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饲料到农村去网

不寻常的名词?

57 2025-04-16 06:16

一、不寻常的名词?

形容“特别,不寻常”的词语有与众不同、异乎寻常、独出心裁 、独具匠心 、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诡状殊形、天奇地怪 、莫明其妙、恢诡谲怪。

1、异乎寻常(yì hū xún cháng),指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耽误了点年纪,还没有甚么要紧,还把他的脾气惯得异乎寻常的出奇。”

2、与众不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ǔ zhòng bù tóng,表示与其他人不一样。

清·李汝珍《镜花缘》:“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

译文:这是今天第一个前人,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有意思。

3、独出心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ú chū xīn cái,原来指诗文的构思有独特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或做工与众不同。独出心裁,多指科学精神。还指想出了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方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战》:“由国家明定科条:凡有能讲求商务,独出心裁者,准其领照自做。”

4、别出心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ié chū xīn cái,意思是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只好别出心裁,鼓吹女人自杀。 

5、独具匠心,拼音是dú jù jiàng xīn,汉语成语,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也作“别具匠心”。

《诗刊》1978年第3期:“诗味的浓淡,与比兴之运用关系非常密切。李贺的诗歌在这方面是独具匠心的。”

二、不寻常的近义词?

(1、与众不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 ]:跟大家不一样。

例句:这位画家的风格古朴典雅,与众不同。

(2、异乎寻常 [ yì hū xún cháng ]:异:不同;乎:于;寻常:平常。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

例句:地震发生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异乎寻常的现象出现。

(3、独辟蹊径 [ dú pì xī jìng ]: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例句:他常常独辟蹊径,想出别人所不能想到的主意。

(4、独出心裁 [ dú chū xīn cái ]: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例句: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独出心裁,追求独创。

(5、别出心裁 [ bié chū xīn cái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例句:她的服装设计总是别出心裁,从不落俗套。

(6、卓尔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 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例句:她早期的成就预示了她日后卓尔不群。

(7、不同凡响 [ bù tóng fán xiǎng ]: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例句:哥哥下围棋还真是不同凡响,在这次全市业余棋手大赛中竟然得了冠军。

三、不寻常的开头和不寻常的结尾指的是什么?

盘旋的秋叶在落下之前,似乎忧心忡忡,怕人们忘记了自己的贡献;哀伤自己生命短促 ;惦记那失去叶的枝头会被冰霜所冻煞的情态。“不寻常的开头”指一生的苦累劳作;夏日献出绿荫;秋天献出收获。“不寻常的结尾”指灿烂的一生并不会随着秋的到来而结束,殷实的种子已带着希望向春天奔去;昨天那弱不禁风的娇儿女,已长成了铁干虬枝的大丈夫。

四、太不寻常的意思?

意思是指特别的不平常不普通。

寻常,拼音:xún cháng

释义: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2.比喻长或多。3.平常;普通。4.经常;平时。

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不同。

“太”的基本含义为过于,如太长;引申含义为极端,最,如太甚、太平,在日常使用中,“太”也常做形容词,表示过于,如太虚幻境,太清。

五、形容不寻常的成语?

答案是非同寻常。

【成语】非同寻常

【拼音】fēi tóng xún cháng

【解释】寻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况且他也是王爷之分,非同寻常可比。”

【举例造句】他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

【拼音代码】ftxc

【近义词】非同小可

【反义词】区区小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与事物

【英文】: be out of the common

六、表示不寻常岁月的词?

1.形容岁月的成语:百岁千秋 →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 有关秋的成语2.形容岁月的成语:蹉跎岁月 →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有关月的成语3.形容岁月的成语:风烛残年 → 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有关年的成语4.形容岁月的成语:千秋万岁 → 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 有关岁的成语5.形容岁月的成语:秋月春风 →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 有关风的成语6.形容岁月的成语:日往月来 → 形容岁月流逝。 → 有关来的成语7.形容岁月的成语:岁月蹉跎 → 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 → 有关跎的成语8.形容岁月的成语:无边风月 → 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 有关月的成语9.形容岁月的成语:峥嵘岁月 →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 有关月的成语10.形容岁月的成语:宾饯日月 →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 有关月的成语11.形容岁月的成语:宾饯日月 →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 有关月的成语12.形容岁月的成语:猴年马月 →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 有关月的成语13.形容岁月的成语:露往霜来 → 比喻岁月迁移,时光流逝。 → 有关来的成语14.形容岁月的成语:屡变星霜 →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 有关霜的成语15.形容岁月的成语:暮去朝来 → 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谓岁月流逝。 → 有关来的成语16.形容岁月的成语:万岁千秋 →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 有关秋的成语17.形容岁月的成语:年深月久 → 久经岁月。指时间长久。 → 有关久的成语18.形容岁月的成语:牛衣岁月 → 指贫困的生活。 → 有关月的成语19.形容岁月的成语:千龄万代 → 犹千秋万代。

