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仔猪到农村去网

如何应对狗狗生病后的步态不稳

250 2024-12-12 08:55

一、如何应对狗狗生病后的步态不稳

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但是,当我们的毛茸茸的朋友生病时,我们也会感到非常担心和焦虑。其中,狗狗步态不稳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它可能源于多种疾病。作为负责任的宠物主人,我们需要了解狗狗步态不稳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帮助它们尽快恢复健康。

狗狗步态不稳的常见原因

神经系统疾病是导致狗狗步态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脊髓疾病、脑炎、脑膜炎等都可能引起狗狗步态不稳。此外,关节和肌肉疾病,如关节炎、肌肉萎缩等,也可能导致狗狗步态不稳。

除此之外,内分泌失衡中毒营养缺乏等问题也可能引起狗狗步态不稳。因此,当发现狗狗步态不稳时,我们需要及时带它就医,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何应对狗狗步态不稳

  1.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狗狗步态不稳,应立即带它就医,由专业的宠物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确定病因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 遵医嘱治疗。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如果需要服药,请按时给狗狗服药,不要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3. 提供适当的护理。在治疗期间,要为狗狗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避免它们过度活动,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4. 耐心等待恢复。狗狗的恢复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要耐心地等待并给予支持。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狗狗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当狗狗出现步态不稳的症状时,我们要及时采取行动,积极配合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并提供细心的护理,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狗狗一定能够尽快恢复健康,重拾它们活泼的步伐。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它能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帮助。

二、哺乳仔猪调圈的技巧?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因为哺乳仔猪的数量、品种和状态都不同,所以调圈的技巧会因为不同情况而异,比如在冬季应该选择相对温暖的位置,而在夏季则要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 给予适当的饲料、水源和消毒措施也是要考虑的因素。同时,注意避开慈母猪的攻击,保障养殖人员的安全。 另外可以咨询专业的养猪人士或兽医,获取更详细和科学的指导。

三、哺乳仔猪的ph是多少

哺乳仔猪的pH是多少?

哺乳仔猪的pH值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能反映出猪只的胃肠道健康状况,并影响它们的生长与发育。pH值通常用于衡量胃液的酸碱度,这对于猪只的蛋白质消化和营养吸收至关重要。

与人类的胃酸相比,猪只的胃酸更为强烈。这是因为猪只是一种杂食动物,需要更强的胃酸来消化各种不同的食物。正常情况下,猪只的胃液pH值在2-3左右。

然而,哺乳仔猪的pH值与成年猪有所不同。哺乳仔猪在出生后的几天内,胃酸的pH值通常高于成年猪,达到4-5左右。这是因为哺乳仔猪的消化系统还未完全发育,胃酸分泌能力较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消化系统的发育成熟,哺乳仔猪的胃酸pH值逐渐下降,逐渐接近成年猪的水平。

胃酸的pH值对于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酸性环境有助于蛋白质的降解和消化,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此外,适当的胃酸水平还可以抑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有助于预防消化道疾病。

要保持哺乳仔猪的胃酸pH值在适当的范围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哺乳仔猪的饲喂管理至关重要。良好的饲喂管理可以提供适宜的饲料,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促进胃酸分泌。其次,科学的断奶和断奶后饲养的操作也很重要。逐渐过渡到固体饲料,逐渐降低乳汁的酸碱度,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消化功能的提升。

哺乳仔猪的胃酸pH值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pH试纸、电化学pH仪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饲养员了解哺乳仔猪的胃酸pH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管理。

总的来说,哺乳仔猪的胃酸pH值对于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哺乳仔猪的胃酸情况,能够帮助饲养员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四、如何做好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从出生到断奶阶段(4~5周)的仔猪称为哺乳仔猪。仔猪出生后,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摄取营养和排出废物,而转为自行呼吸、采食和排泄。并且在母体子宫内生活条件相当稳定,到出生后直接受自然条件和人为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不成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养好哺乳仔猪的目的是使仔猪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均匀整齐,健康活泼,断奶体重大,为以后养好保育仔猪打下良好基础。

培育哺乳仔猪的目标在于获得较高的断乳窝重(断乳仔猪数多、体重大且均匀)。要培育好哺乳仔猪,关键在于根据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理特点,重点抓好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等工作。

