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 > 母猪到农村去网

大太母猪好还是长太母猪好?

54 2025-01-22 19:58

一、大太母猪好还是长太母猪好?

两种母猪都是二元杂交猪,从料肉比、瘦肉率、抗病能力、产仔数等多项指标比较结果,两者相近,但从受欢迎程度看,多数人更喜欢大太母猪。

大太母猪受欢迎的主要优点:一是形体紧凑,身体更健壮一些;二是母性更好,乳汁分泌较旺盛,仔猪成活率较高;三是仔猪生长速度更快,出栏更早。

二、杜太母猪好还是长太母猪好?

杜太母猪好。

太湖猪非常的出名可以说是世界上产仔最高的一个品种,但是近两年来随着环境的制约以及养殖规模的不断变化,这种猪也逐渐的被淘汰,如今我们只保留着一些相应的品种,做到对品种的保护。太湖猪的发情明显而且发情比较早、受胎率也比较高,他的腹大下垂,背腰微凹,但是他的瘦肉率低。而杜太母猪就是以杜洛克为父本以太湖猪为母本杂交生产出来的猪。

三、长太二元母猪多重配种?

70-90kg,

母猪的体重对于配种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母猪体重达到70-90kg时就可以进行初次繁殖。随着生长的增加,体重的增加是需要积累的,母猪在配种前需要达到一定的体重和体形特征。因为配种要求双方都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保证配种的质量和良好的繁殖效果。

四、母猪多大能配种?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小母猪的适宜初配年龄安排在第三个发情期较为适宜。我国地方猪种在6~8月龄左右、体重达50~60千克以上,培育品种及引进品种在8~10月龄、体重达90千克以上开始配种较好。

有的小母猪月龄虽已达到配种要求,但体重尚未达到配种要求,则应以体重标准为主进行初配。小母猪的体重为成年体重的50%左右开始配种为宜。对发育受阻的母猪,应及时淘汰,勉强留作种用对生产是不利的。

五、约太母猪和长太母猪哪个好?

长太母猪好。

个头大小适中、产仔多、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耐粗饲、肉质鲜美、白色皮肤等为长太母猪的特点。养殖长太母猪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满足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要。配种前20天左右和配种后10天左右适当增加喂食量,产仔前一周喂食量应减少10%-20%。

六、母猪多大适合配种?

本地猪品种,一般3~4月龄开始发情;外国及我国的培育品种,一般4~5月龄开始发情,虽然此时母猪有配种的欲望及受胎的可能性,但这时由于小母猪本身还未达到体成熟,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自身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不能让其参加配种。如果配种过早,不仅产仔数少,而且出生体重小,体质差,成活率低,还会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在母猪的第三个发情期配种最为适宜,因为此时的小母猪体重已达成年猪的50%左右。一般认为,地方品种的初配年龄为6~8月龄,体重60~70千克以上;国外引入品种、我国培育品种和杂交种的初配年龄为8~10月龄,体重80~100千克以上。

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大约是21天发情1次,每次发情持续3~5天。青年母猪7~8月龄可初配,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5天左右开始发情

  母猪配种最佳时机指的是母猪配种时间正好处于母猪排卵期间,且卵子处于存活状态,因而具体时间是由排卵时间及精子进入母猪体内存活时间的长短决定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生产上把控好母猪配种的最佳火候?

  我们从以下两方面确定适宜的配种时间:

  一、从发情表现判断:

  民间流传:按压不哼不动,配种百发百中 。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 。总的来说,判断发情遵循一看二摸三压背:一看是看行为表现:母猪开始发情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兴奋不安,食欲下降、嚎叫、拱地、两前肢跨上栏杆、两耳耸立、东张西望,随后性欲趋向旺盛。在群体饲料的情况下,爬跨其他猪,随着发情高潮的到来,上述表现愈来愈频繁,随后母猪食欲由低谷开始回升,嚎叫频率逐渐减少,呆滞,愿意接受其他猪爬跨,此时配种最佳。;二摸即摸阴户看分泌物状况;前情期时母猪分泌的粘液较清亮而稀薄,在食指与拇指间不能拉成丝,进入发情盛期时,粘液变得较粘稠混浊,在手指间缓慢拉开可拉成0.5厘米的丝,在手指间搓时手感极光滑。此时,排出外阴部的粘液周围已干燥结痂,有时粘附有垫草之类的杂物,此时即为配种最佳时机。对经产母猪,不一定能见到粘液,有时在压背时可见到从外阴排出少量粘液,应翻开外阴部,从中取少量粘液进行检查。三压通常未发情或处在前情期前期和后情期的母猪会躲避人的接近。如果母猪不躲避人的接近,甚至主动接近人,如用手按压母猪后背或骑背,表现静立不动并用力支撑,或有向后坐的姿势,同时伴有竖耳、弓背、颤抖等动作,说明母猪已经进入发情期,这一系列反应称为静立反应。这时一般母猪会允许人接触其外阴部,用手触摸其阴部,发情母猪会表现肌肉紧张、阴门收缩。触摸侧腹部母猪会表现紧张和颤抖,下面这是民间谚语对母猪发情配种时机的生动概括:

  阴户沾草,输精正好;

  神情发呆,输精受胎;

  站立不动,正好配种;

  粘液变稠,正是火候。

二、从发情时间上判断:

  母猪排卵是在发情后24~36小时,平均为31小时,卵子在生殖道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2小时,而精子的成活时间为25~30小时,因此精子应在卵子排出前2~3小时达到受精部位,以此推算,适宜的配种时间应是母猪发情开始后的21小时,即在发情的第二天配种。为了提高产仔数,降低反窝率,提倡在发情期内2次配种,间隔时间为8~12小时。

