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村大集到农村去网

连环画有没有收藏价值?

94 2024-03-07 06:28

一、连环画有没有收藏价值?

首先肯定是有收藏价值的。连环画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第一,可以升值。我记得哪是大约在十年前,有一次我在集市买菜,碰见一个肩挎背包手里拿着小人书。因为小时就看,所以有一种怀旧情怀,我就上去看了一下,至今比较深刻的是他手里拿着有著名的连环画家华三川绘画的《青年近卫军》上、中、下三册,而且是1977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品相在9.5-9.8品左右。还有《京江怒涛》大开本外文本的,这本是有著名的连环画家胡博综和王孟奇绘画,1975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量很少,在9-9.5品左右。还有一本《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党员-李全洲》1970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9.5品左右。我至今印象很深刻,他手里拿着这几本。当然,挎包里肯定还有。当时我问他都多少钱,他给我一一介绍,《青年近卫军》150元、《京江努涛》80元、《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党员-李全洲》200元,当时觉得贵我没有买。我等下一个集市再去买的时侯没找到卖连环画的人,因为他是临近地市的,我很遗憾。那么现在这几本的价值《青年近卫军》、 《京江怒涛》9-9.5品左右的都在1000元左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党员-李全洲》也在3000元左右,所以连环画具有收藏价值。

第二,连环画具有欣赏价值,陶冶情操。每一本连环画都凝聚了连环画家的心血,一般画连环画的都是名家。比如王叔晖的《西厢记》,线描作品,每一幅都很精美,可以独立成画,堪称经典。让观者看了以后,有一种美的享受。所以连环画具有欣赏价值,陶冶情操。

第三,连环画还可以提高人的绘画和鉴赏水平。创作连环画的人都是名家,可以给初学者提供临摹的范本,观者可以临摹连环画,从而提高自己的速写能力,速写可以提高绘画者的造型和构图能力。长期坚持可以提高绘画能力和鉴赏能力。

所以我认为连环画既有收藏价值,又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人的绘画和鉴赏水平。所以说连环画是有收藏价值的。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闲暇时间,我有时候也临摹一下。以下是我画的几张速写,我觉得对我的绘画能力有所提高,不要见笑,谢谢。

二、江馆古诗讲解?

王建《江馆》

王建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讲解:

首句 “水面细风生”,既点明客馆临江,又写出江边环境: 柔软的清风徐徐而过,江面上泛起微细的水波。一个“细”字兼顾“水”和 “风” 的两个方面: 是写风之软,也是写波之微,用字准确,极为传神。第二句“菱歌慢慢声”,写耳边听到的柔美舒缓的采菱歌声。可是,歌者是谁呢?诗人未直说,给读者留下丰富想象的广阔空间。这歌者可以是水乡女子,如卢照邻《七夕泛舟》之一: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也可以是夜市上的歌女。因为是在“夜”市里,这两句描写主要从触觉和听觉落墨,“细风”,写出清风从身边掠过的轻软之感; “慢慢声”,写出采菱歌声从远处飘来的悠扬之感。诗中虽未直接写到诗人,但诗人却无处不在,并以他的生花妙笔将读者引向夜市中去,和他一同感受那里特有的风光。

第三句“客亭临小市”,叙写诗人所在的处所: “客亭”,所面临的环境: “小市”。“客亭”,指诗人夜宿江馆中的水亭。诗人正是在这里观察到 “小市”的一切(包括第一、二句和尚未出现的结句),但诗的发端以景语入诗,未采用平铺直叙的开头(即将“客亭临小市”作为首句),在用两句诗描写“小市”后,才插叙诗人所在的 “临小市”的“客亭”,这种倒句法化板为活,去熟纳新,奇峭生动。

第四句 “灯火夜妆明”,又落到 “小市”。“夜”字点明诗人“临小市”的时间,是对第三句句意的补写。第一、二句主要从触觉、听觉去写,这末句换用从视觉着笔: 在明亮灯光下,盛妆打扮的妇女们交谈着、活动着,格外引人注目。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是为夜色所笼罩的,若明若暗,感受略嫌不够真切的话,那么“灯火夜妆明”一句,便恰似聚光灯,将热闹的夜市的一角展现在读者眼前; 其余的一切场景和风情都略而不记,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但,从这幅江馆夜市的速写画,还是可以看到唐代商业繁荣给城市带来的变化,感受到诗人彼时彼地的欣悦的感情。

三、孙犁散文名篇?

《织席记》是作家孙犁的散文名篇。

作品以近乎速写的笔调,记叙了白洋淀织席女子的劳动场面和今昔对比,以小见大,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沧桑变化。

作者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了乡村集市的风情,表现出织席女子们急于卖席的急迫心情。因为她们只有迅速卖出席子,才能再到苇市买苇,当天回家解苇,甚至轧出眉子,赶制好下集的席子,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挣得生活所需。织席女子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抗战胜利后,织席女子们“绝处逢生”。解放区的民主政府扶植苇席生产,使织席女子们“收获很大”。政府还将苇田分给穷人,使人们有了“生活上的最大变化”。

这篇文章取材虽小,但开掘颇深。就像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作者凭着敏锐的眼光,从寻常的苇席中,从织席女们的平凡劳动中,发现了并不寻常的时代巨变和社会进步,给那个新旧交错的时代保存了一幅珍贵的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