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蛋鸡到农村去网

蛋鸡没有高峰怎么办

131 2024-03-14 17:48

一、蛋鸡没有高峰怎么办

蛋鸡没有高峰怎么办 - 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有效方法

蛋鸡养殖是农民朋友们常见的经济项目之一。然而,有时蛋鸡的产蛋率却不如预期,这让养殖者感到困惑和焦虑。幸运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您解决蛋鸡没有高峰期的问题。

1. 良好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关键。首先,您需要确保蛋鸡的饲养环境舒适。保持鸡舍温度适宜,湿度适当,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供蛋鸡活动。此外,饲喂质量良好、均衡营养的饲料也非常重要。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

另外,定期清理鸡舍,防止蛋鸡受到疾病的侵袭。对于有生病的蛋鸡,要及时隔离并提供适当的治疗。保持鸡舍干净、通风良好也能有效预防蛋鸡疾病的发生。

2. 优质种鸡的选育

蛋鸡的产蛋率与育种品种息息相关。选择优质的种鸡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非常重要。种鸡应具有良好的遗传基因,并且经过科学合理的繁殖选择。高产蛋鸡的选择应重点考虑产蛋性能、生长速度和耐病性等因素。通过选择高品质的种鸡,可以有效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3. 优化饲料配方

饲料是蛋鸡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通过添加适当的添加剂,如核酸、酶制剂等,可以增强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蛋鸡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同时,合理控制饲料的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含量,能够更好地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

4. 合理的光照管理

光照是调节蛋鸡产蛋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蛋鸡的产蛋率与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密切相关。合理的光照管理可以刺激蛋鸡的生殖系统,促进卵巢发育,提高产蛋量。通常情况下,蛋鸡需要每天12-16小时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应适中。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来调整蛋鸡的产蛋周期。

5. 健康监测与疫苗接种

定期进行蛋鸡的健康检查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定期检测蛋鸡的病毒和细菌感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治疗措施。此外,合理的疫苗接种也是预防蛋鸡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蛋鸡所在地区的疫情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可以有效避免蛋鸡因疾病而造成的产蛋率下降。

总结

提高蛋鸡产蛋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饲养管理、种鸡选育、饲料配方、光照管理以及健康监测等。通过优化这些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实现更好的养殖效益。希望本文分享的方法能够对养殖者朋友们有所帮助,让蛋鸡养殖更加顺利和成功。

二、如何延长蛋鸡产蛋高峰?

给蛋鸡补充足够的钙蛋鸡产蛋高峰期应适当补钙,随产蛋率的变动,日粮中应含钙3%~4%,以每天下午喂给效果较好。

在饲料补钙的同时,可在舍内或运动场上放置盛有贝壳粉、骨粉等钙质饲料的料盆让鸡自由采食,鱼粉有利于蛋的质量和粘稠度哦!

补充适量的添加剂产蛋高峰期间,每吨饲料中应添加多维素100克,维生素AD3粉1公斤,氯化胆碱1公斤,蛋氨酸1公斤,微量元素生长素1公斤。

这些推荐大家选用朴力达 的5%预混料,而且添加剂的种类还有很多,比如7533朴力达的针对蛋鸡产蛋期的料。还可适当使用小苏打粉、蛋白精、胆碱、油脂等提高产蛋率和增加蛋重。

正确的光照制度产蛋高峰期间,鸡群每天的光照时间以16小时为宜。

蛋鸡产蛋率为80%~90%时进入了产蛋高峰期,一般产蛋高峰期只有4个月左右,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大大延长蛋鸡产蛋高峰,可直接提高蛋鸡的年总产蛋量。

学习朴力达更多养殖小知识。

三、蛋鸡136天能到高峰吗?

蛋鸡一般都是在120天,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量应该是在90%-98%左右,没有达到的话,需要用蛋禽生命元,调理一下,补充营养,增加产蛋量的效果最好。

四、规模化蛋鸡养殖中,产蛋高峰后期笼养蛋鸡的寡产鸡挑选方法?

