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烯酰胺溶乙腈吗?
溶。
丙烯酰胺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不溶于苯和庚烷。实验中在甲醇和乙腈中的溶解性 都挺好的,一般极性溶剂都可以溶吧。
二、丙烯酰胺溶于乙酸乙酯吗?
丙烯酰胺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可见于吸烟、经高温加工处理的淀粉食品及饮用水中。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率先报道,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中检出丙烯酰胺,而且含量超过饮水中允许最大限量的500多倍。
很显然,丙烯酰胺溶于乙酸乙酯。
三、乙蒜素与噻呋酰胺可以混用吗?
乙蒜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防治效果,属于仿生类杀菌剂,对作物安全,对环境友好,高效低毒;噻呋酰胺属于三唑类杀菌剂,主要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半知菌类真菌性病害,作物开花座果期不能使用,容易造成落花落果。二者没有拮抗作用,所以可以混用。
四、40%乙二醛是体积分数吗?
40%的乙二醛的浓度是多少?购买的500ml瓶装的乙二醛标签上写的,乙二醛40%,其中的40%是不是体积分数哦? 主要是40%的乙二醛能不能配成4×10-4mol/L的溶液?如何配?我大概需要4×10-4mol/L的乙二醛100ml。
水溶的话,40%是质量分数密度为0.90,40%是体积分数密度为0.7
五、乙草胺能与噻呋酰胺混在一起吗?
可以混用,但没有必要混用。 因为这两种除草剂都是酰胺类除草剂,杀草谱和适用作物基本一致,混用基本是加成作用,不增效。 不过,如果你非要混用的话,按两种药剂推荐用量各减半的原则进行混用。
还是分开用的好一些,我个人认为,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六、二甲基(乙)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有什么区别吗,作用是一样的吗?
1、化学构成不同
二甲基(乙)酰胺的化学式是:C4H9NO,分子量:87.12;
二甲基(甲)酰胺的化学式是:C3H7NO;分子量:73.10,两者的构成组分相差1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
2、物理特性不同
二甲基(乙)酰胺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可燃,能与水、醇、醚、酯、苯、三氯甲烷和芳香化合物等有机溶剂任意混合。熔点:-20℃,沸点:164-166℃,密度:0.937g/mL,闪点:66℃;
二甲基(甲)酰胺也是一种透明液体,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纯二甲基甲酰胺是有特殊臭味。熔点:−60.5℃,沸点:152.8℃,密度:0.948g/mL,闪点:58℃。
3、作用不同
二甲基(乙)酰胺用于制药物、合成树脂,也用作聚丙烯腈纺丝的溶剂和从碳八馏分分离苯乙烯的萃取蒸馏溶剂等。
二甲基(甲)酰胺主要用作分析试剂和乙烯树脂、乙炔的溶剂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二甲基甲酰胺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七、氟吡菌酰胺加肟菌酯可以和乙蒜素复配吗?
可以。
乙蒜素是一种杀菌剂,可以与叶面肥混合使用,它既是一种叶面肥,又是生物保护剂,防虫抗菌,可以使杀菌剂和叶面肥二者合一。
立枯病的病原菌是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中的一种,叫立枯丝核菌,菌丝有隔,菌核呈暗褐色,扁平形状大小不一,外表粗糙。其生长适宜温度在17℃-28℃,当温度在12℃以下或30℃以上时生长会受到抑制。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寄主病残体中越冬,并可对下一年发病产生影响。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腐生性较强。适宜条件下,可从植物伤口或表皮直接入侵幼茎、根部而引起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