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饲料到农村去网

养猪饲料菌种大全图片,饲料添加菌种的重要性

100 2024-10-14 10:49

一、养猪饲料菌种大全图片,饲料添加菌种的重要性

养猪饲料菌种大全图片

养猪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饲料配制对于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猪的饲料中添加菌种,则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下面将为您介绍养猪饲料菌种的种类以及添加菌种的重要性,并附上高清图片供您参考。

饲料菌种种类

1. 乳酸菌: 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经过发酵后能产生乳酸,可有效降低肠道的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2. 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种常见的发酵剂,添加到饲料中可提高饲料的口感和风味,激发猪的食欲,促进消化吸收,提高生长速度。

3. 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能够通过改善宿主动物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对有害细菌的拮抗作用,提高宿主免疫能力的微生物。

4. 青贮菌: 青贮菌是种优质的发酵添加剂,添加到青贮饲料中能够有效降低青贮饲料中的pH值,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饲料添加菌种的重要性

饲料中添加菌种能够改善饲料的品质,增加猪对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养猪效益。菌种通过促进猪肠道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增加饲料的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投喂量,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适当添加菌种还能促进养猪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有害细菌数量,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猪的抗病能力,降低养猪过程中的损失。

如上所述,饲料添加菌种对于养猪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帮助养猪人士更好地了解饲料菌种的种类和重要性,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本文能为您在养猪饲料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猪用菌种拌饲料?

1、猪发酵饲料配方,统康50%,麦麸20%,玉米15%,饼粕15%,金宝贝饲料发酵剂1KG(可发酵1000-2000斤)。

  2、稀释菌种,将金宝贝饲料发酵剂与米糠或者麸皮按照1:5比例稀释备用。

  3、添加菌种,将事先准备好的饲料搅拌均匀,添加稀释好的饲料发酵剂一起搅拌均匀即可。

  4、调节水分,将拌好的饲料添加水分调节含水量,发酵料含湿量保持在60-65%,检测方法用手抓不滴水落地散开即可。

  5、密封发酵,将以上制作好的发酵饲料密封发酵,装入发酵袋、桶、罐、窖内排出内部空气密封发酵,发酵期间切勿空气进入。

  6、发酵完成,常温环境下15℃以上一般3天左右即可发酵完成,冬季操作需在室内完成,保证环境温度不要过低

三、野生菌种植技术?

《野生菌类栽培技术》是2006年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胡文华、唐英腊。本书为“新农村书屋·实用蔬菜栽培技术系列”之一,主要介绍了鸡纵菌、紫红木耳、滑菇、姬菇、大球盖菇、灰树花、茶薪菇、白背木耳、杨树菇、鸡腿蘑、YPH9红平菇、阿魏蘑、榆黄蘑、巴西蘑菇、杏鲍菇、真姬菇、天麻等十七种野生菌类的栽培技术。

四、黄精菌种植技术?

根状茎繁殖 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挖取地下根茎,选择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4节,伤口稍加晾干,按行距50-50厘米,株距50-50厘米,深12厘米种植于整好畦内,覆土5-7厘米,稍加镇压,使土壤保持湿润。于秋末种植的,应在上冻后盖一些牲畜粪或圈肥,以利保暖越冬,第2年化冻后,将粪块打碎,搂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

2、种子繁殖 8月种子成熟后,立即进行砂藏处理:种子1份,砂土3份混合均匀,置背阴处30厘米深的坑,保持湿润;待第2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按行距12-15厘米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约1.5厘米,稍压,浇水,盖一层草。出苗前去掉盖草,苗高6-9厘米时,过密处可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为满足黄精需要荫蔽的生长习性,可在畦埂上种植玉米。

五、大红菌种植技术?

1. 选择适宜的种植基质:大红菌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用透气性好、水分保持能力强的营养丰富的基质。

2. 获取种子:从大红菌生长地区采集或购买大红菌种子。

3. 孵化种子:将种子放置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孵化。

4. 育苗:将种子发芽后,将幼苗移植到营养基质中,确保营养均衡。

5. 转接:当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将其转移到更大的容器或地块中。

6. 管理:定期浇水、施肥和除草,确保大红菌生长状况正常。

7. 收获:等待大红菌完全成熟后,将其收获,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和销售。

六、丛菌种植技术?