极言岁月长久。 → 有关代的成语20.形容岁月的成语:千秋万古 →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 有关古的成语21.形容岁月的成语:千秋万世 → ①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②婉言帝王之死。 → 有关世的成语22.形容岁月的成语:迁延日月 → 犹言拖延时间。

同“迁延岁月”。 → 有关月的成语23.形容岁月的成语:迁延时日 → 犹言拖延时间。

同“迁延岁月”。 → 有关日的成语24.形容岁月的成语:迁延岁月 → 犹言拖延时间。 → 有关月的成语25.形容岁月的成语:日来月往 → 形容岁月流逝。

同“日往月来”。 → 有关往的成语26.形容岁月的成语:岁月不居 → 居:停留。指时光流逝。 → 有关居的成语27.形容岁月的成语:岁月如流 → 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 有关流的成语28.形容岁月的成语:岁月峥嵘 →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 有关嵘的成语29.形容岁月的成语:玩岁愒日 → 愒:荒废。

指贪图安逸,虚度岁月。 → 有关日的成语30.形容岁月的成语:星霜屡移 →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 有关移的成语31.形容岁月的成语:孝子爱日 → 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 有关日的成语32.形容岁月的成语:淹旬旷月 → 淹:滞留。旷:荒废。拖延时日,荒废岁月。 → 有关月的成语33.形容岁月的成语:优游岁月 → 悠闲舒适地过日子。 → 有关月的成语

七、不寻常的贝壳阅读答案?

不寻常的贝壳

教师节到了,一个男孩为老师带来一只闪闪发亮的贝壳,它是贝壳中少有的 A 。

老师问:“你在哪儿发现这样一只不寻常的贝壳?”

男孩告诉老师:“在20多千米外的一个隐秘海滩,有时会有这种闪亮的贝壳被冲上岸。我爸爸说,那是一种很 B 的贝壳。”

于是,他走了20多千米,为老师捡来了这样一只贝壳。

老师说:“它真是太美了,我会一辈子 C 它的。 但你不应该走那么远的路专门去为我带一件礼物。”

八、不寻常的贝壳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答案就是平时见不着的漂亮的贝壳。

九、不寻常的字有哪些?

靐bing(四声)灁yuan(一声)龘long(二声)爩yu(四声)蠿zhuo(一声)鬖san(一声)丯jie(四声)齾ya(四声)飝fei(一声)。

垚(三个土,读音yáo,意:山高,多用於人名。)

犇(三条牛,读音bēn,意:同“奔 ”,急走,跑,紧赶,逃跑等。)

猋(三条小狗,读音biāo )

贔(三个宝贝,读音bì )

嘦(上只下要,读音jiào )

巭(上功下夫,读音bū)

恏(上好下心,读音hào )

奣(上天下明,读音wěng)

嫑(上不下要,读音biáo,意:不要 )

驫(三匹马,读音piāo )

嚞(三个吉,读音zhé)

譶(三个言,读音tà )

舙(三条舌头,读音qì )

瞐(三只眼,读音mò )

馫(三只香,读音xīn)

灥(三条泉水,读音xún )

靐(三个响雷,读音bìng)

畾(三个条田,读音léi)。

十、不寻常思维又叫?

抽象性来分,主要可分为:

(1)直观行为思维

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孩子最初的思维往往是直观行动思维。运动员对技能和技巧的掌握也需要直观行动思维做基础。这种思维主要是协调感知和

动作,在直接接触外界事物时产生直观行动的初步概括,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终止。

(2)具体形象思维

以具体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它借助于鲜明、生动的表象和语言。在文艺创作中经常运用。

(3)抽象逻辑思维

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一切正常的人都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但一定有高下之分。

以目的性来看,可以分为:

(1)上升性思维

以实践所提供的个别性经验为起点,把个别经验上升为普遍性的认识。个别性思维大多来自日常的活体验,过于直接和个性化,因而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真实性有待实践检验,最终上升为普遍性认识。