在蛋鸡高峰后期,部分鸡只因受到先天体质、后天疾病、生产消耗和各种应激等因素的影响,机体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产蛋性能降低甚至无法产蛋,成为寡产鸡,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建立高峰后期寡产鸡的鉴定淘汰机制,是实现蛋鸡高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

一、寡产鸡的危害

寡产鸡消耗饲料、占用饲养笼位、浪费防疫和人工等多项成本,在饲养过程中提高投入产出比,直接减少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仅以饲料消耗为例,按照寡产鸡平均日耗料100g/天,饲料单价2.5元/kg,产蛋后期饲养300天未及时淘汰计算,一只寡产鸡将浪费饲料30kg,饲料消耗成本为75元。据测算,规模化饲养鸡群中,蛋鸡高峰后期寡产鸡比例约为3%左右,一栋存 栏量为1万只的蛋鸡舍存在寡产鸡300只左右,则饲料浪费高达2.25万元。

此外,部分寡产鸡是因疾病所致,鸡只处于发病状态或亚健康状态,鸡体不断向环境中排放毒素或病菌, 对鸡群中健康鸡只造成潜在疫病威胁。

二、寡产鸡的分类

根据能否通过外观判断,可将寡产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通过外观即可明显分辨的癞鸡、弱鸡和病鸡,较易识别;

第二种是外表健康但产蛋率水平较低, 甚至无法产蛋的鸡只,几乎无法通过外观进行识别,只可通过鸡群产蛋率的高低判别大群中是否存在。

三、减少寡产鸡的措施

为了减少寡产鸡的饲养量,养殖者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一是通过培育优质后备鸡,并创造舒适的饲养环境,减少寡产鸡的出现;

二是加强日常管理,通过及时鉴别、淘汰而减少鸡群中寡产鸡的数量和饲养时间。

前者是系统工程,需不断持续改进以实现,后者是管理措施,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低产鸡群的补救措施。

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将上述两项措施结合使用,即通过做好饲养管理确保鸡群健康为基础,及时发现寡产鸡并进行挑选和淘汰,标本兼治, 提高饲养效率。

四、寡产鸡的挑选方法

1、寡产鸡日常挑选

在饲养管理者日常巡视、捡蛋、查水、查死鸡过程中,可根据鸡群的精神状态、冠髯、色素、泄殖腔、腹部、羽毛、声音和采食情况进行寡产鸡的日常挑选。

精神状态:产蛋鸡眼睛明亮有神,活动不多,较温顺、易捕捉;寡产鸡常蜷缩于笼内角落,两眼闭合,低头缩颈,翅膀下垂,行动迟缓。

冠髯:产蛋鸡的冠和肉髯呈鲜红色且挺立,触之温暖;寡产鸡的冠和肉髯萎缩, 颜色苍白、干燥,触之发凉。

色素:产蛋鸡的嘴、腿为白色或粉色;寡产鸡的嘴、腿呈黄色。

泄殖腔:产蛋鸡的泄殖腔大,呈椭圆形,湿润松弛呈白色;寡产鸡的泄殖腔紧缩有皱纹、干燥,多为黄色。

腹部:产蛋鸡的腹部柔软,有弹力;寡产鸡腹部紧而硬,皮肤粗糙。

羽毛:产蛋鸡的羽毛紧致;寡产鸡羽毛蓬松、逆立。

声音:产蛋鸡叫声洪亮且整齐均匀;寡产鸡不发出声音。

采食:产蛋鸡食欲旺盛,吃料时不抬头,迅速吃净;寡产鸡采食量较小,吃料慢。

2、寡产鸡集中挑选

(1)集中挑选时机

寡产鸡挑选是一项非常规饲养管理工作,需要集中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因此要把好执行关,准确评估鸡群后再确定是否需要开展此项工作。挑选时机判断方法是,对比蛋鸡实际产蛋性能和当期产蛋标准的差距,当蛋鸡高峰后期产蛋率低于标准5%以上时,通过寡产鸡集中挑选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2)分笼标记法集中挑选

首先,对单笼鸡群产蛋性能逐个详细记录,锁定产蛋性能较差的小群体鸡群;然后,通过对小群体鸡群进行个体产蛋情况观察,淘汰产蛋性能低下的寡产鸡。这种挑选方式由经验型向数据型转化,挑选速度快、挑选准确度高,提高了寡产鸡挑选的效率和效果。