1.吃足初乳,固定乳头

(1)吃足初乳 初乳是指母猪乳腺在妊娠后期积存的分泌物和在雌激素与黄体酮作用下从血液转移来的蛋白质的混合物,通常指分娩后3~5日内分泌的乳汁,尤其指3日内的乳,初乳中的白蛋白,是仔猪早期获得抗病力最重要的来源,而且初乳中含有镁盐,具有轻泻性。初乳的酸度高,有利于消化道活动,可促使胎粪排出。因此,仔猪出生后,必须保证吃足初乳。仔猪刚出生时,四肢无力,行动不便,特别是弱小仔猪,往往不能及时找到乳头,尤其是在寒冷季节,仔猪可能被冻僵,失去哺乳能力。因此,要求在仔猪出生后,擦干仔猪全身,断脐后立即放入保温箱内,待全部仔猪产出后,立即人工辅助哺乳。也可随产随哺,这样做可以使仔猪尽快吃到初乳,尽早获取营养。母猪分娩结束后,全部仔猪都可吃到足够的初乳。若母猪无乳,应尽早辅助仔猪吃到寄养母猪的初乳。

(2)固定乳头 仔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惯,开始几次吸食哪个乳头,一经认定即一直到断乳不变。但在初生仔猪开始吸乳时,往往互相争夺乳头,强壮的仔猪抢先占领最前边的乳头,而弱小仔猪则迟迟找不到乳头,错过放乳时间,吃乳不足或根本吃不到乳。还可能由于母猪侧卧,下侧乳头埋于腹下,致使仔猪争抢上侧乳头而咬伤母猪乳头,导致母猪拒绝哺乳。为使同窝仔猪发育均匀、健壮,必须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采用人工辅助方法,使仔猪尽快形成固定吸食某个乳头的习惯。

1)固定乳头的原则:应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边的几对乳头,将初生重较大、健壮的仔猪固定在后边的几对乳头,这样就能利用母猪不同乳头泌乳量不同的规律,使弱小仔猪能获得较大量的乳汁以弥补先天不足,虽然后边的几对乳头泌乳量不足,但因仔猪健壮,按揉乳房和吸乳的动作较有力,仍可弥补后边几对乳头乳汁不足的缺点,从而达到窝内仔猪生长发育快且均匀的目的。

2)固定乳头的方法:当窝内仔猪差异不大,有效乳头足够时,生后2~3天内绝大多数能自行固定乳头,不必干涉。但如果个体间竞争厉害,应加以管理。若窝内仔猪间的差异较大,则应重点控制体大和体小的仔猪,中等大小的可自由选择。每次辅助体小的个体到前边的乳头吸乳,而把体大的个体固定在后边的乳头。对个别争抢严重、乱窜乱拱的仔猪需进行人工控制,可先不让其拱乳,只是在放乳前的一刹那放到固定的位置,或干脆停止其吸乳一二次,以纠正其抢乳行为。如此,经过两天基本上可使全窝仔猪哺乳时固定乳头。

采用一些辅助方法,可加快固定乳头。①将仔猪按哺乳次序进行标号,生产中常用不易褪色的染料(如紫药水)在仔猪的不同部位打标记,这样就可迅速固定哺乳位置,如能保证5~10次哺乳位置不变,则在生后第一天就可固定下来。②训练母猪一侧卧,利于仔猪尽快识别自己的乳头位置。在乳头尚未固定之前,可让母猪一侧躺卧,先固定吸食下排乳头的仔猪,尔后固定吸食上排乳头的仔猪。③采用“隔板”固定乳头。利用一块可将仔猪分开的板,放在母猪的中部,将仔猪分开,从而使仔猪数和活动范围相对缩小,防止哺乳时因找乳头位置前后乱窜。

固定好乳头的标志,是母猪哺乳时仔猪能固定在某个乳头上拱揉乳房,无强欺弱、大欺小、争夺乳头的现象,母猪放乳时,仔猪全部安静地吸乳。固定乳头是件细致的工作,应认真做好。乳头固定的快慢往往是衡量一个饲养员责任心和操作技术能力的标志之一。

