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膨化豆粕好吗?
膨化豆粕是好的。
膨化豆粕是在大豆粉碎后加了一道膨化工艺,主要目的是提高油脂的浸提量,同时也提高了豆粕的质量(尿酶活性较低),而且味道比较香。“膨化豆粕是大豆榨油后的副产物,大豆膨化后可提高出油率,同时还可破坏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普通豆粕的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彭化豆粕的颜色为金黄色”
二、豆粕和膨化大豆的区别?
—是,大豆类制品。大豆类制品是目前最丰富的蛋白质来源,然而因其加工工艺不同,乳仔猪词料中豆制品蛋白质的可选择性较多。膨化大豆:不仅是豆油来源,也是优质的豆类蛋白质的来源,但膨化大豆用量不可过多,一般不宜超过15%。豆粕:是植物蛋白,其消化率往往达不到乳猪要求,同时还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但它是乳猪料的常用、也是合适的蛋白来源。
大豆分离蛋白:虽然其蛋白质含量较高,由于使用低温豆粕制造,因此也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抗营养因子,所以在加工过程可以经过酶降解的方式;但是,由于有些产品经酶降解后,会产生苦肽而影响适口性,因此在选择时,一方面要可溶性较好,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较好的适口性。从目前应用效果来看是很好的,就是价格偏高。
大豆浓缩蛋白:豆粕经过热酒精浸溶,去掉了其中部分多糖类,相当于把蛋白质浓缩,因而它的价值高于普通豆粕,但是其消化率还是有限的。发酵豆粕:豆粕经过发酵,消化率大大提高,蛋白质含量也有所提髙,抗营养因子遭到破坏。因此发酵豆粕有可能是未来乳仔猪饲料的首选原料,不过因为不同的厂家发酵菌种和工艺不同,使乳猪饲料的价值差异很大,使用时也要谨慎。
目前发酵豆粕在乳猪料中用量不可过多,否则会有负面作用。二是,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消化吸收率、氨基酸组成、降解产生小肽的速度,都是第一位的,另外,它本身就含有很多的小肽,还含有免疫球蛋白,因此它是优质的乳猪蛋白质原料,尤其以同源的血浆蛋白粉,效果更好。但由于同源性疾病存在的可能性,对该类原料的使用要小心谨慎。
另外其价格昂贵,供应不稳定也限制了使用正常化。若需使用时,用量要用到3%才有显著效果,最好选用美国进口的。三是,乳清粉和乳清浓缩蛋白(WPC-34)。它的消化率和氨基酸组成,仅仅次于血浆蛋白粉,然而单纯以蛋白质含量计算,其价格不低于血浆蛋白粉。其供应量有限,无法大量在饲料中应用。
四是,鱼粉、鱼露、鱼溶浆等鱼类制品及加工副产品。尤其鱼粉,其消化率、氨基酸组成和蛋白质含量,都是优秀的蛋白质原料,而且也有一定的供应量,因此在饲料中被广泛采用。由于鱼粉品质实在难以控制,建议不要多用,最好控制在2%以下。鱼溶浆蛋白(腥肽),是由新鲜鱼类在制作鱼粉的过程中压榨出的鱼溶浆液,经浓缩、酶解、喷雾干燥而成。
其特点是富含活性低分子肽(小肽)、牛黄酸、核苷酸、游离氨基酸、高不饱和脂肪酸、甜菜碱、矿物元素、维生素A、维生素B12、未知生长因子等,具有很强的诱食作用,可显著提高动物的采食量;促进生长,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饲料报酬;增强动物免疫机能和抗应激能力,减少腹泻率。
鱼溶浆蛋白主要适用于教槽料和高档乳猪料,添加量为0。5%~1%。五是,肠绒蛋白(DPS)。DPS也是乳猪蛋白质的优质来源,与血浆蛋白粉合用效果很好。DPS不仅提供优质蛋白,还可以防止断奶应激伤害乳猪肠道黏膜。同样,出于同源性疾病的考虑,使用也要小心。目前只有美国进口的可以用,其价格也偏高,另外,渠道、供应量仍受限制。
六是,小肽类制品。目前有许多小肽类制品应用在乳猪饲料中,也是近来伺料营养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东西。这类产品应属于功能性蛋白原料。当然到成熟、稳定使用还有一段时间,应是未来很有光明前景的优质蛋白源。七是其余蛋白质来源。例如肉骨粉、棉籽粕、菜籽粕等仍处于研究中,用量要严格限制。
三、膨化大豆粕和片豆粕有什么区别?