挑选前工作。挑选寡产鸡前,将各笼鸡只数量均调整为4只/笼,并制作专用表格用于产蛋数量记录,同时在特定区域预留一定数量的空笼备用。

在开始记录的前一天上午10∶00,以最快速度将鸡蛋收集完毕,此后的产蛋数量记入专用表格。

挑选流程。连续5 天,于每天上午10∶00,一人在前面清点并记录每笼的产蛋数量,两人紧随其后捡蛋, 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记录和捡蛋工作。需注意,捡蛋人员必须紧跟记录人的记录同步收集鸡蛋,避免记录蛋数后与捡蛋前的间隔时间过长而有新蛋产出,影响记录数据的准确性。

计算各笼鸡群每天的产蛋率,连续5 天产蛋率记录完毕后分析各笼鸡群每天的产蛋率变化。其中,各笼产蛋率中,出现一次100%产蛋率表明笼内的每一只 鸡都具备产蛋能力,不能淘汰。将平均产蛋率低于50%的鸡笼列为备选淘汰鸡进行单笼验证。

将备选淘汰的鸡只放入提前准备好的空笼内进行单笼饲养,每天观察记录单笼饲养的鸡只产蛋情况,连续2 天无产蛋的鸡只即可确定为寡产鸡,由于生产效益过低,可以直接淘汰。

(3)夜间触诊法集中挑选

挑鸡时间:因时间过早时蛋在子宫部远端,过晚时产生应激较大,所以夜间触诊法集中挑选应在24∶00或者1∶00开始,于开灯前结束。

操作方法:用食指轻触泄殖腔下0.5cm处,有硬实感则为产蛋鸡,将无硬实感鸡只挑出单笼饲养,连续观察2天有无产蛋,无蛋可判定为寡产或产软蛋鸡,直接淘汰。

五、寡产鸡挑选心得体会

寡产鸡挑选效果与鸡群产蛋性能相关,产蛋水平与产蛋标准的差距越大,挑选的效果越好,但挑选工作的劳动量也越大。

寡产鸡集中挑选时,如果需挑选的鸡只较多,而员工数量有限,可以按照舍内饲养位置分区域调整鸡群和记录,逐步进行寡产鸡的挑选。

能征服市场的,永远不是价格,而是品质;品质成就信任,也成为了品牌。

能感动人心的,永远不是语言,而是服务;服务可以感动他人,成就自己的特色。

能坚持长久的,永远不是优惠,而是口碑;口碑可以传播,也可以成就你!

产品细节满满,一切从鸡只福利开始关注。远卓做靓“绿色发展” 赋能“禽蛋养殖产业”

五、冬天蛋鸡多少天高峰

冬天蛋鸡多少天高峰

冬季养鸡:农民朋友们必备知识

随着冬季的来临,很多养鸡农民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冬天蛋鸡产蛋量下降,蛋鸡的生活、饮食、环境等需要有所调整。冬季是一个对于蛋鸡养殖来说比较关键的时期,要注意保持鸡舍的温度,调整饲养管理方法,以确保蛋鸡的生产力和养殖效益。

冬季蛋鸡管理要点

一、保持鸡舍温度

冬季气温低,蛋鸡生产蛋的需求温度较高。为了保持鸡舍内的温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保温材料对鸡舍进行隔热处理,减少温度的散失。
  • 增加供暖设备,如电热毯、暖灯等,提供适宜的温暖环境。
  • 定期检查供暖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二、提供高质量饲料

冬季是蛋鸡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饲料的质量问题。养殖农民应该选择高质量、营养丰富的饲料,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要。特别是需要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以提高蛋鸡的生产力和产蛋率。

三、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

在冬季蛋鸡的养殖过程中,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量和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 科学合理地制定饲喂计划,保证蛋鸡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 定期检查鸡舍的卫生情况,及时清理排泄物,防止疾病的传播。
  • 确保蛋鸡充足的饮水量,防止蛋鸡脱水。
  • 注意饲养密度,确保每只蛋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冬季蛋鸡产蛋高峰期

冬季蛋鸡产蛋量的高峰期通常在养殖的第2到第3年。这时期,蛋鸡的生产力和产蛋量都较高。因此,在冬季蛋鸡管理中,合理安排蛋鸡的饲养计划,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饲料,可以使蛋鸡的产蛋量达到最高峰。

冬季养殖管理的关键是保持鸡舍的温度,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合理选择饲养管理方法。只有全力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蛋鸡在冬季有良好的养殖效益。