2.保温防压

(1)保温 由于初生仔猪调节体温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同时其保温性能差(皮薄毛稀),需热多(体温较成年猪高)、产热少(体内贮能少),故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有“小猪畏寒”之说。寒冷对仔猪的直接危害是冻死,同时又是压死、饿死和下痢的诱因。因为仔猪遇低温时,体温降低,行动呆滞,吸乳无力,而导致休克或下痢,最终导致被压死、饿死或病死。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0~3日龄为29~35℃,3~7日龄为25~29℃,7~14日龄为24~28℃,14~21日龄为22~26℃,21~28日龄为21~25℃,28~35日龄为20~22℃。保温的措施是单独为仔猪创造温暖的小气候环境,因“小猪畏寒”,而“大猪怕热”,母猪的最适温度为15℃,如果把整个产房升温,一则母猪不适应,影响母猪的泌乳;二则多耗能源,不经济。因此,生产中常控制产房温度在15℃,而采用特殊保温措施来提高仔猪周围环境温度。

1)厚垫草保温:猪的失热,关键在于地面的导热性,如在水泥地面上,地面传导失热占15%,而在木板地面上,木板传导散热占6%,用1.2厘米厚的木板代替2.5厘米厚的水泥地面,可以提高地温12℃。所以,在没有其他取暖设施或有取暖设施又欲加强取暖效果时,应垫厚草在水泥地面上,厚度应达5~10厘米或更厚,并在不靠墙处设挡草板,以防垫草四散,但应注意训练仔猪养成定点排泄的习惯,使垫草保持干燥而不必经常更换。

2)红外线灯保温:将250瓦的红外线灯悬挂在仔猪栏上方或特制的保温箱内,仔猪生后稍加训练,就会习惯出入红外线灯保温区或保温箱。可通过选择不同功率的红外线灯、调节灯的高度来调节仔猪床面的温度,如250瓦的红外线灯,在舍温6℃时,距地面40~50厘米,可使床温保持在30℃。此种设备简单,保温效果好,且有防治皮肤病之效。如用木板或铁栏为隔墙时,相邻两窝仔猪还可共用灯泡。在有垫草的情况下,红外线灯与地面应保持适当距离,以防发生火灾,并应防止母猪进入仔猪栏,撞碎灯泡发生触电。

3)火炕取暖法:可在仔猪保育间内的一侧,每两个相邻的猪床,合建一个火炕。建法是以中间隔墙为火道,并在两侧地下挖一个25厘米宽的烟道,上面铺砖,砖上抹草泥。此法与国外采用电阻丝或热水源作热源的暖床相仿,设备简单、成本低、效果好,适合北方寒冷地区采用。

4)电热板取暖:电热板是供仔猪取暖用的“电褥子”,是将电阻丝包在一块绝缘的橡皮内,一般用作初生仔猪的暂时保温,其特点是保温效果好,清洁卫生,使用方便。

(2)防压 在生产实践中,压死仔猪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30%,甚至高达50%左右,且多数发生在生后1周之内。压死仔猪的原因:一是母猪体弱或肥胖,反应迟钝;性情急躁的母猪易压死仔猪;初产母猪由于护仔经验少也常压死仔猪;二是仔猪体质较弱,或因患病虚弱无力,或因寒冷活力不强,行动迟缓,叫声嘶哑,不足以引起母猪惊觉;三是管理上的原因,抽打或急赶母猪,使母猪受惊;褥草过长,仔猪钻入草堆,致使母猪不易识别或仔猪不易逃避。生产中,应针对上述情况采取防压措施:①加强产后护理。母猪多在采食和排便后回圈躺卧时压死仔猪。因此,在母猪躺下前不能离人,若听到仔猪异常叫声,应及时救护,一旦发现母猪压住仔猪,应立即拍打其耳根,令其站起,救出仔猪。②设护仔栏。在产圈的一角或一侧设护仔栏(后期可用作补料栏),用红外线灯、电热板等训练仔猪养成吃乳后迅速回护仔栏内休息的习惯,或按照母猪正常泌乳的规律,采取人为定时哺乳,哺乳完毕后驱赶仔猪回护仔栏休息。