膨化大豆粕和片豆粕在制备工艺、营养价值上是有区别的。
膨化大豆粕是将生产大豆油后的余渣经过膨化机高温、高压烘烤,再由机口向外排出,由于经高压腔向普通气压的外面排出,使豆粕原内部结构有松解作用,一些大分子的物质变成了小分子、多肽等易溶解、消化率较高的
物质,易引起动物腹泻的成分被失活,这样的膨化豆粕较适用于幼小动物,因为刚出生不久的动物消化机能不全,对采食生豆粕易引起腹泻,暨损伤胃肠道,又浪费豆粕,影响年幼动物的生长。
普通片豆粕是经油浸法提取大豆油以后剩下的余渣,含有影响年幼动物消化吸收的不良成分,可应用于成年动物饲料的蛋白原料。
四、膨化豆粕和普通豆粕哪种做牛羊饲料好?
膨化豆粕比普通豆粕做牛羊饲料好。
普通豆粕对大豆中的尿素酶破坏不彻底工艺不好容易引起家禽家畜拉稀 膨化后的豆粕提高豆粕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了在体能的转换率 对动物的吸收有好处。
当然一般豆粕是生豆粕,膨化豆粕是熟豆粕。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的豆粕。
五、九三大片儿豆粕和膨化豆粕哪个好?
九三大片儿豆粕和膨化豆粕各有其优点和适用情况,没有绝对的“哪个更好”,而是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条件。九三大片儿豆粕是一种传统的豆粕形式,它经过压榨或浸提工艺从大豆中提取油脂后得到。这种豆粕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40%以上,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由于其原料大豆的质量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九三大片儿豆粕的营养成分和品质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膨化豆粕则是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使豆粕在高温高压下膨胀,此过程导致豆粕的体积膨胀,改变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更易被消化吸收。与普通豆粕相比,膨化豆粕的容纳体积更大,从而提高了其营养素的利用率。同时,膨化加工使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提高了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因此,膨化豆粕的营养价值通常比普通豆粕更高,且更易于消化吸收。总的来说,九三大片儿豆粕和膨化豆粕各有其优点。如果你需要一种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原料,膨化豆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然而,如果你需要一种成本更低、来源更广泛的饲料原料,九三大片儿豆粕可能更适合你。在选择时,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权衡。
六、膨化豆粕比普通豆粕有哪些优势?
首先,膨化豆粕经过高温高压以后,豆粕表面的生长抑制因子失活,畜禽吃了以后饲料报酬率会高于普通豆粕。其次,经过膨化工艺的豆粕,有害菌、部分病毒会被灭火(相当于高温杀毒),比普通豆粕更安全。
七、豆粕全膨化的好吗?
膨化豆粕好。
1、膨化程度更高:膨化豆粕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使豆粕在高温高压下膨胀,此过程导致豆粕的体积膨胀,改变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更易被消化吸收,与普通豆粕相比,膨化豆粕的容纳体积更大,从而提高了其营养素的利用率。
2、更高的蛋白质含量:膨化豆粕通过膨化过程,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是动物饲料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对动物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膨化豆粕相对于普通豆粕,蛋白质含量更高,可以更好地满足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
3、更好的可消化性:膨化豆粕经过膨化处理后,豆粕颗粒变得更小,表面积更大,这使得动物的消化系统更容易将其分解和吸收,相较于未经膨化处理的豆粕,膨化豆粕的可消化性更好,更易被动物吸收利用。
八、膨化豆粕和一般豆粕有什么区别?
“膨化豆粕是在大豆粉碎后加了一道膨化工艺,主要目的是提高油脂的浸提量,同时也提高了豆粕的质量(尿酶活性较低),而且味道比较香。”“膨化豆粕比一般豆粕要贵,一般是什么幅度?2003年时,每吨膨化大豆比豆粕贵500-600元。”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膨化豆粕是大豆榨油后的副产物,大豆膨化后可提高出油率,同时还可破坏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
“普通豆粕的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彭化豆粕的颜色为金黄色”
九、膨化豆粕与片豆粕有什么区别?
膨化豆粕和片豆粕的区别:颜色不同: 膨化豆粕呈现金黄色。 片豆粕呈现的是棕灰色。
营养成分不同: 膨化大豆粕含营养成分:10-12%水分、≥35%粗蛋白、≥16%粗脂肪、≤7%粗纤维、≤6%灰粗粉、70-85%蛋白质溶解度、0.02-0.25mg/g.min脲酶活性、3.77Mcal/kg。
加工方法: 膨化大豆粕的加工方法:干法膨化、湿法膨化。
片豆粕主要加工方法:热处理方法、机械加工方法。
十、膨化豆粕与普通豆粕有什么区别?
膨化豆粕和片豆粕(普通豆粕)的区别:颜色不同: 膨化豆粕呈现金黄色。 片豆粕呈现的是棕灰色。
营养成分不同: 膨化大豆粕含营养成分:10-12%水分、≥35%粗蛋白、≥16%粗脂肪、≤7%粗纤维、≤6%灰粗粉、70-85%蛋白质溶解度、0.02-0.25mg/g.min脲酶活性、3.77Mcal/kg。
加工方法: 膨化大豆粕的加工方法:干法膨化、湿法膨化。
片豆粕主要加工方法:热处理方法、机械加工方法。