希望以上的知识对于养鸡农民朋友们能够有所帮助。冬季虽然养殖环境较为严峻,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天,取得丰收的果实。

六、蛋鸡多少天上高峰

蛋鸡多少天上高峰

蛋鸡是农村养殖户常见的家禽养殖类型之一,其高产蛋的特性使其备受欢迎。然而,对于养殖户来说,蛋鸡上高峰需要多少天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蛋鸡上高峰所需的时间,并提供一些关键的经验和建议。

1. 蛋鸡的生命周期

蛋鸡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育雏期、生长期和产蛋期。

育雏期通常从孵化开始,到雏鸡生长成为成年鸡。在这个阶段,饲养员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以确保雏鸡健康成长。

生长期是指从鸡蛋孵化后到鸡开始产蛋之前的时期。这个阶段,饲养员需要提供充足的饲料、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管理,以促进鸡的生长和发育。

产蛋期是蛋鸡的高产期,也是养殖户最为关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蛋鸡开始每天产蛋,产蛋量达到高峰。

2. 蛋鸡上高峰的时间

蛋鸡上高峰的时间因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鸡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蛋鸡从开始产蛋到达高峰产蛋期需要大约20周至30周的时间。

在产蛋期初,蛋鸡的产蛋量逐渐增加,但产蛋率相对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鸡的产蛋量逐渐增加,产蛋率也会逐渐提高。当蛋鸡的产蛋率达到最高点时,即为蛋鸡上高峰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蛋鸡品种在上高峰的时间上也有所差异。一些蛋鸡品种可能在更早的时间上高峰,而其他品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3. 影响蛋鸡上高峰时间的因素

蛋鸡上高峰的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饲养管理、环境条件、饲料和鸡种选择等。

饲养管理是影响蛋鸡上高峰时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良好的环境卫生等。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预防疾病的控制也是重要的饲养管理措施。

环境条件也对蛋鸡上高峰时间有着重要影响。蛋鸡需要良好的饲养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环境的变化和不良的饲养环境可能导致蛋鸡生产力下降。

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也是影响蛋鸡上高峰时间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供蛋鸡所需的养分,促进鸡的生长和发育,并提高产蛋性能。

另外,选择适合的蛋鸡品种也是关键。不同的品种在上高峰时间、产蛋率和产蛋量上存在差异。养殖户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蛋鸡品种。

4. 提高蛋鸡上高峰的方法

为了提高蛋鸡上高峰的时间和产蛋性能,养殖户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 提供均衡的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饲料需求,合理配制饲料,确保蛋鸡摄取到充足的营养。
  • 优化饲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定期清理鸡舍,防止鸡舍内的病原菌滋生。
  •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疾病。
  • 合理管理蛋鸡群体:根据蛋鸡的生长和产蛋特点,合理管理蛋鸡的数量和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持健康生长。
  • 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定期检查饲料器、饮水器和照明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转。

通过以上方法,养殖户可以提高蛋鸡上高峰的时间,同时改善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量。

5. 总结

蛋鸡上高峰需要多少天是养殖户经常关注的问题。根据蛋鸡的生命周期和不同的品种特性,蛋鸡从开始产蛋到达高峰产蛋期需要大约20周至30周的时间。然而,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优化的饲养环境、合适的饲料和良好的鸡种选择,养殖户可以提高蛋鸡上高峰的时间,并提高产蛋性能。

希望本文对养殖户了解蛋鸡上高峰的时间有所帮助,并为其优化饲养管理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建议。

七、蛋鸡多少才算高峰

在农业产业中,养殖行业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中,蛋鸡养殖是一项非常常见且有利可图的养殖方式。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蛋鸡养殖都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那么,我们如何确定蛋鸡养殖的高峰期呢?究竟蛋鸡较多的数量才能被认为是高峰期呢?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蛋鸡养殖业的高峰期和相关数据。

蛋鸡养殖高峰期的定义

蛋鸡养殖的高峰期一般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养殖场鸡只数量最多,产蛋量最高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蛋鸡的养殖效益最好,养殖户也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然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定义蛋鸡养殖的高峰期。因为养殖高峰期的具体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市场需求、种鸡品种、养殖技术和经济因素等。不同地域和市场状况下,高峰期的时间也可能有所不同。

