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生猪到农村去网

大棚养黄鳝增氧措施

218 2025-06-05 08:45

一、大棚养黄鳝增氧措施

大棚养黄鳝增氧措施

养殖业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棚养黄鳝逐渐受到农民朋友们的青睐。然而,由于大棚环境受限,黄鳝的氧气供应可能受到限制,影响了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因此,为了提高黄鳝的养殖效益,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增氧措施。

1. 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质是黄鳝健康生长的基础。首先,我们要注意水质的PH值,将其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6.5-8.5。此外,定期检测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保证其在5-7mg/L。在水质有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2. 使用增氧设备

增氧设备是提高黄鳝养殖效益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将氧气注入水中,可以有效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为黄鳝提供充足的氧气。常见的增氧设备有曝气管、气泵和增氧装置等。我们可以根据大棚黄鳝的养殖规模和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增氧设备。

3. 控制鱼群密度

大棚养黄鳝时,合理控制鱼群密度对增氧很重要。鱼群密度过大容易造成氧气供应不足,影响黄鳝的生长发育。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大棚黄鳝的生长情况和饲养水体的容量合理控制鱼群密度,避免过度密集。

4. 定期换水

定期换水是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定期更换一部分水体,可以有效去除底部沉积物和废弃物,减少水体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负荷,提高水体的氧气含量,改善黄鳝的生存环境。

5. 避免过度投喂

过度投喂会造成黄鳝摄食量过大,产生大量的排泄物,增加了水体中的有机负荷,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因此,我们要合理控制黄鳝的投喂量和投喂频率,避免过度投喂。

6. 加强管理和监测

加强对大棚养黄鳝的管理和监测是保障养殖效益的关键。我们应定期对水质、溶解氧含量、黄鳝生长情况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加强对黄鳝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提高黄鳝的抗病能力,减少氧气供应不足的风险。

总之,大棚养黄鳝是一项有潜力的养殖业务,但也需要注意氧气供应问题。通过合理的水质管理、增氧设备的使用、控制鱼群密度、定期换水、避免过度投喂和加强管理和监测,我们可以有效提高黄鳝的养殖效益,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二、生猪代养利润?

1 生猪代养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2 原因在于生猪代养可以减少猪农的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同时还能利用专业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生猪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和利润。3 然而,生猪代养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成本,例如疫病防控、饲料采购、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费用,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和成本管理,才能获得稳定的利润。同时,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因素也会对生猪代养的利润产生影响,需要注意市场动态和趋势,以及与客户的合作关系。

三、生猪怎么养

生猪养殖技术与经验分享

生猪养殖是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掌握一些养殖技术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生猪养殖的实用方法,帮助您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

科学选种

在养殖生猪之前,科学选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择高产、耐病、抗逆性强的猪种,可以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养殖场的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如根据生态环境、饲养方式和销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养殖对象。

在生猪选种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猪的生长速度、肉质和肉价等因素。选用生长速度较快、肉质好的猪种,可以减少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饲养

合理饲养是养殖生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首先要保证生猪的饮水和饲料的质量。要提供充足的饮水,确保猪只不会缺水。饲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可以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和所需营养物质的比例来选择合适的饲料。

此外,还需要定期清理猪舍,保持猪只的卫生环境。将猪舍分区管理,合理利用湿干分离技术,有效减少粪便对猪只的污染,保持猪只健康。

疾病预防与控制

生猪养殖过程中,预防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定期给猪只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此外,要定期观察猪只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加强猪只的防疫工作,控制病菌的传播。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杜绝病菌滋生的环境。

生猪市场营销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良好的市场营销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要了解当地和全国生猪市场的行情,掌握各种市场信息,如价格、需求量和销售渠道等。

要合理制定销售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养殖能力来安排合理的销售时间和数量。同时,还可以与当地的批发商、超市或餐饮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益。

环保措施

生猪养殖过程中,环保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合理施肥,控制粪便和污水的排放。可以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将粪便转化成有机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还要加强猪只的饲料管理,合理利用饲料,减少浪费。使用高效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养殖成本。

结语

通过科学选种、合理饲养、疾病预防与控制、市场营销和环保措施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希望本文提供的经验和技术,对您的生猪养殖事业有所帮助。

生猪养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农民朋友不断学习和实践。只有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技术,才能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生猪,究竟该怎么养?