  以上为把握母猪最佳配种时机的分析,如要最大程度提高母猪受孕率还需要有扎实的配种基础和娴熟的技巧,需要根据自身猪场情况不断探索。

  配种方法

  1.单次配种

  是一头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一头公猪配种一次。其优点是所使用的公猪数少,但受胎率和窝产仔数比重复配略低

  2.重复配

  是一头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一头公猪配种后,间隔12~18小时用同一头公猪进行第二次配种。这种配种方法确保了在卵子最佳受精期内输卵管内有足够的获能精子数,其受胎率和窝产仔数能够得到保证,而且容易进行后代的父本记录。

  3.双重配

  是一头母猪在一个情期的一次配种中,在间隔15~20分钟的时间内,分别用两头种公猪与之交配。这种配种方法,其优点是增加了排出卵子的选择不同遗传背景精子与之受精的机会。因此有助于提高母猪卵子的受精率

  4.多次配种

  一头母猪在一个情期中,从第一次配种后,每隔12-18小时配种一次,直到母猪在公猪前不再有静立反射为止。这种配种方法工作量大,对公猪的需要量也大。在不熟悉母猪发情的情况下,采用此法有助于提高受胎率。

七、杜太母猪好还是长太母猪好求回答?

杜太母猪好。

杜太母猪特征。

它的全身是黑色为主,在15月龄以前主要是有棕红、红白相间、还有就是全黑的。但是随着月龄的增大逐渐也变成全黑色,我们根据太湖猪的产子性能就可以推断出这个品种。杂交母猪,5月龄可以配种体重达到70公斤左右,成年体重一般是在150公斤左右。母性相对来说比较好,比杜洛克更为优秀。每胎大概产13头左右,而且泌乳能力也比较强。由于地方品种的原因它的抵抗力也比较强、适应性能也比较好。

八、长太母猪与长白母猪哪个好?

长太母猪与长白母猪这两母猪各有利弊。长太遗传了太湖猪产仔多的优势。窝产仔猪比长白母猪弱为多一点。但生长优势不及长白母。而长白母猪都是外来品种杂交的。产仔猪数不及长太母猪。但生长优势比长太产的仔猪长的快。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都弱好于长太母猪。

九、长太母猪配什么好?

长太母猪配长白种公猪,太湖猪遗传性能较稳定,与瘦肉型猪种结合杂交优势强,最宜作杂交母体,目前太湖猪常用作长太母本(长白公猪与太湖母猪杂交的第一代母猪)开展三元杂交,在杂交过程中,杜长太或约长太等三元杂交组合类型保持了亲本产仔数多、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

十、长太母猪产量多少

长太母猪产量多少的衡量标准

在养猪业中,长太母猪产量是衡量一个养殖场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养殖管理的角度,提高长太母猪的产量都是每个养殖场主的追求。那么,长太母猪产量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

长太母猪产量的衡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母猪的产仔数

母猪的产仔数是衡量长太母猪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头优秀的长太母猪在每次产仔时能够产下更多的仔猪,这意味着养殖场可以获得更高的产仔数和更多的销售额。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母猪来说,其产仔数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年母猪的产仔数会高于幼雌猪。

为了提高长太母猪的产仔数,养殖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合理选配种猪、优化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等,以确保母猪在怀孕期间得到充分的营养,提高其繁殖能力。

2. 母猪的存活率

除了产仔数外,母猪的存活率也是衡量长太母猪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母猪的存活率直接影响着每胎的产仔数,存活率越高,每胎的产仔数就越多,从而提高了长太母猪的产量。因此,降低母猪的死亡率,提高母猪的存活率对于养殖场来说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母猪的存活率,养殖场可以加强母猪的养护管理,保持母猪的良好饲养环境,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免疫,及时发现和处理母猪的疾病,以及加强母猪的日常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母猪的断奶仔猪数

母猪的断奶仔猪数也是衡量长太母猪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头优秀的母猪在哺养期间能够断奶更多的仔猪,这意味着养殖场可以获得更高的断奶仔猪数和更多的销售额。

为了提高母猪的断奶仔猪数,养殖场可以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保持仔猪的良好饲养环境,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免疫,及时发现和处理仔猪的疾病,同时加强对母猪的监测和护理,保障母猪的健康状况。

4. 母猪的断奶重

母猪的断奶重也是衡量长太母猪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母猪的断奶重直接影响着销售的收入,断奶重越高,销售额就越高,从而提高了长太母猪的产量。

为了提高母猪的断奶重,养殖场可以优化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喂养量,确保母猪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体重和断奶重。

如何提高长太母猪产量

提高长太母猪产量是每个养殖场主的追求,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为了帮助养殖场主提高长太母猪的产量,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合理选配种猪:优秀的种猪是提高长太母猪产量的关键。养殖场主可以选择具有优良遗传背景、品种标准、生长发育良好的种猪进行配种,以提高长太母猪的遗传优势。

2. 优化饲养管理:养殖场主应加强对长太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保证母猪的营养摄入和饮水量充足,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免疫,及时发现和处理母猪的疾病。

3. 提高饲料质量:饲料是影响长太母猪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养殖场主应选择质量好、营养丰富、适宜的饲料,合理配置饲料配方,并定期检测饲料质量,确保母猪获得充足的营养。

4. 做好疾病防控:疾病是影响长太母猪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养殖场主应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疫苗免疫,保持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以保障母猪的健康。

总之,提高长太母猪的产量是养殖场主实现经济效益和管理目标的关键。通过合理选配种猪、优化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和做好疾病防控,养殖场主可以提高长太母猪的产量,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