蛋鸡养殖的季节性变化

蛋鸡养殖的高峰期通常会与季节性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蛋鸡养殖的高峰期。在这两个季节,气温适宜,光照时间较长,鸡只的产蛋量相对较高。

春季是一个适宜鸡只生长的季节,气温逐渐升高,营养物质丰富,鸡只的食欲和产蛋能力也会逐渐增强。而秋季则是蛋鸡进入产蛋的另一个高峰期。在夏季过热和冬季过冷的情况下,蛋鸡的产蛋量会有所下降。

此外,在气候因素之外,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也会对高峰期产蛋量产生影响。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喂养配方和良好的环境条件都是提高鸡只产蛋量和养殖效益的关键。

蛋鸡数量与高峰期

养殖场蛋鸡数量的多少也是判断高峰期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般情况下,当养殖场的蛋鸡数量达到一定的峰值,产蛋量就会相应增加。然而,这个峰值的具体数量会有所不同,而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蛋鸡养殖的高峰期与市场需求有关。如果市场需求大,养殖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可能会增加蛋鸡的养殖数量,以提高产蛋量。相反,如果市场需求较低,养殖场可能会减少蛋鸡数量,以避免过剩产蛋而导致经济损失。

其次,蛋鸡养殖的高峰期还与养殖户的经济因素有关。养殖户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饲料成本、养殖设备和场地等因素。如果养殖成本过高,可能会限制蛋鸡数量的增加。

蛋鸡养殖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更新,蛋鸡养殖行业也在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饲养方式正在逐渐被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养殖方式所取代,这将大大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养殖户可以安装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喂饲机、自动饮水器和自动环境控制设备,以提高养殖效率。同时,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精确的喂养配方也将更好地满足蛋鸡的需求,从而提高产蛋量。

此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有机蛋鸡养殖也成为一种趋势。有机蛋鸡养殖模式注重绿色环保、无药残留和生态养殖,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总结

蛋鸡养殖的高峰期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在不同的地域和市场条件下会有所不同。然而,蛋鸡养殖的高峰期通常与季节性变化、市场需求和养殖技术等因素有关。鸡只数量的增加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产蛋量和养殖效益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革新,蛋鸡养殖行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希望本文对蛋鸡养殖行业的高峰期和发展趋势有所启发,并对从事养殖业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八、蛋鸡快上高峰采食量多少?

不同的品种其采食量不同。 褐壳蛋鸡,如海兰褐、伊莎等蛋鸡,快上高峰时采食量125克/日左右,以后采食量会逐渐增加,最大采食量可达到150克/日。

白壳蛋鸡,体小,如海蓝白,快上高峰时采食量100克/日,最大采食量也就是125克/日。

九、200天蛋鸡上高峰正常吗?

蛋鸡产蛋高峰期一般是3-4个月。蛋鸡120天左右进入开产期,1-2个月后进入产蛋高峰期,体质好的蛋鸡高峰期可维持3-4个月,一般到16个月左右就淘汰。

蛋鸡产蛋高峰期如何延长?

1、补充营养

产蛋母鸡每天要摄入足够的能量,用于产蛋、体重、繁殖等活动需要,因此要按鸡对能量、粗蛋白、氨基酸、钙、磷等日需要计算确切的营养标准,一般每天摄入代谢不低于1255-1380千焦,粗蛋白分别为17-18克和19-20克,同时要保证钙及多维的供给。

十、蛋鸡产蛋多久是高峰期?

蛋鸡120天左右就开始产蛋了 产蛋后1到2个月进人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间如果鸡的体质好没有发生疾病 高峰期可以维持3到4月

一般到16个月左右就淘汰了 也可以视产蛋量而定,正常情况下自110日龄—120日龄左右开始产蛋,直到550日龄左右淘汰,也就是能下440天左右的蛋,如果超过550日龄,除了产蛋率低以外,蛋壳质量也不好,鸡蛋不好卖

扩展资料:

蛋鸡养殖区域选择:

(一)远离城镇、交通主干线,远离化工厂、屠宰厂、肉联厂、医院、居民区。

(二)选择深山草地,没有传染病,空气好、地质好、水质好,杂草树木多,没有或很少农田,不用或几乎不用农业化肥,居住松散区域散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