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高端产业?
半导体
韩国是半导体制造大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半导体(Hynix Semiconductor)在存储芯片生产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全球前十大芯片企业中,总部位于韩国的就有2家。八十年代,三星成功开发出64Kb的动态内存,这极大缩小了三星与当时行业巨头的差距。在九十年代,三星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存储器芯片生产商。
在韩国对外出口中,半导体产品占据的份额举足轻重。2019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金额达到接近940亿美元,在2019年全球半导体产值中占比约为23%。
汽车
汽车工业在今天的韩国经济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20年,韩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生产国第4位。韩国今年前8个月的汽车产量为220.6712万辆。上半年,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国内工厂开工率分别维持在86.8%和79.5%。
韩国汽车品牌有现代、起亚、双龙、大宇等。起亚汽车是韩国最早的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44年。2000年起亚与现代集团合并成立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目前是世界产量第五大的汽车生产商。
船舶工业
韩国是全球船舶制造的重要参与者,在2008年就占据了全球造船市场50.6%的份额。
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0月,全球船舶订单107艘,而韩国订单连续4个月排名第一。10月韩国造船企业承接的船舶订单达72万修正总吨(13艘)。今年前10个月,韩国船舶订单累计377万修正总吨,也就是107艘。
全球最大的造船公司中有三家来自韩国:现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现代重工总部位于韩国蔚山,主要为船舶、工业和能源领域提供工程、制造、安装和金融服务,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设有研发中心,年收入在400亿美元左右。
大宇造船总部位于韩国首尔,是造船业巨头与海工承包商,主要建造商用和特种船舶,包括客渡船、油船、军船和能源领域的固定平台。
钢铁
韩国的钢铁工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为韩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从1985年开始,韩国钢铁工业的世界排名就进入了前十,近年来更是一直保持在第五、第六名之间。
由于高炉停产改造、市场萎靡等因素,韩国粗钢生产量自2018达到历史最高的7250万吨后,2019年减少1.2%,2020年预估继续减少1.2%。韩国钢铁协会预计2020年该国粗钢产量为6700万-6800万吨,这将是四年来粗钢产量首次低于7000万吨。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主营热轧、钢板、线材、冷轧钢、电工钢、不锈钢等。
2019年,韩国浦项钢铁的不锈钢材产量为197万吨,低于上年的203.3万吨;不锈钢材销量为196.8万吨,也低于上年的200.1万吨。
化工
韩国的化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很快成为了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的乙烯生产大国。1973年,韩国政府出台政策推动重化学工业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日本此前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韩国知名化工巨头包括LG化学、乐天化学、韩华化学、SK化学和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LG化学有限公司(LG Chem Ltd.)成立于1947年,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公司产品包括ABS,偏光片和EV电池。今年上半年,韩国LG化学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增加1倍多,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货商。
乐天化学(LOTTE Chemical)成立于1976年,2017年收入为15.8万亿韩元,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公司以生产基础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例如烯烃和芳烃)而闻名。
韩华化学一直是韩国石化行业的骨干,产品包括LDPE(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CA(氯碱)。
电信
按营收计算,韩国电信市场是全球第三大市场。过去20年,尽管整体市场受到经济和人口增长缓慢的支撑,但三家大型固定和移动网络运营商都在塔和光纤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巨额投资。
为了支持韩国政府的K-New Deal目标,三家运营商同意在2022年期间总共投资21亿美元,首先在首都首尔和其他六个大都市地区推出5G网络,然后再扩展到全国。
根据一份对移动数据定价的基准研究,在过去3年里,韩国是每GB成本降幅最大的国家之一,而印度是世界上成本降幅最小的国家,每GB只有几美分。
显示面板
韩国的显示面板工艺水平全球领先。2019年,韩国以441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40.1%的市场份额。根据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面板预计销售额将达到436亿美元。
首先将液晶技术应用于产品的是美国,但由于无利可图、技术存在缺点等原因,美国企业遗憾地错过了将液晶商业化的机会。1968年,日本率先发现了液晶技术中存在的机遇。1995-1996年,韩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液晶面板行业。
1984年,三星电子成立专门的液晶技术研究小组,利用产业衰退周期,吸收人才,快速实现了技术积累。从5代线开始,三星、LG实现了对日本厂商的超越,在约十年的时间内超越了日本。
1999年,三星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获得了18.8%的份额,位居第一,LG达到16.2%,位居第二。
二、韩国十大产业?
韩国的主要产业有:1、汽车产业2、造船产业3、钢铁产业4、电子产业5、石化工业。
三、韩国什么产业最发达?