3.补充铁、硒等矿物质

(1)补铁 初生仔猪普遍存在缺铁性贫血的问题,仔猪初生时体内铁的贮量为40~50毫克,一大部分存在于血液的血红素和贮存在肝脏中,正常生长的仔猪,每日约需铁70毫克,到3周龄开始吃料前共需200毫克,而仔猪每天从母乳中只能获得1毫克铁,即使给母猪补饲铁也不能提高乳中铁的含量。显然,如果没有铁的补充,仔猪体内的铁贮量仅够维持6~7天,一般10日龄左右即出现因缺铁而导致的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苍白、生长停滞等现象,因此,要求在仔猪生后2~3天必须补铁。通常在仔猪生后2~3天,肌肉或皮下注射右旋糖酐铁钴合剂1~2毫升(每毫升含铁量50~150毫克不等,视浓度而定),即可保证哺乳期仔猪不患贫血症。为加强效果,2周龄后可再注射一次。目前用于补铁的针剂也较多,如牡血素等。

(2)补硒 仔猪对硒的日需要量,根据体重不同为0.03~0.23毫克。我国大部分地区饲料中硒含量低于每千克0.05毫克,黑龙江、青海全省及新疆、四川、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则低于每千克0.02毫克,因此补硒尤为重要。具体可于仔猪生后3~5天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B合剂0.5毫升,断乳前后再注射1毫升。对已吃料的仔猪按每千克饲料添加0.1毫克的硒补给。硒是剧毒元素,过量极易引起中毒,用时应谨慎。加入饲料中饲喂,应充分拌匀,否则会因个别仔猪食入过量而引起中毒。

4.寄养、并窝

在生产中,有些母猪产仔数较多,而限于母猪体质、泌乳力和乳头数不能哺育过多的仔猪;也有些母猪产仔数过少(寡产),若让母猪哺育少数几头仔猪,经济上不合算;更有些母猪因产后无乳或产后死亡,其新生仔猪若不妥善处理就会死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寄养与并窝。所谓寄养,就是将母猪分娩后患病或死亡造成的缺乳或无乳孤儿,以及超过母猪正常哺育能力的多余仔猪,过寄给另一头母猪或几头母猪哺育;并窝则是指把两窝或几窝同胞少的仔猪,合并起来由一头泌乳性能好、母性强的母猪哺育,其余母猪提前催情配种。寄养和并窝以及调窝是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为使其获得成功,应注意以下问题:

(1)寄养的仔猪与原窝仔猪的日龄要尽量接近,最好不超过3天,超过3天以上,往往会出现大欺小、强欺弱的现象,使体小仔猪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将生后10~20天的“僵猪”寄养给分娩日龄较晚的母猪。尽管其与新仔猪体重有一定差异,但因其活力不强,不会影响新仔猪的生长发育,而“僵猪”因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生长发育能明显加快。

(2)寄养的仔猪,寄出前必须吃到足够的初乳,否则不易存活。因此,生产中多将生后3日龄左右的仔猪调给刚产仔的母猪。

(3)承担寄养任务的母猪,性情要温顺,泌乳量高,且有空闲乳头。

(4)母猪主要通过嗅觉来辨认自己的仔猪,为避免母猪闻出仔猪气味不同而拒绝哺乳或咬伤寄养仔猪(引入品种和培育品种一般不拒绝外来仔猪),以及仔猪寄养过晚而不吸吮寄母的乳汁,应分别采用干扰母猪嗅觉和饥饿仔猪法来解决。仔猪寄养、并窝等工作较为繁杂,但其效果很好。因此,生产中一旦出现需要寄养或并窝的情况,应随时进行,以保证仔猪成活和提高母猪的利用效率。

5.开食补料

母猪泌乳高峰期是在产后20~30天,35天以后明显减少,而仔猪的生长速度却越来越快,存在着仔猪营养需要量大与母乳供给不足的矛盾。母乳对仔猪营养需要的满足程度是,3周龄为84%,到8周龄时降至20%,整个哺乳期平均为39%左右。可见3周龄以前母乳可基本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仔猪无需采食饲料,但为了保证3周龄后仔猪能迅速大量采食饲料,以弥补母乳营养供给的不足,必须在3周龄以前训练仔猪开食,对早期断乳仔猪更应该提前开食补料。

(1)开食训练 仔猪从吃母乳过渡到吃饲料,称为开食、引食或诱饲。它是仔猪补料中的首要工作,其意义有两个方面:

