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村大集到农村去网

甘蔗是怎么生长的?

286 2025-08-10 19:28

甘蔗是怎么生长的?

甘蔗

甘蔗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它对热量要求尤其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就有可能遭受冻害。我国南方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平原、三角洲,是适宜种植甘蔗的地区。

根据1990年统计,我国共有16个省区种植甘蔗,其中粤、桂、滇、海南、闽、川、赣、湘八个省区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甘蔗总产量的37.6%、26%、

11.5%、6.4%、6%、4.1%、3.3%、2.2%,合计共占97%。

福建东南沿海平原、广东韩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适宜种蔗,长时期以来,当地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植蔗经验,所产甘蔗单产(1990年闽、粤两省平均亩产为4595公斤和4968公斤)、含糖率(达14%以上)均较高,原是我国甘蔗高产地区,糖厂加工能力也有一定基础。但这些地区粮食生产任务较重;且适宜种植果类等其他经济林木,农村商品经济又很发达。近年来,由于甘蔗收购价格一度较低、粤、闽两省所产甘蔗在全国所占百分比有所下降。今后这些高产地区应稳定现有面积,加以巩固。海南岛热量充足,从全局出发,应以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和热带珍贵林木为主,也不宜再扩大种蔗面积;这里甘蔗单产较低,1990年平均亩产仅2852

公斤,今后要努力提高单产水平。湛江地区,倘若大力改善水肥条件,则在提高单产的基础上可适当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发挥蔗糖增产潜力。

桂、滇两省由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较慢,对植蔗比较重视,近年来甘蔗生产在全国所占百分比有所提高。广西甘蔗主要种植在北纬24℃以南地区,布局较为分散。今后应以郁江流域为主,选择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原有生产基础较好、粮食比较充裕、土地潜力较大的地区进一步发展,建立甘蔗生产基地;1990年广西甘蔗平均亩产只有3130公斤,以后要着重提高单产量。云南省目前以南盘江河谷栽培甘蔗最多,亩产水平较高;其他低热河谷盆地虽热量条件好,但因旱季雨量过少,而许多蔗区往往沿河谷成带状或念珠状伸延,比较分散,不能大面积集中生产,在加工和运输上存在一定困难。为此,今后应以稳定现有面积,提高单产为主。

四川盆地中部的沱江中游一带是全省老蔗区,但目前人多地少,粮食生产任务重,今后扩大甘蔗面积的潜力很小,应稳定现有甘蔗面积,以提高单产为主。

湘、赣两省南部种植甘蔗原有一定基础,若能进一步改变生产条件,选育早熟抗寒品种,注意防冻,以提高单产为主,仍可适当种植。

宁夏有多少人口?

1.2004年宁夏人口状况: 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4年全区出生人口9.0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5.97‰,比上年上升0.2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8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4.79‰;人口自然增长率11.18‰,全年净增人口6.53万人,年末总人口587.71万人,其中:回族206.49万人,汉族377.42万人。

2004年末,纳入统计制度的全区城乡就业人员达29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4万人,增长2.5%。城镇单位在岗职工59.2万人,比上年末净减少1万人,下降1.7%。其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37.9万人,比上年减少1.6万人;集体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8万人,减少0.4万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9.5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2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0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2004年全区已登记失业人员中通过疏导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4.9万人,比上年增长8.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1万人,登记失业率4.5%。(摘自:《宁夏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003年宁夏人口状况:2003年末宁夏总人口580.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95 ‰,出生人口9.0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5.68‰,比上年下降0.7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7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4.73‰。其中回族人口202.5多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4.9%,约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6,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集区。散居的少数民族有33个,共2.8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0.5%。

2003年末,全区城乡就业人员29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97万人,增长3.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60.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下降0.7%,其中,国有单位减少4.6万人,集体单位减少1.1万人。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2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0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万人。2003年全区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失业人员4.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8万人,登记失业率4.4%。

3.2002年宁夏人口状况:

2002年末,宁夏人口为571.54万人,比1949年末净增451.6万人。2000年11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宁夏总人口为561.5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90.23万人,占33.88%),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465.55万人相比,增加96.00万人,增长20.62%,年平均增长率为1.82%。

新中国建立以来,宁夏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人口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区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20.75万人,占4.11%;接受初、高中教育的217.59万人,占43.1%;接受小学教育的178.41万人,占35.34%;文盲人口(15岁及其以上,识字很少的人)63.23万人。人口文化程度的地区差别很大,川区高于山区,城市高于乡村。

宁夏是中国回族最大的聚居地,回族人口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1/3,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5。回族主要分布在固原市和吴忠市,其回族人口占宁夏回族人口的80%以上。

宁夏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南部次之,中部最少。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吴忠市人口密度分别为260.5人/平方千米、150.4人/平方千米、110.1人/平方千米、65.9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大的为石嘴山市,高达601.6人/平方千米,最小的为盐池县,仅22.5人/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