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旦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
在中国,元旦的前一天是公历的12月31日。
元旦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
1949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公历1月1日设置为元旦,因此,在中国,元旦是公历的1月1日,也称为公历年、新历年、阳历年。而12月是公历第12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由此可见,元旦的前一天是公历的12月31日,而且12月31日这天的晚上也叫跨年夜。
二、闺蜜之间元旦送什么礼物
可爱温馨的礼物,能暖心的礼物
三、2013年的农历新年是阳历的几月几号?
2013年的农历新年是阳历的2013年2月10日
四、春节为何要包饺子
春节为何要吃饺子 大年初一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民俗专家介绍说,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必不可少的美味。说到过年的吃,总是“初一饺子”打头儿。 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前要包好饺子,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民俗专家介绍说,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五、中国农历“新年”有多少年历史了?
新年
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六、在六(1)班新年联欢会的“猜谜”抢答比赛中,规定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1题得-8分,不答者得0分,淘淘共得12分
分析如下: (1)因为求的是最少抢答次数,所以全部答对(没有答错与不答)是最少的次数。淘淘共得12分,不能被5整除,因此不可能是全部答对,至少有一次答错。 (2)因为不答者得0分,对得分没有影响,抢答到的次数越多,又不回答者会增加抢答次数,与求最少抢答了多少次相矛盾,因此不答次数最好为0次。 (3)综上所述,淘淘共得12分,最有可能是答对次数得分(5的倍数)5,10,15,20,25,30……与答错1次得-8分的组合,不难求出是20-8=12(分)。 即他最少抢答了5次,答对了4题,答错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