膏蟹的养殖场所,盐度保持在每立方米500-800克比较合适,养殖场盐度最多不能超过1000克。
二、膏蟹养殖温度?
夏季保持在10度以下,冬季在15度左右,盐度24~26度,一个月左右换一次水.
生存在水温7至37℃,适宜生长水温15至31℃,最好的水温为18至25℃。温度低于15℃,生长明显减慢,水温降至7~8.5℃时,停止摄食和活动,进入休眠和穴居状态。
三、红膏蟹养殖方法?
1、池塘准备
梭子蟹是海洋动物,所以水质的要求便是需要咸水,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无病菌干净的地方。最好是有较为丰富的杂鱼杂虾,因为可以为梭子蟹提供足够的天然食物,有良好的排灌系统,便于换水。梭子蟹喜欢到岸上休息,所以应该在池塘周围为梭子蟹提供足够的空地供其休息,最好是斜坡。在池底放入适量的细沙,满足梭子蟹喜欢潜沙的爱好。池塘水不宜过深,在4-6米左右久即可。
2、准备工作
在放养蟹苗之前要将水全部放干,对池塘进行清塘工作,全池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消灭原有病菌,防治蟹苗生病。清除池底的淤泥,不宜过多,稍微留一点即可。然后将剩余的淤泥翻松之后再进行暴晒3-5天,再进行放养。注意在池塘中设置增氧,排灌与防逃等设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池体还可以放入一定数量的空瓶子、水管等让其休息。在放养前向池中施入适量的肥料,培育充分的浮游动物,肥料不宜过多,否则使水质肥力过大,对蟹的生长产生影响。
3、蟹苗放养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开始放养蟹苗,同一池塘中放养的蟹苗应该保证规格相同,规格大小不一容易出现大的欺负小的,影响成活率。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亩放养数量不得超过3000只,否则会出现蟹之间争抢食物,打架等现象,影响到所有蟹的生长与成活。但是也不能过稀,太少的话会使蟹降低活力,容易影响水质。定时投喂饲料,放养时的水温不得低于20度,控制好水温的恒定,才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
4、日常管理
在夏季要随时注意水质的变化情况,一周至少要更换三次水,换水的频率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所决定。换水量需要根据水质情况和蟹的生长情况决定。梭子蟹的食性很差,可以用鱼虾贝等动物进行投喂,每天至少投喂两次,进入冬季气温降到十度之后不用再投食。因为气温越低,梭子蟹的食欲就越差,气温低于十度之后完全不进食。养殖中要勤巡查,观察水质与生长情况,要及时换水增氧,发现有病蟹及时捞出检查对症治疗。
四、膏蟹养殖全过程?
膏蟹是指已经交配受精了的雌蟹,在精养池中lO月份开始放养,当锯缘青蟹卵巢完全成熟,甲壳两侧充满红膏,胸甲膨胀,腹脐上方圆点成红色,整个甲壳呈棕褐色或红褐色时称“红膏蟹”。
一、蟹池建设。面积一般为333平方米左右,池壁用石板或砖砌高l米左右,池壁四周一般设有遮沿防逃,用粗沙或石砾铺底,池底最好先铺石板,旦石板相互靠紧不留沟缝,在石板上再铺沙lO公分。
二、放养密度。一般每亩精养池放养2OOO只,体重为25O克以上已交配过的抱卵蟹。
三、投喂饵料。投喂新鲜的鱼、虾、贝等动物性饵料,每天投喂量为总体重的5%至7%,投饵要定点,早晨少投(占总投饵量的2O%左右),傍晚多投(占总投饵量的7O%—8O%)。当水温降至lO摄氏度时,应停止投饵。
四、分级饲养。及时检查雌蟹卵巢发育情况,区分质量等级(按卵巢发育程度,可分“含母”、“花蟹”和“膏蟹”)进行分级饲养。
五、调节水质。水深只保持3O—6O公分,要加大换水量,以保持充足的溶解氧。每天应换水两次,并安装水泵,小潮时和每天早晨4—5点钟,用不泵灌入新鲜海水,灌注时青蟹常因抢新水而发生争斗,此时应用竹耙及时把它们分开。
六、病害防治。蜕壳不遂是交配受精了的雌蟹常见病害,实验观察交配雌蟹甲壳硬化时间长达2—3天,致使极易感染病菌。交配雌蟹耗氧量增大,雌蟹极易因缺氧而窒息死亡。防治方法。1、改善水环境,使水质清晰,保持一定盐度(大于海水相对密度l.OO5)。2、采取增氧机增氧或用水泵循环流水增氧。3、不投喂变质、霉变饵料。4、用抗生素药定期按O.5至lppm全池泼酒。5、发现病蟹应及时捕起。同时可用2—3ppm漂白粉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病害蔓延。
七、及时捕捞。每隔5—lO天检查一次青蟹卵巢发育情况,发现“红膏蟹”及时挑选出售。若不及时捕捞延至翌年3月份,则只能当“菜蟹”出售。
五、红膏蟹养殖成本多少?
红膏蟹养殖成本的具体金额会根据养殖规模、场地租赁费用、饲料费用、人工费用等多个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养殖红膏蟹的成本包括购买蟹苗、清理鱼塘、投喂饲料、加强防疫、人工捕捉、选择性营养补给等多个方面。为了确保红膏蟹的生长和品质,农民需要稳妥安排养殖计划和运营预算,并严格控制成本。据不完全统计,红膏蟹养殖的初期投入一般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
六、膏蟹养殖注意事项和禁忌?