最支柱的产业是电子和汽车,造船也不错,游戏产业也很厉害,还有文化产业在亚洲基本算得上第一了,韩国的天团,不用多说的
四、韩国现代集团的现代产业?
现代集团的产值为92万亿韩元(约合836亿美元),约占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其出口额为221亿美元,占韩国当年出口总额的15.4%。现代集团的经营范围涉及造船、汽车、建筑、电子、机械、钢铁、海运、保险、金融、炼油等各行各业。
五、韩国游戏产业世界排名?
韩联社12月26日消息,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和韩国文创内容产业振兴院近日发布的《2020韩国游戏白皮书》,2019年韩国游戏产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9%,为15.57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24亿元),以6.2%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五。
六、韩国七大支柱产业?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旅游等是韩国的支柱产业。
第一,汽车制造。
韩国在工业化时期,重点发展汽车工业,使得韩国汽车异军突起,成为世界著名汽车生产国。现在韩国汽车有很多品牌享誉世界,如现代起亚,雷诺,大宇,双龙等品牌。每年出口数量非常庞大,为韩国带来丰厚的收入,成为韩国发达的重要支撑,也是其机械制造的典型代表。
第二,电子产业。
韩国工业中电子产业那是在世界占据前列的位置,韩国产生了很多全球性的电子企业,在半导体等核心领域,拥有很高的世界地位。尤其是三星电子,LG等公司,很多产品在世界都属于前列的位置。典型了韩国电子产业的强悍,每年为韩国创造巨大的利润,电子产业到现在都非常强大,是韩国发达的重要支撑。
第三,造船工业。
韩国因为广袤的出海口,以及优良的港口,在发展初期就不断深耕造船业。在1999年的时候,韩国造船业就超过了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大国。虽然现在被我国超越,但是韩国造船业依旧是非常强悍,在世界的地位非常强大,也是韩国发达的重要支撑,为韩国创造巨大的利润。
第四,钢铁工业。
近代以来钢铁产业和技术成为衡量一国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韩国钢铁工业也是其巨大的支撑。韩国钢铁年生产量高达4000万吨,位居世界第四,在世界的地位很高。尤其是钢铁制造的很多尖端科技,韩国也占据一席之地,所以韩国钢铁行业成为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其发达的基础。
半导体、造船、汽车、家电和石油化工是韩国的五大传统支柱产业。
正在发展新兴的五大产业,即信息、游戏、纳米技术、生物及光产业。产业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造船、汽车、电子、钢铁、纺织等产业产量均进入世界前10名。大企业集团在韩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业集团有三星、现代汽车、SK、LG等。
七、韩国电子产业如何发展的?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快速增长的电子工业就像火车头一样, 带领南韩成为世界第十二大贸易国家。根据World Electronics Data资料显示,韩国在1993年已是世界第六大电子产品生产国家, 其产出金额达379亿7,700万美元。而1994年更是韩国电子工业的丰收年,产值增长高达24.6%,制造出价值达473亿美元的各式电子产品,且创造出309亿美元的出口实绩。 事实上,韩国电子工业能进展至现在的地步,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90年代初期,韩国电子工业曾面临经济衰退、工资上升,而引起竞争力减弱的窘境,造成不少中小型电子公司的倒闭和大型投资计划的萎缩;另外一项影响韩国电子工业发展的因素是内销市场的开放,造成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电子产品拥入韩国市场,使各大家电厂商利润下降,经营日趋艰难。在该段期间内,韩国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上亦遭遇不少挑战,尤其在开发发展中国家市场如东南亚、中国大陆和拉丁美洲等地,竞争情况更是十分激烈。在低价位消费性电子产品中,韩国彩色电视、收录音机等产品已无法与中国大陆制品竞争,加上各国实施进口限制,使韩国电子产品面临许多困难。这种形势正如韩国电子工业协会(简称EIAK)所述,韩国电子工业就像三明治一样,夹在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间难以动弹。然而韩国电子工业界并未就此放弃,反而加速进行转移生产基地至具有比较利益国家,并投入全面性研究发展工作。1993年下半年以后,情势即大有改善,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景气的缓慢复苏,另一方面由于日圆持续升值,再加上韩国企业不断投入新产品开发,眼光正确,作法积极,能掌握时机,切入市场所需而能营造出「电子工业大国」的佳绩。 2、韩国电子产业发展特点 就韩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具有下列的特点: 2.1 制造重点由消费性产品转移至工业用电子产品及零件目前个人计算机、集成电路等为韩国最为热络的出口项目。尤其是4MB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的生产,韩国三星已超越日本NEC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供应厂商。韩国且已开发出全世界第一颗256MB的DRAM 芯片,未来将可视市场演变随时量产,称霸DRAM市场,创造更惊人的出口实力。 2.2 贯彻国际化策略,寻求具比较利益的海外生产地点 韩国加强在先进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吸引杰出人才贡献所学。