鸡枞菌的栽培及繁殖方法

1 菌丝体的液体培养

⑴液体深层培养的研究和菌丝体化学成分的分析

华西医学大学生物系(赵呈裕等,1988)曾对鸡枞菌采用不同培养基进行液体深层培养的研究,并对所培养的菌丝体进行成分的分析,其要点及结果如下:

所用菌种系采自四川西昌,经组织分离并经提纯获得的菌株。所用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2%,蔗糖2%,硫酸镁1.5%,磷酸二氢钾0.3%,维生素B1每100毫升1毫克。酵母膏0.1%,蔗糖3,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硝酸钠0.3%,氯化钾0.05%。多胨2%,其余同配方1。以上各配方PH调至6。

三种液体培养基配方,灭菌后接入液体菌种,接种量为10%,在温度26,振荡速度为110转/分的条件下振荡培养36小时后测定菌丝体干重,测定结果是配方①的菌丝干重为805克/升,配方②为11.5克/升,配方③为10克/升。再继续培养24小时,生物量开始下降。

收集干菌丝体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定结果是:蛋白质含量49.2%,脂肪805%,碳水化合物10.8%,灰分3.9% ,钙每100克36.8毫克,磷每100克15.0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18种氨基酸,总量为31.76克,其中人体8种必须氨基占15.15克。在18种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为3.29克,其次是异亮氨酸3.23克,再次是天门冬氨酸2.59克。

2 人工栽培

⑴:纯种的分离和培养

① 母种 分离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克,蚁巢2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灭菌‘接种后在18±1℃下培养286小时,菌丝长满管。菌丝浓密,粗壮,洁白,匍匐型(赖井平,1993)。

② 原种,栽培种 比较适宜的培养基配方:〈1〉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1%,料与蚁巢浸出液之比为1:1.2。灭菌后接入母种块2平方厘米,在18±1℃恒温培养,63天菌丝长满瓶,菌丝浓密,较壮。〈2〉木屑100千克,麸皮25千克,蚁巢土25千克,石膏1千克,糖1千克,料水比1:1.2,灭菌后接入母种块约2平方厘米,在18±1℃恒温培养,60天菌丝长满瓶,菌丝浓密,健壮(〈1〉〈2〉赖井平,1993)。

③ 菌种保藏 鸡枞菌菌丝体在温度低于8℃的条件下,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此,不适合在冰箱低温保藏,一般多采用常温保藏,具体做法是,按上述原种培养基配方,装料时要比平常稍微紧些,灭菌后接入母种,在18℃左右培养,当菌丝向下吃料至4~5厘米时,用牛皮纸包好棉塞,套上干净纸袋,置阴凉保存,可保存5~8个月。

⑵:子实体的培育

①栽培季节的安排 以春季栽培为益,在蜀南竹海地区3~4月份气温在12~18℃,是鸡枞菌菌丝体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此时制袋接种,不许加温,成功率高,待40~50天菌丝长满袋,气温回升可埋入土中,很快就能长出第一批子实体,并可延续采收到当年的9~10月份。

② 栽培袋的制作 培养料与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同。采用17厘米×35厘米×0.0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装料,套颈圈加棉塞或打洞贴胶布等方式封口。灭菌后待料温降至25℃时接种,每瓶原种接20~30袋,加大接种量可以促进菌丝生长,减少污染率。接种好的菌袋,置洁净,黑暗的培养室内培养,温度控制在16~20℃,经40~50天的培养,菌丝可长满袋。继续培养,袋壁上会出现许多珊瑚状瘤点,说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在4~6月份即可埋袋栽培。

② 栽培场地的选择 栽培场地宜选南北朝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酸性的菜园地或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先整成宽40~100厘米,长视场地而异,深15厘米的凹畦。根据鸡枞菌喜酸性环境和对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不敏感的特性,不宜与栽培其他食用菌那样在畦底撒石灰粉,却可撒食粮的多菌灵或托布津,畦周围开好排水沟。

③ 栽培方式 将已达到生理成熟的菌袋,脱去塑料薄膜,整齐地排入畦内,覆20厘米经太阳曝晒过的菜园土或林地肥土(以不板结为佳)使畦地高出地面15厘米成凸畦,畦面盖上废报纸或竹叶,松针等,以保湿遮阳。

④ 管理 脱袋覆土后的管理工作主要的保湿,控温和防治病虫害。鸡枞菌出菇季节在6~10月份,气温高,空气相对湿度低,因此,降温,保湿是管理的关键,必须搭建荫棚,棚高距畦面17~34厘米,可以遮阳降温,保湿;向栽培场地及其四周喷水,可以拉大昼夜温差的刺激。

⑤ 采收 当鸡枞菌的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菌柄基部,用小刀沿膨大的柄下部切断,向上拔起即可,细长的假根可留于土中

七、葱菌种植技术?

1,种植时间

从菌不适合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生长,而春季靠近夏季,温度逐渐升高,不适合栽种葱菌,所以种植葱菌最好可以在秋季的九月份到十月份进行,此时温度在二十度左右,比较适合葱菌的生长繁殖。

2、培养菌丝

在栽种葱菌前,需要培养菌丝。首先需要使用鼓皮、石膏、白糖以及木屑、清水等物质配制培养基,然后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就可以将菌种混合在培养基中,并将配制好的菌种装入塑料袋中进行培养。

3、搭建大棚

在培养菌丝前,也需要搭建养殖大棚。首先需要地势开阔的场所作为养殖基地,也需要选择肥沃疏松的偏酸性土懷作为其土,然后在周围挖出排水沟,避免雨季积水。

4、进行养殖

在菌丝生长成熟之后,就可以将菌丝移入大棚中养殖。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向从菌喷洒无污染的清水,保持环境的湿润,让葱菌更好的生长。

八、大棒菌种植技术?