仅供借鉴: 一、要善待职工 猪是活口,生长期短,吃、喝、病、死全靠饲养员来管理,饲养员情绪的变化,对猪只的生长影响很大,为此我们必须善待职工。常言说“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在管理中,我常把职工当朋友,当兄弟看待。每天我至少到各班组看视一遍,经常跟技术员、饲养员聊天,了解饲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交流饲养心得,传播饲养技术;总结饲养经验,提高饲养水平;掌握思想动态,认真帮助解决。通过聊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感情亲近了、思想沟通了、心情舒畅了、情绪高涨了、积极性提高了、效益也上去了。 二、严格消毒 猪场的病毒多从场外传入,为防止病毒的侵入,猪场必须严格消毒。(1)、外来人员及返场职工必须先进消毒室消毒。(2)、外来车辆入场必须用火碱水喷洒消毒。(3)、猪舍内外要定期消毒。(4)、猪舍门前要有火碱消毒池。(5)、本场员工不得随意串舍。(6)、集体活动后(如卖猪、转猪等)参于人员必须进消毒室消毒。总之要尽量把病毒、细菌拒之门外。 三、注意保健和温度 猪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被这样和那样的病毒、细菌、微生物侵蚀。为使猪只健康成长,防患于未然,要做好保健工作。为此,凡新转入一批猪(如产房转保育舍、保育转育肥舍),首先由技术员根据这批猪的健康状况,制定出其保健计划,如饮水中加什么药、料里加什么药、预防什么病、打什么疫苗、何时驱虫及剂量、时间等,饲养员好按时按计划进行。 温度对猪只的生长影响很大,尤其是产房和保育舍,一定要给足够的重视。 四、量化管理 我场分五个班组,即配种妊娠组、产仔组、保育组、育肥组和一个饲料加工组,每组有一名技术员兼组长,负责本环节的工作,根据各组的特点,制定出各组的指标,各组再将指标分解到人。如配种妊娠组,一个技术员,带四个饲养员,每个饲养员管理一栋猪舍,每舍存猪130头左右。从产房下床的空怀母猪开始,以配种后进那栋妊娠舍,就以那栋饲养员为主配人员。他负责空怀母猪饲喂,查情,掌握配种最佳时间,并及时在其它饲养员的配合和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配种。然后赶入他管理的猪舍,进行饲喂。本舍有多少头猪,耳标号是多少号,计划用什么疫苗,什么时间注射,用量是多少,以及去螨、驱虫、消毒、喂料、补料等工作的时间、用量都由技术员一一列出具体计划,复写两份,交饲养员一份贴在舍内墙上。饲养员按技术员的要求进行工作。每干完一件工作,饲养员都要在计划后边作出记录。这样饲养员知道每天干什么,怎么干;技术员随时掌握饲喂进度。场长也好检查情况。等计算效益工资时,根据产仔舍的产仔率、弱仔率、死胎率、出生重量和母猪膘情等考核标准,进行效益工资核算。 五、工资与效益挂勾 为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我厂实行效益工资。根据各环节的具体情况。在全场职工工资大体平衡的基础上制定出各环节工资标准,并把计算方法教给饲养员,使他先知道,养好这栋猪,可拿到多少工资。做到心中有数。 如保育这个环节。我场共四栋保育舍,每位饲养员管理一栋,每栋有保育猪350余头,从产房转入的10kg左右的仔猪经过45天的饲喂,要达到30公斤以上。我们制定的标准是,每增重1公斤,效益工资为0.1元。死淘率4%,多用1公斤料罚0.05元,节省1公斤料奖0.1元;药费(不食疫苗和粉剂)每转出一头为0.6元,节省按20鬈奖励,多用按10%处罚。这样每人平均工资大约在700元左右,若效益工资低于500元 。说明该饲养员不负责任,该饲养员将被淘汰。 六、批量盈亏核算 我场实行的是全进全出管理模式。每舍为一批,每转一批,统计员就要对这批猪进行一次核算,看这批猪在这个环节里每公斤的成本是多少。 如育肥舍,一舍猪在320头左右,从30kg上下,由保育转入饲喂80多天,增重到90 kg左右出售。根据记录,看增重、料比、死淘、用药(含疫苗、粉剂、消毒等)等情况一一算出,用量、单价、金额、再加上效益工资,分摊的水电、煤、杂品费用,看这批猪总共用了多少钱,除以净增重量得出在这个环节里,这批猪每增重1公斤的成本是多少。再分段累计出,这批猪从出生到售出每公斤的成本,(含空怀、配种、妊娠及所摊返情和公猪的费用)。最后比对市场实际售价,计算出这批猪盈利的情况。 经过这样的层层管理和核算,使老板知道管理者的成绩,也明白自己的猪场究竟盈利多少。

五、养羊折算生猪比例?