在赴海外投资营运方面,根据韩国中央银行统计指出,韩国电子业截至1993年底 累计对外投资10.26亿美元,其中设立海外工厂达221处,金额为5.29亿美元,设立销售网点计158个,投资4.55亿美元,设立研发中心计18个,投资4,200万美元,且近年来则有朝亚太地区投资趋势,中国大陆是重点投资地区。另外,最近韩国厂商国际化策略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三星电子以3.8亿美元买下美国个人电脑大厂AST40%的股权,金星以3.5亿美元购入美国老牌家电厂增你智58%的股权。 2.3 研究开发经费庞大 韩国电子业为能维持强势竞争力,莫不大力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工作,不论对主流商品开发时效的掌握,生产制程技术改良、尖端电子产品或关键零组件开发皆不遗余力,运用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求掌握商机。另外,根据韩国科技部资料显示,1992年韩国工业界投入研发经费占营业额比例已达1.8%。其中电子工业1992年投入研发金额达15.57亿美 元,投资于研发经费占营业额比例更高达4.44%。可见韩国电子业对研发的重视。 2.4 积极分散出口市场 以往韩国电子业偏重美国、欧洲和东南亚市场的拓展,为因应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区域经济抬头,目前则将大部分心力投注于中国大陆、东欧、印度和日本市场的开发,对欧美市场的巩固则采企业购并和策略联盟的方式,以达到深耕市场的策略目标。 2.5 大型电子集团外销额占全国电子产品出口比重甚大 三星、LG及大宇等电子企业集团合计外销金额超过百亿美元,占韩国电子产品出口总额的60%以上,出口已成为韩国大型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大型企业出口与日俱增,但对研发投入毫不迟疑,就如前述三大电子集团每年至少拨出营业额的6~8%致力于研发创新等开创性工作,故长期以来总能突破增长,创造利润。 2.6 共同开发新产品降低风险已成为新趋势 目前韩国主要出口电子产品为半导体,个人计算机、音响制品、彩色电视机、录放机、映像管、录像带、微波炉、电冰箱等,未来产品开发重点则以半导体类的TFT型液晶显示装置、特殊应用IC(ASIC)、高记忆容量的动态随机存取内存、消费电子类的高分辨率电视、数字式录放机和摄影机、有线电视系统、信息计算机类的多媒体产品、个人数字处理器、大型计算机交换通讯类的码多分址存取(简称CDMA)式移动通讯系统、异步传输模式交换设备、整体服务数字网络、传真机、宽频信息网络相关软件及装置等为主。通过韩国政府居间强力运作协调,民营企业的研究开发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设立。1995年各式新型产品开发结盟个案多达28种,为求降低开发风险,避免财务负担过重。在此种民间积极参与下及政府鼓励、资助的环境中,上述重点产品的开发成功将可陆续得到印证。 2.7 外国企业前往韩国投资电子产品生产者逐渐减少 在历经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及企业的努力研发下,目前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及零组件,竞争力已大为提升。原本依赖外资合作开发的产品逐渐减少,因此韩国政府已减少管制及保护,在国内市场逐渐开放的同时,外资也因投资无利可图及竞争日趋激烈,而逐渐减少对韩投资。根据韩国财政部统计资料显示,1993年外资赴韩投资电子业者仅8项,金额为4,500万美元,较之1992年外资投资金额的6,700万美元减少32%。项目数亦由1992年的17项降为1993年的8项,可见外资赴韩投资经营电子业已降温。具地利之便的日本向为韩国电子业最重要的外资来源,而美国为保护其在东南亚的利益,亦不遗余力策动其业者前往韩国投资,居韩国外资来源第二位。 2.8 知名大厂与中小企业携手合作 韩国电子工业发展策略初期以国家力量和全民支持的共识,培养出数家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采取学习仿制,改良生产和设计创新等渐进步骤,逐步取得在世界市场的知名度。目前已完成至可改善流程,大规模量化生产经验丰富阶段,而迈向设计自主、领导推出新产品时期。未来只要对世界市场走向,掌握正确,以韩国敢冲敢拼民族特性,将可在国际市场上更上一层楼。而且大型企业的茁壮,相对带动中小企业的兴盛。未来韩国电子工业的繁荣发达,非但世界级知名大厂能有贡献,而多达7,000余家的中小企业,也将共同扮演重要的角色。
八、韩国十大支柱产业?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包括26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员工总数19.6万人,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
集团旗下3家企业进入美国《财富》杂志2006年世界500强行列,2003年三星集团营业额约965亿美元,品牌价值高达108.5亿美元,在世界百大品牌中排名第 25位,连续两年成为成长最快的品牌。集团旗下的旗舰公司 -- 三星电子在2003年《商业周刊》IT百强中排名第三,日益成为行业领跑者,其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很多业内传统巨头。
三星有近20种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居全球企业之首,在国际市场上彰显出雄厚实力。以三星电子为例,该公司在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年度工业设计奖 (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简称IDEA)的评选中获得诸多奖项,连续数年成为获奖最多的公司。这些证明三星的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2003年三星在美国取得的专利高达1313项,在世界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九。
韩国三星集团是一个具有六十年历史,集电子、机械、化工、金融及贸易服务为一体的集团。三星集团是韩国的特大型集团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
