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村大集到农村去网

农村蔬菜滞销的危害有哪些?

246 2025-06-29 16:27

一、农村蔬菜滞销的危害有哪些?

农村蔬菜滞销会导致农民收入下降、蔬菜变质甚至腐烂,从而影响市场的供给量,就会出现蔬菜供不应求的情况,蔬菜价格就会水涨船高。

解决农产品滞销,关键在疏导流通链。农产品流通链连接种植加工“供地”与城镇居民“需地”,如果从整个链条的上中下游来看,当前影响畅通较为突出的因素是中游“运货难”,其次是上游“出货难”,最后是下游“卖货难”。

流通是经济动脉,农产品的流通链关系到我国亿万农民的生计和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一旦商流和物流断链,牵涉面很大,考虑到中西部地区尤其农村经济发展仍然薄弱的现实情况,对于蔬菜等农产品滞销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二、中国佛门圣地排名是什么?

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圣地有:拉萨大昭寺、拉萨布达拉宫、陕西法门寺、四川峨眉山、北京灵光寺、河南嵩山少林寺、河南洛阳白马寺、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1、拉萨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里有关。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2、拉萨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风景,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内,既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又有文成公主进藏过程。

3、陕西法门寺

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4、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峨眉山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器物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

5、北京灵光寺

灵光寺,是一座1200多年历史的佛家古刹,因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考证,灵光寺所供奉之佛牙确为佛陀涅盘后存留世间的两颗佛牙之一,故极为珍贵。1957年中国佛教界依照佛教传统,倡议在灵光寺修建新塔,作为佛牙的永久供奉场所。

6、河南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7、河南洛阳白马寺

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整个过程都与白马寺息息相关。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

8、山西五台山

唐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外国佛教徒对五台山的无限景仰和竞相朝礼。唐朝经济繁荣,国势强盛,在国际上声望甚高,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五台山还受到印度、日本、朝鲜和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的景仰。朝礼五台山和到五台山求取佛经、佛法的外国僧侣很多。

9、浙江普陀山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是全国最著名最观音,佛教圣地。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

10、安徽九华山

自唐开元年间新罗僧盘乔觉卓锡九华之后,九华山被佛教信众崇枣为地藏菩萨佛教日渐兴盛,信众云集,寺庙林立,香火不绝。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器物等文物1300余件。

三、皮都是哪个城市的别称

中国四大皮都

1)中国皮都温州水头镇,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是国家级风景区南雁荡山的东大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以山水秀丽、腹地广阔和经济活力强劲而闻名。2001 年 1 月 1 日,水头镇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 “ 中国皮都 ” 。(2)河北辛集是全国皮革加工、皮革服装生产的重要基地,自古就以集市贸易繁荣、皮毛各业兴盛著名,素有“河北一集” 之称。辛集皮革历史悠久,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辛集皮革业发展迅猛,成为全市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有皮革企业938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 ,规模涵盖革皮、服装、皮具、皮革机械、皮革化工等6大类2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出口创汇每年递增,辛集市皮革业逐渐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市场销售等环节的逐年升级使辛集逐步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逐步踏上打造“中国皮都”的道路。(3) 河北省蠡县皮毛皮革业历史悠久,留史镇素有“天下皮毛第一都”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河北蠡县皮毛皮革业迅速崛起,不断壮大,形成了以原皮交易、制革、裘皮加工等为主的支柱产业。(4)浙江海宁 同壮观的钱塘江潮曾让浙江海宁声名远播一样,行销海内外的皮革制品也为海宁这个远离草原的地方赢得了“中国皮都”的盛誉。海宁远离皮毛动物的产地,至少运输费用这一项就足以提高皮革制品的成本。而事实证明的却刚好相反,海宁低廉的皮衣价格强烈地吸引着中国各地的皮衣经销商,甚至包括北方盛产羊和皮毛的地区。并且,一些著名的皮装品牌譬如“雪豹”、“蒙努”,都是从海宁脱颖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