1)锻炼消化道,提高消化能力,为大量采食饲料做准备。仔猪胃内胃蛋白酶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只是到20日龄以后,由于盐酸分泌量的积累,使胃内pH降至5.4以下,从而激活酶原,表现出消化能力。在不提前开食的仔猪中,到35日龄左右才能利用植物性蛋白质。提前引食,使仔猪较早地采食饲料,可促进胃肠道的发育,刺激胃壁,使之分泌盐酸,使酶原提前激活而具有消化功能,从而使仔猪在3周龄左右当母乳量下降时,即可大量采食消化饲料,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发育和提高仔猪成活率。

2)减少白痢病的发生。由于饲料的刺激,胃壁提前分泌盐酸,从而形成一种酸性环境,能有效地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预防下痢。训练仔猪开食越早越好。据试验,仔猪开食越晚,体重越低。7日龄开食的仔猪,30日龄时每日可采食245克饲料,而14日龄开食的仔猪30日龄时仅采食180克饲料。

目前,一般要求在仔猪生后5~7日龄开食。在诱导开食时,应根据仔猪的生理习性进行,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利用仔猪的探究行为,6~7日龄的仔猪,开始长臼齿,牙床发痒。此时,仔猪常离开母猪单独行动,对地面的东西用闻、拱、咬等方式进行探究,并特别喜欢啃咬草、木屑、母猪粪便中的谷粒等硬物、脏物。利用仔猪这种探究行为,可在仔猪自由活动时,于补饲间的墙边地上撒些开食料(多为硬粒料)供仔猪拱、咬,也可将开食料放入周围打洞、两端封死的圆筒内,供仔猪玩耍时拣食从筒中落在地上的粒料。

10日龄以后,当仔猪已能采食部分粒料,可给予稠稀料、干粉料、颗粒料或幼嫩的青草、青菜、甘薯、南瓜等碎屑,放于小槽内诱导,并随食量增加调整喂量。一般到20日龄仔猪即能正常采食,30日龄食量大增。利用仔猪喜香、甜食的习性,可以选择具有香味的饲料,如炒熟的玉米、高粱、大麦和大豆粒等,以及具有甜味的食物,如在仔猪的开食料中加入香味剂、食糖等。

利用仔猪具有模仿母猪和采食行为的特性。在没有补饲间时,可放低母猪的食槽,让仔猪在母猪采食时,随母猪拣食饲料。为此,母猪食槽内沿高度不能超过10厘米,当仔猪1周龄左右能自由活动,天气允许时,应放仔猪到运动场跟随大仔猪拱食补料。

(2)补料 根据母猪泌乳和仔猪生长发育的规律,仔猪生后第1个月营养的主要来源靠母乳,以后则逐渐过渡到吃料,若开食抓得早,可保证25日龄左右能大量采食饲料,进入旺食阶段。此时继续饲喂玉米、高粱等开食料,已不能满足仔猪对蛋白质等营养的需要,必须改喂全价混合料。根据同体重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制标准饲粮,要求饲粮是高能、高蛋白、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又易于消化,另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抗生素或维生素等。

仔猪补料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注意料型,仔猪料型以颗粒料、半干粉料(1份混合料加0.5份水拌匀)或干粉料为好,有利于仔猪多采食干物质,细嚼慢咽,消化好,增重快。而稀料和熟粥料会减少仔猪采食干物质的量,冲淡消化液,影响消化,容易污染圈舍,引起下痢,影响增重。

补饲次数要多,以适应仔猪肠胃的消化能力和生长发育,猪开食早且贪食,对营养的需要量大,但胃的容积小且排出快,最好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若采用按顿饲喂,则应增加补饲次数,一般日喂次数最少5~6次,其中一次应放在夜间。

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需水量较大,应保证水的供应。若饮水供应不足,将致使仔猪生长缓慢或喝脏水引起下痢。增加进食量,争取最大断乳重。自然哺乳的仔猪,哺乳期的生长发育与初生时的体重和发育状况、母猪的泌乳量、补料的数量及质量有关。