三星集团目前约有26.7万名员工,分布在世界66个国家。三星集团1997年营业额为961亿美元。其中电子行业263亿美元(27.4%)、机械行业63亿美元(6.5%)、化工行业21亿美元(2.2%)、金融业262亿美元(27.2%)、贸易及其它行业352亿美元(36.7%)。
三星电子
在世界上最有名的100个商标的列表中,三星电子是唯一的一个韩国商标,是韩国民族工业的象征。
三星电子的主要经营项目有五项:通讯(手机和网络)、数字式用具、数字式媒介、液晶显示器和半导体。
其经营范围有电子、化工、造船、造纸、制糖、纺织、通信、飞机、金融、保险、建筑、旅游、医疗、汽车、媒体等诸多领域。
目前共有62个子公司,其中三家是全球500强企业,总资产高达1070亿美元。2004年三星出口总额(592亿美元)占韩国出口总额(2720亿美)的20.7%。员工平均年薪高达7130万韩圜(约台币209万),集全国最好的人才于一身。三星在全球市场举足轻重,是韩国的骄傲。
二、SK集团,
由1953 年地方的一个小织物工厂开始发展,一直到今天成为了韩国经济生长的命脉 。
涉及领域:
石油化纤领域 ,
参与世界各地的石油开发事业,目前已经参与了11个国家的16个油田的开发;
信息通信领域,
1996年,SK世界首次成功的将CDMA方式的数据移动电话推向市场,使韩国跻身于通信强国的行列。2004 年成功的发射了 DMB 卫星, 将利用卫星的多媒体服务推向市场,开创了无论何时 ,何地都可以全面利用信息的“无处不在”时代。
地位,规模水平:
韩国第三大跨国企业,主要以能源化工、信息通信为两大支柱产业,旗下有两家公司进入全球五百强行列。目前, SK 及其附属机构在全球拥有 30,000 多名员工、 124 个办事处和子公司。 2005 年,SK 集团销售额达到592亿美元,其人均动生产率是韩国国内最高水平。半导体、造船、汽车、家电和石油化工是韩国的五大传统支柱产业 正在发展新兴的五大产业,即信息、游戏、纳米技术、生物及光产业
九、韩国第一大产业?
答:造船业,电子产业是韩国第一大产业。
十、蛋鸡养殖产业调查
蛋鸡养殖产业调查
概览
蛋鸡养殖产业是中国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人们对高质量蛋类需求的不断增加,蛋鸡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村地区的致富之路。本文将对蛋鸡养殖产业进行调查,探讨其发展现状、市场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发展现状
近年来,蛋鸡养殖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已逐年扩大,产量也随之增加。多亏了农村改革和现代化农业的推动,农民们逐渐认识到养殖业的潜力,并投入更多资源和资金。
养殖技术的进步也是蛋鸡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的优化以及疾病防控措施的加强,养殖户们能够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存活率,实现更高的收益。
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蛋类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在膳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且,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无公害蛋类的需求也在增加。蛋鸡养殖业能够为市场提供高质量、安全的蛋类产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蛋鸡养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养殖户可以逐渐提高规模化养殖,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面临的挑战
尽管蛋鸡养殖产业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养殖环境的改善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合理的房舍布局和环境调控对于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非常重要。然而,在一些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养殖条件较差,这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饲料成本的上升也是影响蛋鸡养殖业的因素之一。饲料是养殖业最重要的成本之一,而饲料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影响养殖户的利润。因此,养殖户需要通过合理的饲料采购和饲养管理来降低成本。
此外,市场竞争也是一个需要养殖户关注的问题。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上的蛋类供应也在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养殖户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来与其他养殖户竞争。
结论
蛋鸡养殖产业作为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具有稳定增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养殖户们要善于把握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蛋鸡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养殖户克服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相信在养殖户、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下,蛋鸡养殖产业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