这是在畜禽养殖中用羊单位来衡量养殖情况的,即:一头猪相当于3个羊单位,一头肉牛相当于3×5=15个羊单位。例如,某自然村生猪存栏100头,肉牛存栏10头,肉羊存栏300只,则这个自然村牲畜存栏共计100×3+10×15+300=750(羊单位)。

六、什么叫生猪托养?

托养就是给仔猪找奶妈。在生产上,一是母猪产仔过多,超过其可以哺乳的有效乳头数,把多余的小猪寄养出去。

二是在相隔3天内有两头或两头以上的母猪产仔都比较少,为了使其中一头提前配种,可采取并窝配种。

三是母猪产后奶水不足,哺乳较多的小猪有困难,则可分摊哺乳。

四是可能发生母猪产后死亡,则可把这窝小猪寄养出去。

七、玉树怎么复养?

盆土:最好是可以用疏松、排水比较好的沙质土壤,小妹是用腐叶土+园土+河沙=5:2:3配制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浇水:玉树在生长期的时候最好是可以经常保持盆土适度的湿润状态。记住玉树比较喜欢偏干的盆土, 如果水多了,就容易造成积水烂根,但是盆土也不能太干了,太干容易导致玉树掉叶子; 一般夏天温度比较高,浇水量相对来说也比平时要多一些,同时要注意通风;秋末、冬季、春初的时候,温度相对比较低,玉树也处于半休眠状态,这个时候盆土处于干而不燥的状态是最好的,盆土干透后浇一次透水就好了。

环境:玉树很不耐寒,所以在养护的时候要注意防寒。特别是北方的朋友,冬天的时候一定要搬进室内,温度保持在7°以上; 夏季高温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半荫养护,其它季节的话都可以接受全日照。

八、鱼缸养鲮鱼苗需要增养吗

鱼缸养鲮鱼苗需要增养吗

鲮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观赏鱼,由于其外观美观、性格温顺等特点,所以备受爱好者的青睐。很多人会在家中养一些鲮鱼,但是对于鲮鱼的养殖和增养问题,却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鱼缸养鲮鱼苗需要增养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鱼缸养鲮鱼苗是需要增养的。虽然鲮鱼是比较温顺的鱼类,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保证鲮鱼的健康生长。

在增养鲮鱼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鲮鱼苗的数量

增养鲮鱼苗的数量需要根据鱼缸的大小和鲮鱼的身体状况来确定。如果鱼缸比较小,放置太多的鱼苗会导致鲮鱼之间的空间不足,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发育。而如果鱼缸比较大,放置的鱼苗数量就可以适当增加。

2: 鲮鱼苗的饲养

在增养鲮鱼苗的过程中,饲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鲮鱼苗喜欢吃小颗粒的饲料,而且需要经常喂食,以保证它们的营养摄入。除了饲料之外,鲮鱼苗还需要适量的水质调节剂,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健康。

3: 鲮鱼苗的环境

鲮鱼苗的生长环境也非常重要,它们需要适宜的水温、水质和氧气含量。在增养鲮鱼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还需要定期检查和调节水温和氧气含量,以保证鲮鱼苗的健康生长。

总之,鱼缸养鲮鱼苗需要增养,这是保证鲮鱼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在增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鲮鱼苗的数量、饲养和环境等问题,以保证鲮鱼的健康生长。

九、养金鱼需要增养泵吗?

不用增氧泵是可以,不过相对比较麻烦一些。有条件的话还用上增氧泵,简单方便、效果好,省心省力。

中国盆养缸养金鱼从明朝在民间就已盛行了,距今已有千年历史,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有金鱼品种70多种。增氧泵也就是近几十年才发明出来的,也就是说养金鱼一千多年来都不没是没的增氧泵的,并且还繁殖出过百个品种。

十、生猪散养有什么危害?

生猪散养存在着多种危害。

首先,散养的生猪容易感染疾病,由于不受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疾病传播风险较高,存在着疫情的潜在风险。

其次,生猪散养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粪便、尿液等废弃物会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对空气、水源等造成污染。

此外,生猪散养也会对周围的居民带来噪音、异味等影响,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应该加强对生猪养殖的管理和监管,尽可能减少散养的数量,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