6.防治僵猪,预防下痢

(1)防治僵猪 因饲养管理不当或先天不足,个别仔猪皮肤失去光泽,被毛蓬乱,头大身小,发育受阻,生长停滞而无活力,称为“僵猪”,可分为胎僵、奶僵、病僵和食僵。因此,应加强母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防止近亲交配,以免形成胎僵;加强哺乳母猪的管理,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在仔猪生后2~3天内固定乳头,将体小瘦弱仔猪固定于母猪前部乳头上,及时将无乳或超生猪寄养,并保证吃到充足的初乳,及时补铁,可防止奶僵;及时防病治病、驱虫,特殊护理体小瘦弱仔猪,以免形成病僵;哺乳期补料要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切忌饲料单一,同时注意不要使仔猪过食,以免形成食僵。可将奶僵猪寄养到分娩日龄较晚的母猪窝中,帮助其固定奶头,以弥补其不足。也可采用药物治疗,生产中常用维生素、肌苷酸等饲喂或注射,效果良好。具体用维生素500微克、肌苷酸注射液2毫升,混合后肌肉注射,间隔1周后重复一次,并加强饲养管理,饲喂优质蛋白质饲料和优质青饲料,以补充营养,同时给予特殊护理。

(2)预防下痢 下痢是哺乳仔猪最常发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常见黄痢和白痢,严重威胁仔猪的生长和成活。引起仔猪发病的因素很多,一般多由受凉、消化不良和细菌感染三个因素引起。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把好这三关。在确定和控制发病因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主要的预防措施有:①母猪妊娠期要实行全价饲养,特别是应多喂青饲料,保证正常的繁殖体况。母猪产前21天注射大肠杆菌疫苗。②产仔前彻底消毒产房,整个哺乳期保持产房干燥,保持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尤其要注意仔猪保温。③泌乳母猪的饲粮应全价,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饲粮保持相对稳定,饲料骤变常引起母猪乳汁改变而引起仔猪下痢。④按饲养标准为仔猪配制全价饲粮,注意饲粮中蛋白质的品质。⑤一旦发生仔猪下痢,应同时改进母猪饲养,搞好猪舍卫生,消毒并及时治疗仔猪,不能单纯给仔猪治疗,更重要的是消除感染源。

7.适时去势

公母仔猪是否去势和去势时间,取决于仔猪的用途和猪场的生产水平及仔猪的品种。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肥育用猪如不去势,到一定阶段后,随着繁殖器官的发育成熟会有周期性的发情表现,影响食欲和生长速度。公猪若不去势,其肉具有较浓厚的臊味而几乎不能直接食用。因此,地方品种仔猪必须去势后进行肥育。若饲养培育品种或地方品种的二元或三元杂种,而且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猪在6月龄左右即可出栏,母猪可不去势直接进行肥育,但公猪仍需去势。

仔猪出生后3个月内去势一般对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影响较小,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手术的难易,以及伤口愈合得快慢。仔猪日龄越大或体重越大,去势时越费力,而且创口愈合缓慢。因此,一般要求公猪在20日龄、母猪在30~40日龄之前去势。公猪在30日龄去势时正值母猪泌乳量下降之时,若仔猪未及时采食补料,则仔猪营养减少,抵抗力低,因此,目前国内外一些场家趋向采用2周龄左右进行公仔猪的去势。此时公仔猪体重小,一人即可做,而且去势创口愈合快。

仔猪去势后,应给予特殊护理,防止体大仔猪拱咬体小仔猪的创口,引起失血过多而影响仔猪的活力,并应保持猪舍卫生,防止创口感染。

8.预防接种

仔猪应在30日龄前后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疫苗的预防接种;必要时可进行猪瘟的超前免疫;是否进行其他疾病的预防接种,视本地区疫情和本场的猪群健康状况而定。具体接种方法和要求见疾病防治部分。仔猪的去势和免疫注射,必须避免在断乳前后1周内进行,以免加重刺激,影响仔猪增重和成活。

五、哺乳仔猪补料的方法是什么?