(2)求解性思维

围绕问题展开思维,依靠已有的知识去寻找与当前现状之间的中间环节,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如小孩子解答数学题,先分析已知条件,看看问题,最后再找由条件到问题之间的桥梁。

(3)决断性思维

以规范未来的实验过程或预测其效果为中心的思维。遵循具体性、发展转化、综合平衡三条原则。

从智力品质上划分,可以分为:

(1)再现思维

是依靠过去的记忆而进行的思维。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套用,就属于这一种。

(2)创造思维

依赖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但却是把它们综合组织而形成全新的东西。如把已经学过的几个数学公式综合起来运用到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来。那些被称作有发明天才的人,就是善于进行这种创造思维的人。

从思维技巧上看,还可分为:

(1)归纳思维

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推导出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共通结论的思维。

(2)演绎思维

把一般规律应用于一个个具体事例的思维。在逻辑学上又叫演绎推理。它是从一般的原理、原则推及到个别具体事例的思维方法。

(3)批判思维

一面品评和批判自己的想法或假说,一面进行思维。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历来都强调批判思维。批判思维包括独立自主、自信、思考、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尊重他人等六大要素。

(4)集中思维

从许多资料中,找出合乎逻辑的联系,从而导出一定的结论;对几种解决方案加以比较研究,从而导出一种解决办法的,就属于这种思维。

(5)侧向思维

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如同眼睛的侧视。侧向思维就是从其它领域得到启示的思维方法。

(6)求异思维

也叫发散性思维。同一个问题探求多种答案,最常见的就是数学中的一题多解或语文中的一词多意。

(7)求证思维

就是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验证某一个结论的思维。求证思维的结构包括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每个人每天都会用到求证思维。

(8)逆向思维

从反面想,看看结果是什么。

(9)横向思维

简单地说就是左思右想,思前想后。这种思维大都是从与之相关的事物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横向思维的思维方向大多是围绕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或是在对各个与之相关的事物的分析中寻找答案。

(10)递进思维

从目前的一步为起点,以更深的目标为方向,一步一步深入达到的思维。如同数学运算中的多步运算。

(11)想像思维

就是在联想中思维,这是在已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是由此及彼的过程。

(12)分解思维

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各个部分,从每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中去寻找答案。

(13)推理思维

通过判断、推理去解答问题。也是一种逻辑思维。先要对一个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再以此类推。

(14)对比思维

通过对两种相同或是不同事物的对比进行思维,寻找事物的异同及其本质与特性。

(15)交叉思维

从一头寻找答案,在一定的点暂时停顿,再从另一头找答案,也在这点上停顿,两头交叉汇合沟通思路,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经常要用到这种思维,如“围魏救赵”。

(16)转化思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

(17)跳跃思维

跳过事物中的某些中间环节,省略某些次要的过程,直接达到终点。

(18)直觉思维

一次性猛然接触事物本质的思维,它是得出结论后再去论证。这种思维需要平时对事物本质认识的积累。直觉思维由显意识→潜意识→显意识构成一个动态整体结构,以整体性和跃迁性区别于其他思维形式。

(19)渗透思维

分析问题时,看到错综复杂的互相渗透的因素,通过对这些潜在因素关系的分析解决问题。

(20)统摄思维

凭借思维来把握事物的全貌,并统摄推论各个环节。它是用一个概念取代若干个概念,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思维。

(21)幻想思维

“脱离现实性”是它最主要的特点。幻想思维可以在人脑中纵横驰骋,也可在毫无现实干扰的理想状态下,进行任意方向的发散,从而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幻想的脱离实际,也就无法避免错误的产生,但只要幻想最终能回到现实中来并加以现实的检验,错误就会被发现和纠正。

(22)灵感思维

人们在创造过程中达到高潮阶段以后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突破。它常常以“一闪念”的形式出现,是由人们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多次迭加而形成的,也是人们进行长期创造性思维活动达到的一种境界。

(23)平行思维

是为了解决一个较为大型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求互不干扰、互不冲突即平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它也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

(24)组合思维

在思维过程中,通过对若干要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事物或是创意。组合法是根据需要,将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

(25)辩证思维

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与逻辑思维相对立。运用辩证法的规律进行思维,主要是运用质与量互相转化、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三个规律。

(26)综合思维

就是多种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很多问题光靠一种思维方式是不能解决的,必须有多种思维方式综合运用才能解答。

理论上说,分类越详尽越好。但有些思维方式在训练与应用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严格区分,一是很多思维方式总是共同起作用,二是有些思维方式统一在某种思维方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