1、防逃跑
养殖螃蟹时螃蟹逃跑,绝大多数的养殖户都吃过这个方面的亏,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需要重视这个原因了。青蟹的逃跑几率更高,其本身的活跃程度和打洞水平都是极高的,外围防护没做好,它们跑的那叫一个快。养殖青蟹的用户建议大家在外围多设一层防护网,适当的增加最外面的高度,以减少这个几率的发生,另外日常可以多巡视下,方便及时发现问题。
2、水源的整洁
青蟹对于水源算是很讲究的,只要水质比较差,这些青蟹轻者长不大,重的直接死亡。优质的水源才能养出优质的青蟹,想要自己的青蟹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那水源的天然无污染自然就是需要多下功夫了。青蟹脱壳的时候是很脆弱的,水源不好那就会导致成批的死亡,这也是常见的青蟹批量死亡的原因之一,水源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3、异物预防
如果没做好外物入侵的预防,那么养殖池里面就容易出现异物泛滥的情况,常见的有青苔这样的水生异物,还有纤毛虫这样的寄生虫之类的东西。青苔极容易泛滥,很容导致青蟹没有适合的活动场地,且污染水质,最后导致无法继续养殖。纤毛虫则会直接寄生到青蟹身上,让其无法正常的生长,就算长大了卖出去后,你这个有寄生虫也是砸自己的招牌。
4、控氧
最后就是氧气的控制了,由于螃蟹属于两栖性质的,一些养殖户就容易忽略青蟹对于氧气的需求。其实青蟹本身基本都在水里生存,很少会上岸,所以水里的含氧是十分重要的。水里长期氧气不足的话,会导致青蟹不愿意会到水里,从而严重营养到青蟹的真长生活,养殖效果就更加不用想了,如果经常发现大批的青蟹上岸不愿下水,那么就要注意检查了。
以上就是养殖青蟹的一些注意事项了,虽让青蟹适合人工养殖,但是也不是随便就能养殖的。水生养殖本来就比较难以观察到日常的养殖效果,一些问题再不注意的话,那养殖是很难搞好的。
七、如何养殖膏蟹?
池塘选择:40-60亩不等,45亩左右为宜;走向:东西长,南北宽;形状:以长方形居多,也有不规则的形状;深浅:水位抬高后期,沟深0.6-0.8m;田面0.8m左右;进排水:进排水系统齐全,大部份蟹池底部有排水管;防逃设施:精养塘有一层塑料薄膜挡板做成的防盗网;围湖养殖有围网。
虾苗:正月底放养密度一般为800-1000只/亩,规格为100-120/斤的扣蟹,5月份套养抱卵青虾100-150g/亩,桂花鱼10尾/亩,白鲢10尾/亩。花鲢3-5尾/亩。
增氧设备:增氧机。
饲料:从放养到5月底为养殖前期,一般河蟹需要经4次左右脱壳。这个周期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六月以后,养殖户一般是下午5点左右撑船沿着固定的食路全池泼颗粒饲料(8月中下旬投喂冰鲜鱼),养殖后期,养殖户开始投喂冰鲜鱼增加动物蛋白的投喂。
渔药:1.脱壳期来临前十天使用纤毛虫药物预防纤毛虫(限第二壳和第三壳),泼洒补钙产品如活力钙,每月两到三次,可以有效防止脱壳不遂,减少软壳现象,注意在脱壳期不要使用对河蟹敏感的药物(硫酸铜、敌百虫、氯制剂、碘制剂等),4.尽量保持水质清爽干净,不要进排水保持水位稳定,及捞草。
八、膏蟹怎么养殖?
池塘选择:40-60亩不等,45亩左右为宜;走向:东西长,南北宽;形状:以长方形居多,也有不规则的形状;深浅:水位抬高后期,沟深0.6-0.8m;田面0.8m左右;进排水:进排水系统齐全,大部份蟹池底部有排水管;防逃设施:精养塘有一层塑料薄膜挡板做成的防盗网;围湖养殖有围网。
虾苗:正月底放养密度一般为800-1000只/亩,规格为100-120/斤的扣蟹,5月份套养抱卵青虾100-150g/亩,桂花鱼10尾/亩,白鲢10尾/亩。花鲢3-5尾/亩。
增氧设备:增氧机。
饲料:从放养到5月底为养殖前期,一般河蟹需要经4次左右脱壳。这个周期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六月以后,养殖户一般是下午5点左右撑船沿着固定的食路全池泼颗粒饲料(8月中下旬投喂冰鲜鱼),养殖后期,养殖户开始投喂冰鲜鱼增加动物蛋白的投喂。
渔药:1.脱壳期来临前十天使用纤毛虫药物预防纤毛虫(限第二壳和第三壳),泼洒补钙产品如活力钙,每月两到三次,可以有效防止脱壳不遂,减少软壳现象,注意在脱壳期不要使用对河蟹敏感的药物(硫酸铜、敌百虫、氯制剂、碘制剂等),4.尽量保持水质清爽干净,不要进排水保持水位稳定,及捞草。
九、弘膏蟹怎么养殖方法?
首先做好防逃设施,提前种点沉水性植物,比如伊乐藻或轮叶黑藻,全程控制水草比例,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然后放点蟹苗,去南通如东或崇明岛购买。然后全程投喂高蛋白饲料或其他可食营养品,平常注意改底调水。螃蟹全程褪5道壳,每一道壳期间注意水体环境和微元素补充,保证顺利蜕壳。5道壳蜕完便可上市,找准市场售卖就完事。
十、膏蟹可以淡水养殖吗?
不可以,在抓的时候就应该带些海水回来,自来水中含有氯气,这对他们来说就是毒药,所以再加盐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