我来回答一下,目前为了方便运输和减少浪费,大都养殖户喜欢使用颗粒料。颗粒料的营养浓度也的确高于粉料,而且母猪长期采食过细的粉料容易导致胃溃疡。但对于断奶猪来说,粉料的应激绝对比颗粒料小,而且上料速度快,可使仔猪尽快采食较多的饲料,促进胃肠道发育和微生物的定植。

个人建议教槽料前期还是应以粉料的形态,另外产后母猪由于需要做保健,也可用一周的粉状哺乳料做湿拌料饲喂。其他均可做成颗粒料,需要保健的时候自行粉碎或喷洒。

六、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视频

对于养猪场主而言,哺乳仔猪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猪群的发育和生长,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哺乳仔猪管理的方法,并提供相关视频供参考。

合理的饲养环境

首先,保证哺乳仔猪的饲养环境干净、整洁是非常重要的。猪舍要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同时,要定期清理猪舍,防止病原菌滋生。此外,合理的照明也是必不可少的,哺乳仔猪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来保持健康。

科学的饲料搭配

在哺乳仔猪的饲养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非常重要。不同阶段的哺乳仔猪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应根据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饲料搭配。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哺乳仔猪的需求,以保证它们的生长健康。

定期体检和预防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保证哺乳仔猪群健康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疾病和问题,可以避免疾病传染和扩散。另外,预防疾病同样重要,可以采取疫苗接种等措施来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提供适宜的运动空间

哺乳仔猪也需要适当的运动空间来保持健康。充足的运动可以促进其肌肉发育和新陈代谢,有利于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在饲养哺乳仔猪时,要确保它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注意饮水卫生

饮水卫生也是哺乳仔猪管理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保证饮水的干净卫生,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定期清洗水槽、更换水源是保持饲水卫生的关键。

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视频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我们为您精选了一些相关的视频供参考:

  • 视频一:哺乳仔猪的饲养环境设计
  • 视频二: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方法
  • 视频三:定期体检和疾病预防技巧
  • 视频四:哺乳仔猪的运动空间规划
  • 视频五:饮水卫生的重要性及管理技巧

希望以上视频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同时,不断学习和改进管理技巧,是提升养猪效益的重要步骤。

总的来说,哺乳仔猪的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知识支持,更需要养猪人员的细心呵护和关爱。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我们可以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率和免疫力,为养猪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为什么说哺乳仔猪的管理很重要?

母猪刚生下仔猪,工作人员把仔猪先要察干净,牙齿搬掉,再让哺乳仔猪来吃奶,仔猪吃奶的时侯必须要工作人员看管吃奶,因为哺乳仔猪还小,爱乱跑,哺乳其间,小仔猪争奶头,谁都不让谁,于是工作人员就要干快挑整,如果慢了,有的小仔猪就吃不到奶了。

八、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在猪场的日常管理中,哺乳仔猪的养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哺乳仔猪,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猪群的健康状况。因此,掌握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介绍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

饲养环境

首先,哺乳仔猪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净卫生。猪舍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另外,要注意猪栏的大小和设计,确保每头仔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避免因拥挤而引发疾病。此外,照明也是很重要的,要保证适当的光照,帮助仔猪的生长发育。

饲料管理

对于哺乳仔猪的饲料管理,首先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安全。选择适宜的奶粉和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另外,要注意饲料的喂养方法,遵循逐步增加、逐步淡化的原则,避免消化系统负担过重。此外,也要保证饮水的清洁新鲜,确保仔猪有足够的水分摄入。

疾病预防

哺乳仔猪的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首先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注重疫苗的注射和定期的体检。另外,要定期排泄粪便,防止致病菌的传播。在发现仔猪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还要注意观察仔猪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另外,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杜绝环境污染,确保猪群的健康。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益。

总的来说,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涉及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做好全面管理。只有科学合理地管理哺乳仔猪,才能保证猪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九、仔猪的哺乳期一般是多少?

仔猪哺乳期一般是21天到28天,在这个过程是母猪一个情期,也是母猪子宫修复过程,如果超过28天离奶,那发情期可能推迟下一情期了。如果过早离奶,由于子宫没有完全修复,就算发情也配不上,勉强配上怀仔也少,可能在妊娠过程中会引起流产的情况!!!

十、哺乳期仔猪补料的意义和如何做好仔猪教槽工作?

养猪业发展到现在,仔猪和母猪的饲养成为养猪场的关键工作。仔猪的诱食问题是必须解决,做不好是会影响仔猪生长。我是这样做的,在仔猪三五天后用糖水给仔猪补水。一个星期后就用糖水拌点料,非常细的那种玉米粉,加仔猪浓缩料吸引仔猪慢慢的摸摸。但不给母猪吃到。这样到30天后断奶仔猪采食旺盛,断奶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