7

⒈预湿 建堆前在麦草堆上撒上一层石灰粉,用水管浇湿麦草,让其软化三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泼在上面。

2

/7

⒉建堆 建堆时,将所有称好的辅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洒一层石灰,在面上铺一层干的草,其厚为30厘米左右,宽为2.3米,长28米左右为1亩地料。分5-6层堆料,一层25-30厘米的麦草,上面撒一层石灰,铺一层牛粪,撒一层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二层分别撒入,把辅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层撒一分,再铺料。如此一层草料、一层辅料建堆,撒完后开始浇水,将料面浇一遍水,料的四周要垂直整齐,按同样方法作完一堆,总高为1.5米,顶部为龟背形。用薄膜覆盖发酵。

3

/7

⒊第一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内温度达到70-7℃,稳定后即可进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从料堆的一侧开始撤料,在另一侧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滚式翻堆。翻堆时要将料堆顶部料放在一边,后夹在中间,外层料放在内层,内层料放在外层,下层料堆放在上层,边翻边抖松培养料,将培养料混合均匀,排除料中废气,增加新鲜空气。将剩余的石灰、石膏分层撒上,料偏干发黄、白时表示水分不足,要边堆料边洒水,补足水分。每隔50厘米竖立一根木棒,堆完棒摇动抽出,即料上许多通气孔。每隔一天将膜揭开排排废气,亦利于升温,约3天后温度可升到70℃以上,保持2天,又进行翻第二遍。

4

/7

⒋第二次翻堆 经第一次的调整水分,添加辅料,增设通气孔,料温上升很快,约,5-6天进行翻堆,用同样方法翻,此时可采用从一头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气孔,完后盖上薄膜。用同样方法过五天后翻第三次堆,翻后四周喷上三氯杀螨醇。

5

/7

⒌第四次翻堆 三次过后,料已腐烂,熟后标准为麦草棕红色,手一拉即断,料握住不沾手。此时进行第四次翻堆,是把料面上边翻边喷除臭剂或甲醛和杀螨药。检查酸碱度,PH值8-8.5为宜。翻完后闷二天便可准备凉料播种。

6

/7

⒍排料 当第四次翻堆后已能播种时,关键要会辨认料的腐熟程度,培养料要求腐熟均匀一致,色棕红,草秆柔软、富有弹性,用手拉即断,无氨味,无臭味,不发粘,不变黑,料疏松为标准。PH值7-8。不能有夹生料,否则在栽培时,会有鬼伞杂菌等发生。

7

/7

具体做法:将料堆摊开,排废气,可在外面凉开,亦可直接进棚,按照开畦要求不同大棚,不同场地、行间、距离、厚废都所所不同。

九、草菌种植技术?

按照种植要求开条形沟,沟深20cm、行距0.6m-0.8m ,每亩4000株。 按条栽法,把处理过的草种整株平放于沟内,每株按照头尾相接的方式摆好,覆土3-5公分

十、珊瑚菌种植技术?

1. 选种

珊瑚菌人工栽培前有必要进行菌株筛选,挑选出菌股繁殖快、菌丝生长鲜活、子实体质量高的珊瑚菌,保证种植所用的菌株的品质。

2. 培养基和接种

珊瑚菌人工栽培的培养基需要控制好成分,配制一定的锌、铁等微量元素, pH值控制在5.5-6.0。而接种则是关键步骤之一,接种前需要将珊瑚菌培养基分别打碎磨碎通过过滤器,再将过滤好的菌种整体接入基质内;培养室内应杀菌消毒,过滤无菌空气,并控制相对湿度高达90%以上;同时还要控制光照和温度,细心培育珊瑚菌的生长发育。

3. 培养条件的模拟

珊瑚菌在野外成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都对其生长影响显著,因此在人工培植珊瑚菌也应该根据这些因素进行调节。需对不同培养阶段给予不同温度与湿度,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能够促进珊瑚菌的生长。例如,在孢子萌发阶段,温度应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80-85%;而在基质生产小菌丝阶段,温度应稍微降温至22-24℃,湿度则需要下降到70-80%之间,依照具体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控。

4. 病虫害的预防

珊瑚菌的栽培过程中,水分的控制是关键之一,如果没有有效的补充水分,容易出现菌丝枯死、菌核变软、叶片转黄等现象,甚至降低产量。同时菌丝生长缓慢、枝叶黄化等情况可能会招引病菌与害虫捣乱。因此,在人工栽培珊瑚菌的过程中应严密防范并及时处理各种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